应用康奈尔健康问卷对高考补习生身心健康的研究

2020-11-28 07:34袁惠芯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1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

[摘要] 目的 了解高考补习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为高考补习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较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教育策略。方法 2017—2018年采用康奈尔健康问卷(CMI)对80名高考补习生进行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80名高考补习生中发放80份问卷,有效78份,其中24人(30.77%)A-R分超过筛查界值,28人(35.90%)M-R分超过筛查界值;男女生在身心健康状况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且存在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明显的不同,但在身心健康状况的构成方面却无明显差异。结论 部分高考补习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处于亚健康状态,女生存在的问题较男生而言更为严重;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采取各种措施以缓解其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 高考补习生;身心健康;康奈尔健康问卷(CMI)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7(c)-0170-03

Research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utoring Students with Cornell Health Questionnaire

YUAN Hui-x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oyang Central Hospital, Shaoyang, Hunan Province, 42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utoring students, and provide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ducation strategy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utoring students. Methods The Cornell Health Questionnaire (CMI) was 2017 to 2018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80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tudents. Results 8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out of 80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utoring students, with 78 effective points, of which 24(30.77%) had AR scores exceeding the screening threshold, and 28(35.90%) had M-R scores exceeding the screening threshold;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had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the focu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was also obviously different, but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Som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uition students are in a sub-health state in terms of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Girls have more serious problems than boys. Schools, families and socie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 and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relieve their pressure and maintain I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utoring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rnell Health Inventory (CMI)

高三的學子们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关心与瞩目的对象,他们的心身健康及心理压力也是教育家们热衷研究的课题,但大家对补习生的关注却相对较少,使得我国对补习生身心健康的研究相对欠缺。高考补习生和其他的应届高中生不同,补习生已经参加过一次高考,当再次面对高考时,不仅会承担来自外界的压力,同时还需要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障碍发病率为10%~20%,并且心理障碍检出率较高[1-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非智力因素,对高考补习生的影响最大。在经历过残酷的高考后再回到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来,高考补习生经常会出现心理疲劳。这会导致他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效率降低、错误率上升,更重要的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复习备考和升学成绩。因此,于2017—2018年采用康奈尔健康问卷(CM1)对80名高考补习生(下称补习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从众多高考补习学校中选取资江中学,再用分层抽样法依照全校男女生比例从中抽取补习生80人(男生59人,女生21人),其中综合能力强、综合能力中等和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各占33.3%的比例,年龄18~21岁。

1.2  方法

调查方法:使用CMI问卷对补习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国际通用,在健康水平的测定方面有较好的信度、效度[3],共分18个部分195个问题,用英文字母A~R排序,涉及躯体症状、家族史和既往史、一般健康和习惯、精神症状4个方面。男女问卷除生殖系统的有关问题不同外,其他内容完全相同[3]。其中A~L部分反映生理状况,包括眼和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疲劳感、既往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和习惯等;M~R部分反映心理状况,包括不适应、抑郁、焦虑、敏感、愤怒和紧张等。A~R各部分得分的总和(A~R分),反映身心的健康状况,>30分为筛选值,分数越高表示处于身心亚健康状况的可能性越大;M~R部分得分的总和(M~R分),反映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10分为筛选值,分数越高表示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越严重。调查时每人发放问卷一份,要求其定时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78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男、女补习生CMI统计结果及均数比较

有24人(30.77%)A-R分超过筛查界值,28人(35.90%)M-R分超过筛查界值;男、女补习生CMI各维度统计结果及均数比较。女补习生在消化系统(t=-3.183)、生殖泌尿系统(t=-6.687)、既往健康状况(t=-1.994)、抑郁(t=-2.060)4个维度及CMI总分(t=-1.877)、心理项目分值(t=-1.845)均高于男补习生。该结果表明,女补习生身心健康状况差于男补习生。见表1。

2.2  男、女补习生CMI统计结果及构成比较

男、女补习生CMI统计结果及构成比较,该结果表明,男、女补习生在身心健康状况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1,P>0.05)。见表2。

3  讨论

该次调查结果显示补习生虽对高考已不再陌生,但随之加剧的升学压力却严重影响着其身心健康,补习生身体亚健康检出率为30.77%,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35.90%,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眼和耳、习惯、不适应、抑郁、敏感、紧张、愤怒等6个方面[4],提示其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种状态如不引起重视并及时加以调整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则会向各种疾病发展。通过该次研究内容可以发现高考补习生在心理状态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例如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敏感情绪、紧张情绪以及愤怒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出现会影响到高考补习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可能会影响高考补习生在高考过程中的身体情况,对于高考补习生正常水平的发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调查之后,发现不论是男补习生还是女补习生在愤怒方面、不适应方面的评分都要高于其他情绪评分。不适应情绪是由于高考补习生所进入到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班级环境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人的不同对待方式,会让高考补习生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是孤独的,进而导致高考补习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愤怒也是高考补习生经常出现的不良情绪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高考补习生在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成绩变差的情况,这会让高考补习生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生出愤怒情绪,认为是自己的不努力所造成的[5]。长期的愤怒会使高考补习生的学习状态下降,使高考补习生逐渐对自己产生怨恨情绪,如果家长和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就会导致高考补习生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还可能会导致高考补习生利用其他不良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由此可见,正确认识高三补习生的心理压力是极其重要的,这有利于提高高考补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高考补习生树立更好的学习信心。

首先,学校应多对补习生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明确讲解亚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让其懂得如何促进自身的健康,防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化。学校可以让教师在每1周都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班级活动,利用活动的模式让高考补习生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帮助补习生建立学习自信。在班级中組织相应的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高考补习生融入班集体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高考补习生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效率,对于缓解高考补习生的心理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6]。其次,学校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变应用普遍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要减轻精神压力。在目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关部门对高中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这关乎着我国未来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学校可以让教师积极吸取现代化教育理论中的新型教学理念,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导向,积极引进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7]。再者,学校应指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判自己的学习基础及能力,使其重拾信心,能以正确平和的心态再次直面高考。学校可以成立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部门,由专业的心理专家来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高考补习生正确认识补习的意义和价值,使补习生认识再一次高考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此外,学校还应多开展文体活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之余,还能使学生适时调整情绪,增加锻炼身体的机会。家庭则应纠正“成绩说明一切,成绩决定一切”的错误观念,变指责、增压为安慰、鼓励,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伴其早日走出心理的阴影。家长需要多和补习生进行沟通,了解补习生的心理状态,对补习生进行鼓励,是补习生可以更好地面对高考的压力。从而,社会应消除“上大学才是成材的唯一出路”这一错误理念,采取各种措施(如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科目的做法,并严格取结某些地区的地方保护政策,使各个地域的考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等)完善高考制度,不再以一次考试定终身,让考生有更多表现自身能力的机会[9-10]。

此外,该研究发现男女补习生在健康程度上存在差异,女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明显差于男生,特别在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既往健康状况、抑郁4个维度及CMI总分,心理项目分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常当某一情境所要求的应对能力超过个人能力时,就会使人产生抑郁,这种评价的感情基调大多是消极的。同时,现代医学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焦虑与抑郁情绪除了主观的情绪体验外,还可以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故可认为女补习生在心理状态上差于男生且在生理上也存在更多的问题,不仅与女性生理特点有关,更是各方压力下所产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志红.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学,2019,10(13):72-73.

[2]  吴静.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2018(21):164-165.

[3]  《中国学校卫生》编辑部.2019年度“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全国协作组会议暨《中国学校卫生》第三次定稿会在合肥召开[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6):796.

[4]  张振华,张丽娜,宫涛,等.医学生心身健康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51-52.

[5]  纪翔,王士柱.合理情绪疗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影响的探討[J].运动,2018(19):78-79.

[6]  陈丽秋.江门市高三学生康奈尔健康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7):179-182.

[7]  陈俊伟,郝娜.应用康奈尔健康问卷评估夜班护士身心健康状况[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142.

[8]  薛振朋,刘剑波,操小兰,等.人际关系在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身心健康的中介作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1):46-50.

[9]  刘瑞.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69-70.

[10]  王璐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291-292.

(收稿日期:2020-04-21)

[作者简介] 袁惠芯(1985-),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和心理学。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
留守老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研究
老年人住宅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武术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综述
浅谈跑步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论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