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

2020-11-28 07:37刘志祥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研究

刘志祥

摘    要:目前,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应用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但混凝土裂缝问题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制约。因此,在当前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裂缝的监控,旨在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1  导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特点、适应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项目。然而,混凝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这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其原因与外部环境、施工工艺、建筑材料、設计原因等因素有关。因此,应针对性地选择裂缝控制技术,使其应用价值最大化。

2  建筑项目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是一种应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的建筑材料。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裂缝问题不仅会危及工程质量和安全,还会导致后续工序无法顺利进行。如果裂缝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是无法估量的。具体来说,当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时,外部环境中的杂质和水分会随着裂缝进入结构,大裂缝混凝土的内部钢筋会暴露在空气中。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各种原材料会在水分和杂质的侵入下发生腐蚀软化,严重削弱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承载力大大降低。如果工程的整体刚度达不到施工的安全性要求,最终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恶化,甚至不能正常交付使用。

3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危害的原因

3.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力分配不平衡

这主要是因为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综合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应力需求,导致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及使用中发生了应力集中,结构因此而发生断裂,形成裂缝。

3.2  混凝土材料性质

首先,由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材料的多样性,水泥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水泥及其用量的不同会导致混凝土性能的差异,混合料中掺入矿渣或粉煤灰会影响水泥的收缩,而水泥收缩是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第二,水灰比对混凝土收缩有很大影响。如果水灰比过大,水的蒸发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严重的干缩,增加裂缝的概率。第三,骨料材料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材料的收缩应力增大,从而导致结构牵引和裂缝。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可以在施工中合理使用混凝土膨胀剂。四是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材料的用量和施工工艺问题,由于钢筋材料的存在对混凝土本身有影响,钢筋数量的增加会增加产生微裂缝的概率,而且由于钢筋材料能有效抑制混凝土结构,减少收缩问题,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

3.3  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混凝土材料是各种建筑材料的混合物,可以形成一种物质。由于水泥等材料能与水反应形成胶凝材料,混凝土材料中各种材料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结构的硬化收缩和裂缝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导致混凝土材料含水率过高,增加干缩裂缝的发生。混凝土材料中淤泥的比例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混凝土材料的水配合比非常重要。水泥与水反应生成水合物,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韧性。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一定量的热量,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体积,混凝土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带走了部分自由水,导致混凝土结构中水分的损失和收缩,从而引起裂缝。施工中必须控制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裂性。

3.4  施工技术操作不科学

在混凝土施工中,各种操作因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如果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过程不够均匀,混凝土的性能就会变差,自然会产生裂缝。同时,还可能出现麻面等质量问题。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或混凝土振捣施工控制不科学都会导致混凝土整体密实度不足。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损失不均匀,出现混凝土裂缝,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设计、规划不科学,分段分层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大,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热胀冷缩效应,使混凝土结构表面因内部结构裂缝而膨胀。

4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析

4.1  对结构设计综合审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应进行规范化设计,以控制各种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应分析工程施工区域的温度变化现状。掌握温差现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内外环境温差,防止局部严重开裂。在部分柔性突出的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全面审查和监督设计规定。比如在混凝土应用选择过程中,应重点选择强度中等偏下的混凝土材料,防止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提高施工效果。在一些施工平整度较差的地区,可指导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补充支护施工辅助对象,提高施工效果。结合施工环境因素和施工条件,对结构进行规范化设计,加强施工监督,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

4.2  检测混凝土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为控制材料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施工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化的要求。施工活动开始前,应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综合试验,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成分。组织技术人员对各种应用材料进行全面检查。混凝土生产完成后,提取部分材料进行施工模拟。对施工过程中的高低温环境和一些条件下的检测应用进行探讨。各种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技术人员应对材料的质量证明书进行检测,降低后续材料检测的消耗成本,提高材料质量。

4.3  强化混凝土浇筑监管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浇筑过程中,规范化施工工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不完善的操作会导致混凝土局部开裂。施工浇筑前,加强监理方与施工部门的配合,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监督。将施工情况与初期施工方案进行对比,确保标准化施工方案的实施。在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监督,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

4.4  混凝土浇灌完毕,做到高效维护保养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所浇筑的混凝土能否达到预期标准和达到要求的强度。因此,这一环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以上分析裂缝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维修工作。例如,对于一些因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裂缝,施工人员可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温度环境相对稳定;对于一些因失水过大而产生的裂缝,工作人员在养护过程中应及时补水,并覆盖表面采用一些蓄水材料,以减少失水;对于一些因恶劣天气引起的裂缝,工作人员应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因恶劣天气造成混凝土开裂。

总之,在混凝土工程的养护阶段,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这一前提是要了解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维修工作的专业知识,以便对症下药,保证维修工作发挥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过程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还应综合考虑环境、温度、材料结构等因素。因此,通过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对混凝土可能出现的裂缝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标准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风险得以避免,为进一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佳妮.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8):157~158.

[2] 穆培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C],2016.

[3]  樊月英,蒋文斌.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几点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6(7):73~74.

[4] 路岷山.对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分析研究[A].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C],2018.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混凝土研究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混凝土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