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

2020-11-28 07:37周红霞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2期
关键词:路基路面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周红霞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间交往不断密切,道路因车辆不断增加而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荷载,这对市政道路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和探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质量非常必要。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的有关问题,旨在为市政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鎮化程度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市政道路的路面路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道路质量及使用寿命,也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一些不便。因此,研究和探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意义重大。

2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2.1  裂缝控制

市政道路路面出现裂缝会对道路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大大减少道路的使用寿命。从大量工程实践来看,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为更好地处理道路裂缝问题,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选择的基层要好,也就是要求基层的收缩性小,且具有稳定的结构。例如:在设计某市政道路的路面结构时,详细的设计要求为:①人行道路面结构:水泥砂浆座浆,厚度为2cm;水泥混凝土彩色步砖,厚度为6cm;厚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15cm。②机动车路面结构: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分别是30cm和22cm。③非机动车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分别为18cm和20cm。④路面的弯值设计:要求30厘米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础Ls在100以下,20cm的Ls在120以下。⑤混凝土制备,使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上述设计结构稳定,基层收缩性小,不易产生裂缝。

二是施工材料的选择。市政道路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材料收缩。一般来说,材料的收缩分为两种情况,也就是干缩和温缩,这两种情况都和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及含水率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设计市政道路时,要选择质量优良的施工材料,且在施工之前对材料的可塑性进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其他措施使施工材料达到含水率要求,如加入具有缓凝、减水性能的外加剂等。

2.2  平整度控制

路基是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稳定性、强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的稳定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对路基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对不同的路基区段进行区别对待。

市政道路路基大部分都是石灰稳定土,较易控制路面平整度,可直接通过平地机进行路基刮平处理,使之达到平整度要求。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会严重影响道路的整体质量,因此应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对于人工构造物与路堤衔接的地方,应当全面做好压实工作,以尽量避免由于衔接处出现沉降而导致路基错落等不良后果。在完成路基碾压以后,应对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如集合尺寸、密实度、标高、纵横坡度等,待全部指标都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开展对路面结构的施工作业。

2.3  沥青路面设计

在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该种路面结构即沥青路面。在设计沥青路面时,要严格根据施工要求,适应当地水文、地质以及气候条件,保证路面结构设计合理、经济,可承受环境因素和交通荷载的考验,满足公路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对于通行能力、舒适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者应结合各地情况,在设计面层时选用水泥煤炭碎石、沥青混凝土材料、天然砂砾、水泥稳定碎石等作为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材料。

2.4  排水设计

水会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很多路基出现病害都是因为水土流失。所以,在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应做好排水设计,根据地区排水规划,建立和完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

3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  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问题是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调查发现,软土地基路段的地基出现沉降而导致跳车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时钻探的深度不达标,布孔的数量不够,未及时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或是处理不当等。对此,在处理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解决措施,如利用换填垫层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堆载预压法、强夯法等处理和加固软土地基。

3.2  合成材料固结

对于浅层软土地基,可先把土工布铺设在地基土层再填筑路堤,土工布具有过滤、分离、加速凝固和排水的作用,运用土工布的抗拉强度也可以防止地基出现滑动变形,可代替传统置换方法。也可在地表和路堤间铺上多层土工布,利用预压和配合超载、控制填筑速度等方式,加速地基固结。

3.3  路基路面压实

碾压路基路面之前,要对土层含水量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在含水量最佳时进行碾压,同时在碾压过程中也要对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压实效果。碾压施工中可应用振动压路机,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初压、复压、终压。初压选用13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先振压一遍,再静压一遍,速度保持在每小时2km之内,紧跟摊铺。复压选用两台25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压三遍,速度保持在每小时3km之内,振动幅度为0.5mm~0.8mm,振频为40Hz~50Hz。终压选用13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速度保持在每小时3km之内。当路面不再有下沉情况,且无轮迹、混合料连接紧密、路面平整时,说明碾压达标。

3.4  排水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路面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水的影响,水具有侵蚀性,会造成路面和路基质量降低,影响路基性能。同时,水不但会使路基强度降低,还会影响路面稳定性。路面排水主要是为了将路面的积水迅速清除,防止出现路面渗水现象,降低路基边坡受冲刷的概率。对此,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可选择边沟、截水沟、地表排水管、急流槽、跌水等排水设施。最为常用的地面排水方式为分散式排水,分散式排水通常是借助土路肩加固方式进行施工,通过漫流的方式排水。骨架边坡能起到保护路坡的作用,有效防止路面水流冲刷路堤边坡。在路堤路基是横断面时,可通过骨架网把横向水流排放到路基两边的天然沟渠、排水沟或截水沟中。

3.5  节约用地管理

在市政道路路基取土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在符合公路用土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土壤贫瘠的土地和荒地作为取土场,以降低对耕地的破坏程度。二是取土的深度、位置和范围应能满足用土需要,还要考虑周边水利、农田、环保、养殖、水保等方面的要求,利用恢复河道、复耕、绿化、建设鱼塘等方式,达到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的目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政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市政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问题,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孙志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应用浅析[J].四川建材,2019(2):248.

[2] 费佳.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的关键点分析[J].低碳世界,2020(6):187~188.

猜你喜欢
路基路面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解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路基路面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略谈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