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20-11-28 07:47朱国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朱国芳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建设,打造社会需求型人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特长爱好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使学困生对教学内容达到全面的理解,优等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打造发散型思维。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之中,养成独特的数学思维,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一、如今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教师无法认识到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作用,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形式主义,不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高中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高考,因此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做题养成学生的数学意识,殊不知这会磨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内心深处产生拒绝厌恶之情,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高中数学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较强,教师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不容易对课堂知识达到深入的理解,统一式的授课方式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忽略了对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教育培养。

(二)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

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选择简单粗暴的教学管理模式,即通过奖励与惩罚纠正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这会使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产生一定的乏味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也不会注意到我的进步,就继续放飞自我,对课堂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无法从思想上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高中数学抽象性较强,不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吃力,课堂参与度不高,不能深入对知识进行探索。

(三)不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受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能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课、做题,造成了学生思维受到明显的框架作用,创新能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不足。数学课堂中不注重渗透核心素养,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较为薄弱,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能力不足,无法面对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挫折,考试中一次失常发挥就可能产生心理崩溃,缺乏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采用分层教学之前,需要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进行针对性教学,有效减轻传统数学课堂中容易产生的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积极的走进学生,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课堂关系,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感染力。教师在分层教学中通过使用网络多媒体、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习惯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由学生进行小组内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能够和组内成员一起来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技巧,能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成绩。

(三)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具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解决学困生因无法跟上授课进度出现自暴自弃,优等生因统一式讲解而出现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采用微课等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教学时间,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采用分层教学,将数学课堂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难题,能够从多角度进行突破,使学生爱上数学,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能够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知识进行一定的探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三、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生分组,达到因材施教

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分层现象较为明显突出,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堂知识学习后,会主动搜寻一些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而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则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基础,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不能只是按照“成绩好坏”进行分组,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考虑,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小组的作用,小组教学中既要起到方便教师分层教学的作用,也要起到组内互相监督、互相探讨的学习状态。由学生探讨知识的推理过程、应用限制和灵活演变,通过组内互相学习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容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后,对每个综合学习情况相同的层次按照课堂活跃度为强、一般、不活跃的比例为1:2:1,由活躍学生带动不活跃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考虑到不同小组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接受水平的差异,可以为每个学习小组中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由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容较为复杂、易混淆,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要注重夯实基础,教师为其设计一些简单基础的学习内容,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其推导过程能否说出来?如何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探讨这些问题较为容易,教师要会将正余弦定理与其他学习学习内容相结合,发散其思维,挖掘优等生的数学潜力。

(二)教学过程分层,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师要学会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意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既不会感到理解困难,也不会觉得内容过于简单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尊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堂数学竞赛、在小组学习中展开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认识到相互协作、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互动交流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高中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和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必修五课本中数列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所需要的掌握的知识深度。可以按综合学习能力由强到弱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按照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分出适当数量的学习小组。通过互联网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搜集并制作微课,为其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概括,如在对A层次进行讲解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对基础知识外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探索,明白其由来的过程,以及丰富的拓展应用,如何进行拆分变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对B层进行讲解时,要对数列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述,如何运用其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公式的深度应用;由于C层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学习本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導学生通过翻阅课本查看公式推导过程,要求学生记住,以及应用在一般问题中,使学生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在每个层次的学习中通过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好胜心理与学习兴趣,将竞赛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其中渗透对学生价值观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打造品学兼优的当代高中生。

(三)加强作业分层,激发数学兴趣

高中数学的计算性和逻辑性较强,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程度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对知识能达到灵活运用的地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数学思维。在课后作业中进行分层布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量,提高数学学习的针对性,避免因为作业而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老师重视到每个人的存在,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意识。高中学生的标新立异心理特点较强,为学生布置适合自己的习题,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作业认为是自己独特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主动性学习提升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高三数学不等式的内容时,通过课堂学习后,学生对不等式知识具有不同深度的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布置针对性较强的习题,并将作业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较为基础的作业题,判断一些不等式性质和解基础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如:a>b>0,且n为大于1的整数时,an和bn的大小为?求不等式4x2-4x+1>0的解集等,对于优等生可以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题型,将不等式与其他学习内容相结合,例如由不等式组设计线性规划问题,在平面坐标系中运用不等式组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适合自己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分层教学进行针对性教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获得感,在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中探究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向前进步。

【参考文献】

[1]惠静.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J].求知导刊,2020(16):16-17

[2]雷智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14-215

[3]李海波.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31

[4]尹勇琪.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86

[5]赖晖.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19(38):48-49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