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020-11-28 07:37王军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2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王军

摘    要:本文由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内容包括管理体系完善度较低、使用与保养存在脱节、检修工作缺乏及时性、检修人员意识较差等,通过研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使用和保养体系、加强机械的生命管理、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等措施,其目的在于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发生几率,延长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管理体系;机械设备;检修工作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项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序、智能化的设备管理体系,在日常的使用、维修及保养中还存在着诸多显著问题,这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基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探讨。

2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解析

2.1  管理体系完善度较低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从管理人员来看,各部门的分工极不明确,设备的管理人员与维修、保养人员界限不明,这就会导致出现事故的时候,设备管理人员与维修、保养人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不能及时上报问题,从而影响到设备的检修以及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检修与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达不到要求,安于现状,没有上进心,不能在业余时间精进机械设备检修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从管理机制来看,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各项机械设备的购买情况、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情况等各项记录,这些记录有助于发生事故时迅速地对设备做出准确的分析,确保检修的高效进行。

2.2  使用与保养存在脱节

“只维修不保养”这种现状广泛存在于极大多数的工程中,为了提升施工工程带来的总收益,因而超负荷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没有给设备以缓冲的时间,殊不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械设备不定期保养,不定期维护,将会造成机械设备的超额损坏,极大地损伤设备的各项机能,一定程度上会延误工期,反而会事倍功半。若管理人员有这种忧患意识,提前做好维护与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定期对各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将各项记录详细备案,那么上述现象发生的几率将大大减少。这种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层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基层人员更加懈怠,只要机器还能使用,就绝不停下,从而加速了机器的耗损,减少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2.3  检修工作缺乏及时性

只有当机器严重损坏到影响正常工作时,往往才想起来要检修,但是由于以下这几点原因,常常导致检修工作不及时,检修工作效率低下,而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的进展。第一,

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连带基层工作人员也都是应付差事,责任度不高。第二,在检修与维护方面的各项投入不足,如由于专业的检修设备价钱昂贵,因而企业购买的低价设备性能不足以满足检修的高要求标准;在人员投入方面,缺乏专业的检修人员,只调动其他部门的人员临时凑数,专业知识不合格,这些都导致了检修效率的低下,不仅对机器造成了一定的损坏,而且对整个工程都有着显著的不良影响。

2.4  检修人员意识较差

除了上述提到的应用问题外,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检修人员意识较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了以下几方面:(1)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差,虽然企业会结合现场实际作业情况下达管理任务,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为缺乏有效监督,许多检修人员并不会按照要求来完成检修任务。在出现管理事故后还会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这样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2)检修人员自身综合水平较差,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虽然会组织一些有关检修工作的培训,但是检修人员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积极配合培训工作的进行,从而造成检修人员能力进步速度缓慢的情况。

3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而导致的整个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比较混乱,整体效率低下。因而应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第一,在人员方面,建立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有奖有惩,赏罚分明,这样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和斗志,从而带动整个团体的精神文化氛围,创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第二,在机械设备上,创立机械设备入档制度,对每一个设备都进行详细记录,如购买情况,使用情况,检修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并由专业人员负责和保管,需要取用的时候可以快速调取。这样能够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获取该设备的所有资料,可迅速准确地做出故障判断,有利于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完善使用和保养体系

针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中存在严重脱节的现状,应该完善该套体系,避免出现“只维修不保养”的情形发生,在机械设备没有损坏的时候也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不能让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中。而且每一次的维修与保养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存放于该设备下的档案中,便于熟悉该设备的使用现状及各项机能的效能现况,遇到损坏时,可以快速对该设备做出准确的故障判断。确保大型机械设备由专人负责,落实各环节的责任小组人员,出现故障后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明确设备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及时进行上报检修,后期进行总结经验教训,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不再发生[1]。

3.3  加强机械的生命管理

机械设备如同人一样,有着完整的生命周期。从刚开始的启用,到后来的频繁使用,再到机械设备的逐渐老化,彻底损坏,整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起初都是隐藏在机械设备后,不易发现,如若不定期的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细致的检查,将很难发现这些潜在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爆发,将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施工的整体进度。更严重者,会对施工工程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现象,可以说加强机械的生命管理,应该受到广泛关注,并严格实施,这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意义重大,不容小觑[2]。

3.4  落实责任管理制度

通过落实责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检修工作的开展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企业会结合现场实际作业情况下达管理任务后,需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并且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落实检修人员的工作任务,使其可以按照要求来完成检修任务。在出现管理事故后还可以根据制度进行追责,提高检修人员重视程度,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第二,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组织培训外,还需要建立对应的测试体系,将测试结果记入到季度考核或者月末绩效考核中,结合奖惩体系对其进行处理,从而起到提高培训效果的作。

3.5  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能够加快故障问题的发现速度,提高故障问题的检修效率。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对于现场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还可以在机械设备内安装传感器,对于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在发现一些异常问题后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异常处理的记录工作,对于完善技术体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使用和保养体系,加强机械的生命管理,落实責任管理制度,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机械设备管理井然有序的进行,为整个施工工程的高效完成建立良好的基础,确保施工团队的安全,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王忠伟.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7):68~70.

[2] 李锦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20(13):48~49.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论多管理体系融合运行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新标准有助中小型企业推行ISO 14001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浅谈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论提升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研究分析
浅析建筑安装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