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28 07:37许醒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分析信息技术

许醒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能力的提高,水利工程领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信息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发展的支撑力量,能够促使水利工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值得重视的是,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创新自身发展的理念,其中包含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的章程制度的优化等,让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所在,给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应用;分析

1  前言

信息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由于其具有提升工程项目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消耗等优点,如今已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需要政府及国家投入大量的物资能源,所以,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得到了大幅度的采用,信息技术可以保证工程管理的顺利运行,充分的提升了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  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节省水利工程管理的物资消耗

水利工程项目本身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程,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地形环境以及前期投入等,并且水利工程项目的周期长、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参与,往往耗资巨大。所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引进,可以有效的改善以上问题,信息技术具有简洁、高效的优势,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可以将工程分层次的进行管理,将不同层次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人员,将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同时,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时,通过信息化搜集到的信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详细的了解工程概况、自然环境、水文人文等,规划人员通过对以上信息的合理推敲,制定出更加完备的图纸方案,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实施的监控记录,通过信息技术的计算分析能力,可以帮助管理者选择更完善的施工方式,并帮助设计人员规划出最省时省力的运输通道,节省能源消耗,解放劳动力。不仅如此,当有灾害或突发情况发生时,通过信息技术的提前预警,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及时的撤离,并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案,降低安全隐患發生的频率。

2.2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中的噪音或者环境污染对城市的伤害,水利工程项目一般会建立在郊区或者野外。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地理环境较为偏僻,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管理,当有突发情况出现时,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管理维修,所以,通过对如今的信息技术的引进,可以利用一些自动化设备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监测,技术人员通常会使用传感器设备进行监测,传感器较一般的设备来说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传感器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各方面数据进行搜集,再反馈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根据反馈的数据可以对设备实时监控,当问题出现时,也可以及时的应对和解决,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2.3  能测绘出更加准确的数据图形

在对水利工程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时,靠人力来测绘数据是传统测绘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种方式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需要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测绘上,工程进度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第二,人工测绘的数据误差较大,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为了准确地分析计算这些数据,最先进的做法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地形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勘测中的一大难题,水利工程传统的勘测方式都是靠人力进行的,时间长、工程进度缓慢,并且测绘出来的数据图形不够准确,误差较大。先进的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节省勘测时间,还能测绘出精确的图形,加快工程进度。

3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应用

3.1  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经调查,信息技术可以应用于工程管理系统,并可以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管理系统更加健全。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可以提前采购一些集成化的系统软件,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优化,使软件可以适用本工程的建设系统,通过对集成化软件的应用,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投入,很大程度的提升工程的功能性,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技术人员还可以自己研发一种适用于本工程的集成第三方软件,提前的通过模拟仿真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再投入使用,扩展系统的功能,加强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集成化软件都适合水利工程项目,所以需要技术人员结合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相应的改进。

3.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作为人们的日常上网所需的主要设备,近年来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功能也逐渐增多,如今,计算机的仿真技术也走入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总体来说,计算机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合理的预测,将预测结果不断的进行优化,得出最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使得工程管理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自然天气等进行合理的仿真,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参数,进行参数化扫描,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概率,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保证在突发情况出现时,可以根据应急预案做出解决措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传统的预测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勘测,不仅效率低,误差也较大,与传统的人为测量相比,利用计算机不仅可以提升的工作人员的效率,也使得计算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可以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工作人员进行其他的工作研究。

3.3  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卫星技术应用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可以使得监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操作更简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所需的三维定位坐标。不仅如此,卫星定位技术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即使在大雾、大风天气下,仍可以覆盖很广的区域,且与人工定位相比,卫星定位技术还具有长时间待机的优点,卫星能够持续24小时为水利工程搜集信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逐渐提升,卫星定位技术已经相对的成熟,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卫星定位技术也较为成熟,一般采用北斗卫星系统或GPS卫星系统。

3.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还受地形地理因素的影响,技术人员通过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出水利工程的三维模型,对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及自身框架进行合理的模拟。地理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综合的处理地理信息,还能够对水利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动态的预测,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对于提高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率有重要的意义。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层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或多或少的会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也就成为了技术领域科研人员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需要相关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对现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设备进行创新开发,综合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造福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丰慧.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7):119~120.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管理分析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
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思路探究
浅谈水利工程管理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