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耶律延□墓志铭》校勘补述

2020-11-30 17:31王玉亭葛华廷王青煜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20年0期
关键词:节度使舍利墓志

王玉亭 姝 雯 葛华廷 王青煜

内容提要:本文对辽代《耶律延□墓志铭》略作校补,对于墓志所涉人物的历官再作梳理,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探索了相关人物职官中的“本官加实职”情况。

耶律延□墓志发现于敖汉旗贝子府镇画匠村北。墓志录文及考证文发表于韩国檀国大学校北方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北方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即《〈汉文耶律元宁墓志铭〉与〈耶律延□墓志铭〉考释》,作者为邵国田等(以下称《邵文》)。《耶律延□墓志铭》经相关专家鉴定确定为真品,这对于辽代墓志研究者来说是一件大好事。《邵文》对该墓志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在所涉人物的历官、族属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足可借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邵文》对耶律延□及其父耶律普里族属的确定,为学界研究遥辇氏后裔在辽朝的活动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通读墓志,发现《邵文》在个别字释读和涉及志主历官等方面还有可商榷之处,现试做如下补述,以就教于诸师友。

一、志文校勘

本文在邵文的基础上,结合耶律延□墓志照片进行分析,将笔者认为应补正处,于原文字后以括号加黑体形式标出;重要断句处,选足以影响文意者补正。墓志原录文字仍以简化字录出。

耶律延□墓志铭志文:

大契丹国故昭德军节度、沈、喦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崇禄大夫,检校太师,左骁卫上将军,使持节(沈州诸军事,沈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漆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二百户耶律公墓志铭并序。

太中大夫、中书舍人、上柱国、兼知详履(覆)院事,赐紫金鱼袋,汝南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周白撰。

庄叟兴劳生之感,孔君发叹逝之词,智愚毕同,今昔常理然。而萝图缵叶,圣人方固於基垧;沅(薤)唱流音,良师指(遽捐)於□□。□柳之风声未泯,甘棠之政绩攸存。生则经何武之去思,殁则全国僑之遗爱者,即故漆水郡耶律公之谓與(歟)!公讳延□□□康共三代氏族官封。有烈考讳普里,左夷离毕,宣威平寇佐主功臣,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使持节孟州诸军事、孟州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四百户。皇妣豳国夫人萧氏志墓之文在,此不繁述,务从简也。公即太师侍中、豳国夫(人)之长子也,襟神爽迈,体貌魁雄,为万人之英。周公瑾之志,大目一时之杰;杨处道之才,优由训襄(禀)於过庭。赏膺於延廿(丗。笔者注:丗即“世”的异写)。统和十年起家廕补左日军都指挥使、银青崇禄大夫、兼监察御史、武骑尉。董齐戎律,果毅洽闻。简练军容,威严绰振。开泰元年迁左夷离毕舍利,超加检校太子宾容(客)。制授左勑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既屡易於炎凉,实愈彰於盘错。国家以民图斯,重户齿实繁谅,典掌以所难求,参裨而非细,擢权崇德宫汉儿、渤海副部署。在公弥恪,斡(幹)有称,改授敦睦宫汉儿、渤海副部署。太平革元,区均涯(渥)睠,兹雅器異乃常伦。超授检校司空,特封漆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越明(笔者注:“明”字缺末两划)年,权积庆宫都部署司事。未几,又权弘义宫都部署司事。宫籍叠司,颇聆於休誉,宸纶荐降,旋陟於荣资。转左千牛卫大将军、新城兵马都监。陡(陟)横刀之峻班,环负宸之严宁,仍趋边邑,久获(護)锐师。徒(徙)大内惕隐都监,以功授国舅都监。内睦宗人,谦和是守;外绥舅族,权望愈高。拜天云军劲节,既申亨达(逵)难滞。鹏搏(摶)迅翼,顾天云而已係(伭);鲸摆偱鳍,饮海水而欲尽。寻授保大军节度、鄜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鄜州诸军事、鄜州刺史,北大王部族都监。龙旌旭日,遥控领於名邦;凤诏封淀(泥),监司於别部。属先皇帝奄昇仙驾,今主上肇践皇阶。鲁卫通欢,虽当无战,韩彭训武,或备有征。将仪(議)整於﨣夫,必允资於雄略。特命公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加金紫阶、检校太保。迁授归义军节度、沙洲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沙州诸军事、沙洲刺史、知易州军州事、兼㳂(笔者注:“沿”的异写)边巡检、安抚、屯田、劝农等使。带虎帐(笔者注:原刻为“怅”)之崇资,领鱼符之重寄。矧复高阳古郡,易水名封。密迩敌疆,浩殷编户,思均惠爱,在择脩良。公下车之日,布诏條修戎备,一变至道,三年有成,会大庆,就加太傅,进封漆水郡开国侯、食邑三百户、实封一百户。弟侯爵以分荣,盖(益)户封而席宠。不数年,被召赴行在,权左夷离毕、迁四捷军将军。首司勇悍,弥励忠勤。绿绨俄降于严宸,金钺复临於雄间(阃)。遂册拜宁远军节度、贵德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检校太尉、持节贵德州诸军事、贵德州刺史,加食邑三百户。而属礼陈汉蕝,增上徽名,恩洽周箫,例均庆泽。就加崇禄大夫食邑二百户、实食封二十户。千里扬旍,能克清於藩政;九重出綍,获兼总於国官。寻授大父常衮。考满,加左骁卫上将军,加(知)蓟州诸军事,兼管内、巡检、安抚、屯田、劝农等使。衔珠拱口,口剖竹分忧。蓟州(笔者注:州字似衍)北名区,爰腾谣於五袴;山西钜镇,果易任於三旌。授忠顺军节度使,蔚州管内观察处置使等,持节蔚州诸军事,蔚州刺史,加食邑三百户,食封三十户。移授昭德军节度,沈、喦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检校太师,使持节沈州诸军事,沈州刺史,加食邑五百户。马援年耆,虽(據)鞍而矍烁;祭遵务简,且缓带以从容。将懋赏於辕门,忽緾㢌於笔驿。寻以削章请代,赐告言归,颙俟痊平,复亲养理。无何,卧梓乡而不起,验桐籙以无征。黄石传符,未显弼匡之略;赤星告变,奚胜殱夺之悲。呜呼哀哉!以重熙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启手足於新州南之私第,享年七十有四。权厝於室之正寝,以其年八月二十三日迁护灵榇,归葬於楼山之南岫。先是前娶夫人兰陵郡萧氏,即廿(世。笔者注:原刻为“丗”)之后卜葬於山之南隅。及公薨,皆乃于旧封域之北,别址(兆)告(吉)地,特营寿藏。启前夫人之玄寝,合袱焉;遵理命而附先茔,礼也。后娶夫人,故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奚王府监军、兰陵郡开国侯萧韩留、漆水郡夫人耶律氏长女,即公之弟(同第)二妹所出也。太平八年特封本郡夫人,以旌妇道。贞淑成规,柔开毓性。欢(歎)痛违於阶老,恨冞结於未亡。有女一人,小字阿钵哥,先公而逝。公挺杞梓之才,负珪璋之器。出於贵胄,丁厥昌辰。迭事两朝,恒坚一德。若乃孙吴之军法,龚黄之政事,孔光(笔者注:“光”字缺末划)之睿(眘。笔者注:“昚”,即“慎”)密,杨震之清洁,荀天(文)若(笔者注:荀文若即荀彧,文若是荀彧的字)之忠正,虞世南之德行,汲长孺之质直,鲁子敬之智略,公能兼而有之矣。加以奉佛以信,事君以敬,接士以礼,养民以惠,睦家以孝,矫俗以正,虑(虚)己以让,芳(餝。笔者注:同“饰”)躬以俭。赋天命则(隣)(笔者注:邵文漏录)乎七十岁,历官(宦)歧(政)则满乎二十任;享位至节将,累阶至崇禄,荣勋至上柱国,进爵至本郡。(笔者注:原释文此处为句号,不当断,并应与侯一字连。另,“侯矣”或为颠倒)矣侯。(此句应为:进爵至本郡侯矣)噫!寿如是,贵如是,斯可谓福既全矣,情何恨焉?其如有恂(惸)妆(嫠)号(兮)哭则尽哀,有雉女兮夭而不育。昊天难诉,神理或欺,令(今)则龟卜从长,牛眠协吉,甫临远日,持(将)閟幽扄,以白早熟,风规见讬。论譔聊徵翠琰,用纪青劳(芬);庶使谷变陵迁,永播无穷之裕;天长地久,恒垂不朽之文。僶侻含毫,谨为铭曰:

惟公之生,锺乎贵胄。裁筏识该,克承於后。

惟公之出,弼乃英君。位高袟峻,遹成厥勋。

宜(宣。笔者注:原刻误,应为“宣”字。宣父,孔子的尊号)父十哲,四科爰设,曰德曰行,公无缺兮。

箕子就(九)畴,五福为优,以寿以康,公能周兮。

天道难恍(忱)兮具(其)命靡常,人生若此兮今也云亡。

愁云惨惨兮逝水洋洋,鸣笳前咽兮灵轜后襄。

閟佳城兮已矣,惟今(令)名兮孔彰。

维重熙二十四年已末(乙未)岁丙戍朔庚子日建。中京石匠军使李从政镌

二、对于相关问题的商榷

(一)河阳三城节度使遥授及其本官的问题

在这里,笔者先要重申一下辽朝官员本官的概念。本官是辽朝官员的官资,是一位官员在官僚体系中的最重要身份标志,以之定品级、排班序、寄俸禄、检校磨勘。本官分文武,有时会叠授。文官本官包括借用唐的文官职事官(阶官化了的职事官,即常见的“省部监司”官称)和“试”官;武官、武职的本官为沿用唐、五代的“武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即阶官化了的“节度使类”的武官本官1王玉亭:《辽朝官员的本官、实职与阶及其关系》,《辽金史论集》(第十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51~170页。。

墓志中耶律延□之父耶律普里的结衔是“左夷离毕,宣威平寇佐主功臣,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使持节孟州诸军事、孟州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四百户”。这种结衔在辽朝官员中是很普遍的,除了功臣号(宣威平寇佐主)、阶(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官(检校太师)、赠官(侍中)、勋(上柱国)、封爵(漆水郡开国公)及食邑(食邑四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之外,有一个是实职,即左夷离毕。辽在北面官署里设夷离毕院掌刑狱2《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2016年,第783页。。左夷离毕是夷离毕院的副长官。另一组与河阳三城节度使相关的结衔都应视为遥授官的一种3辽节度使类武官本官详情请参见余蔚先生的《论辽代府州遥领制度》,《历史地理》(第二十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9~52页。。河阳三城节度使,在这里有两种意义:一是标示耶律普里的武官身份;二是标示他的级别,即节度使级。“使持节孟州诸军事、孟州刺史”是河阳三城节度使的例兼。就是河阳三城节度使兼“使持节孟州诸军事、孟州刺史”这个职4关于刺史本官加节度使的授官方式,辽继承唐代制度。此一问题的探讨请参见赖瑞和先生的《唐代高层文官》,中华书局,2017年,第387~396页。,河阳三城不在辽境,这个河阳三城节度使,在这里是个遥授,它的作用是标示耶律普里的本官,在辽朝以“节度使”为本官的情况很普遍。《邵文》将这一遥授判断为“辽军攻占河阳时的临时授命”,似乎不妥。耶律延□也曾被遥授“归义军节度”这类本官,契丹辽贵族阶层偏重武功,很看重这种节度使的获受,所以在墓志里特别强调“享位至节将”。

另外,耶律延□的检校官还有检校太子宾客,检校工部尚书,检校太保、太傅等,这是辽官中检校官(也称散官)系列,也是辽袭唐制的具体体现。因其是虚衔,所以我们不可将这一类官称当作实职看待,否则于具体人物来讲会判断失误。比如本文所涉耶律延□的“检校太子宾客”就是辽官的检校官系列,跟实际所任太子宾客没有关系。《邵文》认为耶律普里的检校太子宾客一职“可能是太子的伴读”,显然是把检校官当成实职了5关于辽官的职、官、阶、散官等关系,参见杨军:《辽朝南面官研究》,《史学集刊》2013年第3期。。

(二)详覆院的问题

耶律延□墓志中出现了详覆院,即墓志撰者周白在兴宗重熙二十二年(1053)时任职中书舍人兼知详覆院事。这一机构在辽代资料中已四见,墓志中此处为第三次出现。另两处分别出现在《王泽墓志》和《王仲兴墓志》。据《王泽墓志》记载:志主出任此职时间在兴宗重熙七年(1038)至重熙十四年(1045)间6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据《王仲兴墓志》记述:志主于道宗大安六年(1090)前数年出任此职7张振军:《辽宁朝阳县发现辽代〈王仲兴墓志〉》,《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八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335~340页。。《辽史》记载有详覆院信息,即开泰七年(1018)冬“十一月壬戌,以吕德懋知吏部尚书,杨又玄知详覆院……”8《辽史》卷16《圣宗纪七》,中华书局,2016年,第184页。说明这个机构设置不晚于辽圣宗开泰七年。《邵文》在谈及详覆院的职掌时,没有深涉,于此本文略作推断。

详覆,是针对某类刑罚判定的再次审核。在唐代,“凡决死刑由有中书门下详覆”9《唐六典》,中华书局,2014年,第188页。。宋朝,“国初,以刑部覆大辟案。淳化二年(991)增置审刑院……”即最初详覆之权责归由刑部,后专设审刑院掌详覆,元丰改制后又罢归刑部10《宋史》卷163《职官三》,中华书局,1977年,第3858页。。辽朝的详覆院应与宋朝后来的刑部详覆司性质相同。由上述墓志资料分析,辽代详覆院这个机构是实在的。

(三)耶律延□实职(使职)例带本官的问题

辽朝官员的结衔中一般都有本官、阶、散官、宪等许多项,判断一位官员职务闲剧和地位高低的,最要紧的是有两项,一是实职(使职),一是本官。一般地说,重要的官员的使职(实职)背后都例带本官。

从耶律延□的历官各个阶段的实职与例带做分析。

(1)耶律延□与绝大多数契丹贵族子弟一样以荫补入仕圣宗,统和十年(992)首任实职为左日军都指挥使,银青崇禄大夫是阶,监察御史是宪官(《邵文》理解为加官),武骑尉是勋。这是典型的辽官初授时的“银酒兼武”模式,只不过是缺了一种国子祭酒而已11参见王玉亭:《辽代康文成墓志再考》,《北京文博》2008年第3期。。

(2)圣宗开泰元年(1012)耶律延□被授左夷离毕舍利,散官是检校太子宾客。左夷离毕舍利是实职。《邵文》将“左夷离毕舍利”中在“舍利”前点断,或许是认为此时耶律延□被授官“左夷离毕”,笔者认为这里的“左夷离毕”与“舍利”不应断,应把“左夷离毕舍利”理解为一个官职。“左夷离毕舍利”应与“左夷离毕郎君”同,耶律石柳曾为夷离毕郎君12《辽史》卷99《列传第二十九·耶律石柳》,中华书局,2016年,第1567页。。契丹的舍利是贵族的标志,也是对贵族无官职者的称呼,舍利也称为沙里,有“沙里郎君”之称13孙伟祥:《说舍利——兼论突厥、契丹、靺鞨的政治文化互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辽史》卷116《国语解》,中华书局,2016年,第1692页。,舍利有时与“郎君”并称,称“舍利郎君”14《辽史》卷3《太宗纪上》,中华书局,2016年,第33页;《契丹国志》卷6《景宗纪》“乾亨六年秋七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9页。。笔者认为舍利同时也指代官署里的任职者,这里的“左夷离毕舍利”应视为左夷离毕院的属官15《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2016年,第783页。。夷离毕院长官有左右夷离毕,属官有夷离毕郎君,左夷离毕舍利应同此。此职是耶律延□的第二任实职,依据辽朝契丹任官常识,笔者推测此时他还不可能出任左夷离毕这么重要和较高地位的实职,断定其“左夷离毕舍利”应无大出入。

(3)第三任的官职是“左勑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左勑使是实职,“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分别是其散官、宪官、勋,可以看出散官、宪官、勋都有很大的提升。

(4)接后的实职是崇德宫汉儿、渤海副部署和敦睦宫汉儿、渤海副部署,这两任实职是很重要的职务,但其散官等虚衔略而未提。

(5)太平革元,即指圣宗将开泰改元太平。太平元年为1021年,这时的耶律延□的散官是检校司空,而且有了爵位,即漆水县开国男,并有了封邑三百户。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一年耶律延□约40岁。在这个年龄才获得初级封爵和食邑,只能说他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还没有进入统治阶级的基本核心层。

(6)太平二年(1022)任权知积庆宫都部署司事,不久又被任权知弘义宫都部署司事。从其实职上看,任重权高。

(7)外放任新城兵马都监,本官例带“左千牛卫大将军”。新城指辽新城县,治所在今河北省高碑店市东南新城16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本文所涉辽军州治今地之依据均出自此,后不再出注。,属涿州所辖四县之一17《辽史》卷40《地理志四》,中华书局,2016年,第565、566页。,位置在涿州治南,邻近宋辽边界,军事地位紧要,辽于此设置军事机构,主要是防御北宋。新城兵马都监一职相当要紧,推断应为新城方面的军事长贰官(非一个县的兵马都监)。另,此处的左千牛卫大将军并不是实职,而是耶律延□的武官本官。《邵文》判断此处的左千牛卫大将军为实职是有误的,事实上,辽朝十六卫只是具名而已,并无实掌,只是作为武官的本官使用。比较唐制,耶律延□的这个“左千牛卫大将军”本官约为正三品18《唐六典》卷第25,中华书局,2014年,第641页。。

(8)经过一段时间任职边邑后耶律延□又回到朝廷任职,先任大内惕隐都监,后来因功转任某国舅(帐)都监。《辽史·百官志》记载国舅乙室已大翁帐详稳司有“国舅都监”一职,推测其他国舅帐也应有此职19《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2016年,第802页。。从使职上看,此时耶律延□才真正进入辽代官员的高层。

(9)外放,转任天云军(天云军,《辽史》失载,辽宁省博物馆有契丹小字天云军鱼符实物,加之其他信息,可证此建制确有)长官。

(10)回任北大王部都监,同时例带“保大军节度、鄜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鄜州诸军事、鄜州刺史”。这个结衔的核心是节度使,即朝廷给耶律延□的武官本官是节度使级20辽节度使为使职,与唐一样并无固定品级,以所带本官确定出任者的品级。但后来金朝的节度使为从三品,可以作参考。见《金史》卷57《百官志三》“诸节镇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311页。。

(11)兴宗继位,特命耶律延□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加金紫阶、检校太保”。实职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阶为金紫崇禄大夫,散官为太保。这个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并不是负责皇帝警卫的,辽朝皇帝的保卫工作由其侍卫、近侍系统负责。这个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职务多是京府留守司之下的军职。具体地说,某府、京留守司(比如南京、黄龙府等)设有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分管内马军和步军。其长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21《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2016年,第903~905页。。耶律延□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之下的职掌步军的长官。

(12)转任易州(治今河北易县)知州。其武官本官仍为节度使(遥授归义军节度)。兼沿边巡检、安抚、屯田、劝农等使是节度使和知军州的例兼。其间逢大庆,这次大庆或指重熙四年为兴宗所行柴册礼22《辽史》卷18《兴宗纪一》,中华书局,2016年,第245页。。兴宗这次柴册仪礼成,按例要封赏众臣僚,所以耶律延□的散官晋升为检校太傅,进封漆水郡开国侯爵,食邑三百户、实封一百户。较之上一阶段,散官由检校太保晋为检校太傅,爵由圣宗太平元年(1021)的男爵晋为侯爵(中间的爵位晋升未述及)。这一时期耶律延□还在边邑从职。

(13)被诏赴行在(皇帝的捺钵行营),被任命为左夷离毕,后又迁转四捷军某将军。

(14)外放,任宁远军(贵德州军号,治今辽宁抚顺城北)节度使(例兼贵德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贵德州诸军事、贵德州刺史),散官为检校太尉,食邑增加了三百户。

(15)重熙十一年为兴宗皇帝上尊号(墓志云之为“增上徽名”)23兴宗重熙十一年冬十一月丁亥,“群臣加上尊号曰聪文圣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辽史》卷19《兴宗纪二》,中华书局,2016年,第261页。,众臣例得封赏,耶律延□得加阶为崇禄大夫。增食邑二百户、食实封二十户。不久出任大父常衮。这个大父常衮的“大父”,《邵文》理解为辽史记载的皇族耶律氏“孟父”房,但大国舅司下的拔里得国舅帐也有大父房常衮一职,应予注意24《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2016年,第802页。。

(16)自大父常衮职任考满后外放到蓟州(治今天津蓟县)任主官,即“知蓟州诸军事,兼管内、巡检、安抚、屯田、劝农等使”,其武官本官为左骁卫上将军,不是实职。依据辽授官惯例,此处缺“节度使”衔,因为“兼管内、巡检、安抚、屯田、劝农等使”是节度使的责权所涉,也是其例兼。

(17)蓟州之任结束后,移镇蔚州忠顺军(治今河北蔚县)。食邑又增三百户,食实封增三十户。

(18)转任昭德军节度使、沈(治今沈阳老城区)、喦(治今沈阳东北)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使持节沈州诸军事、沈州刺史,散官晋升为检校太师,食邑增五百户。此阶段的本官以实授节度使标示。

(四)宫卫官地位的问题

《邵文》将耶律延□出任宫卫官的这一阶段判断为墓主“人生低潮”期,这一点是应予商榷的。我们知道,契丹王朝的统治重心在北面,即侧重于捺钵统治和部族控制。其决策出自皇帝的捺钵行营,王朝的核心集团由帝族耶律氏和强势后族萧氏组成,决策中心阶层的重要官员也多出于各部族的掌管者。皇帝及个别皇后、皇太后有资格建有自己的斡鲁朵(宫分),耶律隆庆、韩德让这样特殊贵戚、重臣被特许后才拥有自己的宫分。皇帝、皇后的宫分相当尊贵,管理这两大系统宫分的职位,无疑是很紧要的。耶律延□于圣宗统和十年(992)荫补得官,时年11岁。圣宗开泰元年(1012)为左夷离毕的佐僚,此时他已31岁左右。接下来的就转任宫卫官。先在承天太后崇德宫(契丹语孤稳斡鲁朵,景宗后萧绰的宫卫)25《辽史》卷31《营卫志上》,中华书局,2016年,第415页。任汉儿、渤海副都部署,后转任敦睦宫(契丹语赤寔得本斡鲁朵,圣宗弟耶律隆庆的宫卫)26《辽史》卷31《营卫志上》,中华书局,2016年,第418页。。汉儿、渤海副都部署,显然是侧重对这两个宫分的汉人和渤海人的管理。圣宗太平二年(1022),耶律延□任权知积庆宫都部署司事,即代理积庆宫都部署司事27参见《辽史·百官志》“契丹行宫都部署司条”,《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2016年,第805页。此类某宫部署司为捺钵行营随行机构。。不久又被任权知弘义宫都部署司事。积庆宫是世宗的宫卫,契丹语耶鲁盌斡鲁朵28《辽史》卷31《营卫志上》,中华书局,2016年,第412页。。弘义宫是太祖宫卫,契丹语算斡鲁朵29《辽史》卷31《营卫志上》,中华书局,2016年,第410页。。这两个宫卫比上两个宫卫更重要。在契丹营卫制度中,某宫都部署司下面分别设契丹都部署和汉儿、渤海都部署两个要职,上一阶段,耶律延□任的是两宫卫的汉儿、渤海副都部署,这一阶段他两次出任知某宫卫都部署司事,显然是任重权大了。所以,这一阶段不能说是耶律延□的人生低潮期,而应视为上升期。从这个基础上,耶律延□外放任边境“新城兵马都监”,武官本官获得“左千牛卫大将军”的较高武资,为正三品高官30《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279页。。为其再回朝廷出任惕隐都监(大惕隐司长官)打下了基础。

综观耶律延□的历官,并未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起步较晚,升职有序,多数时间是在边邑为官,在朝廷的最要紧的职位就是左夷离毕。推测此人颇有才干,务实、勤劳,只是他不是皇族近族耶律氏(以《邵文》考证他是遥辇耶律氏),在仕进上多是循规蹈矩。好在他活得时间够长,其使职最后达到节度使一级,完全是其积劳积功所得。

猜你喜欢
节度使舍利墓志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三朝高僧传中的舍利描写
辽代节镇体制研究
论后唐庄宗明宗嬗代事
目不识丁
论唐中后期的“二元”制衡机制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