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暴力的预防及制止对策

2020-11-30 20:47
法制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施暴者家暴受害者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东港学院,辽宁 丹东 118300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1]。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不受侵犯,2016 年3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2019 年1 月1 日,我国第一部关于预防、处置家庭暴力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也开始实施。尽管反家庭暴力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的发布和实施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公民和社会在如何提前做到事前预防家暴和怎样制止家暴问题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家庭暴力的预防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个体单位,因为家庭暴力造成的家庭不稳定,势必影响社会的安宁与稳定,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思想上、认识上、方法上等方面进行家庭暴力问题的预防工作,消除家庭暴力方面的错误观念、转变错误认识、处理办法,进而从根本上扼制家庭暴力的产生,起到预防作用。

(一)注重特定人群预防家庭暴力相关知识普及和应对能力提升

1.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是预防家庭暴力发生的保障基础。有暴力倾向的男人一般都比较自卑,行为也有些怪异。比如,存在无同性朋友、整天无所事事、很少与外界交往、为人处世心胸狭窄等。如果发现家庭成员有以上列举的或与常人不符等行为,就应该提前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正,防止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

2.如果结婚后遭遇第一次家庭暴力,受暴力方不应该忍气吞声,要采取相应的举措让对方知道你不可忍受暴力。如果第一次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容忍了,这种暴力行为很可能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常态。

3.如果家暴者存在心理变态等问题,受家暴者应改通过相应途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想方设法让他接受治疗。从心理变态的各种性格类型分析,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反社会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的倾向会大一些。经常喝酒且醉酒的人实施暴力的可能性也会比较高。

4.在遭受家暴以后,受害者必须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留存(如医院的诊断证明;让邻居了解受伤的状况,让他们能够为自己作证;做好物证的收集,如伤害工具等)。在发生家暴的第一时间,受家暴者要及时向居(村)委会、妇联组织、工作单位等,寻求帮助或者调解,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

(二)发挥社会和国家各部门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要素的家庭暴力预防体系

1.家庭暴力问题频频发生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从国家层面上在全社会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进行多渠道、多手段的反家庭暴力知识普及,以此来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的意识和能力。

2.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人作为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固有的范围,作为社会团体的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利用各种活动、多种方法来进行反对家庭暴力的宣传。

3.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和因其导致的后果直接影响社会发展进步。作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要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各级、各类的学校、幼儿园也要深入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4.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在预防家庭暴力的主导作用。公检法、妇女联合会等单位一定要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搞好相关的培训及业务指导。

5.家庭暴力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发生概率较大,基层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实施防家庭暴力的预防工作,相应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要全力投入到防家庭暴力的宣传工作当中。

6.加大政府在预防家庭暴力保障与支持方面力度。各级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保证相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知识教育宣传。

7.预防家庭暴力仅仅靠法律制度去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基层的人民调解组织要全面参与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制止,依法依规处理好家庭暴力事件,进而来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

8.如有单位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形,所在单位应当对家暴者给予批评教育,对于不听从教育和劝诫的,要在评优评先升职方面予以限制,同时要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

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

制止家庭暴力是一个系统而又需要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既包括当事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制止,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和各个行政部门的参与和介入。同时,家庭暴力制止需要当事人的判断和智慧,需要社会和国家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规范。

(一)当事人在制止家庭暴力时应掌握合理的自我保护技巧

1.被施暴者要以最强烈的反抗回应“第一次家暴”

在首次遭遇家庭暴力的时候,如果只是象征性地回应一下,并且让它就那样息事宁人的话,其十之八九还会有更加严重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受害者一定要以激烈的反抗和疯狂的行为进行反击,接受严厉的惩罚,让他深刻地反省,能在下一次家暴时会有所忌惮。

2.要判断家暴的性质后再决定是不是反驳和回击

存在家庭暴力倾向的人一般分为两种:或者是欺软怕硬,或者是吃软不吃硬。被施暴者一定要根据施暴者的日常行为表现加以区别对待。对于第一种人,受害者可以反驳,而且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的反驳,通过反驳来组织施暴行为。对于第二种人,被施暴者就要学会示弱,通过“示弱”来化解和避免对方施暴。

(二)国家和社会在制止家庭暴力问题上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

1.要在全社会树立全新的男女平等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想要减少和制止家庭暴力,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和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在就业、升职、休假等方面保证男女平等,逐步取消性别差异在社会各层面的存在。

2.要进一步加强公安部门对于家庭暴力干预力度,用法律武器严惩家暴行为

公安部门的介入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手段。110 的警务人员在接到家庭暴力事件的报案后,一定要迅速出警,以便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对施暴者要严肃处理,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认真做好出警的记录。如果家庭暴力情节较重、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家暴受害人要求予以治安处罚的,公安机关要立案查处。对构成犯罪的,如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的,公安机关应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受理,依法提起公诉,确保家庭暴力的行为及时得到阻止。[2]

3.要建立多方位、多层面家庭暴力援助体系,保证受害人合法权益

要在在公安基层派出所和110 报警中心增设“家庭暴力维权报警台”,努力做到家暴行为在报警后的最短时间内得到制止,受害者得到救治,施暴者受到依法处理;要在各社区、乡村建立一定数量的家庭暴力投诉点,有条件的社区要和律师事务所或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在社区设立家暴受害人维权站;各级妇联应开通防家暴热线电话和投诉信箱,安排专业人员接受妇女群众的咨询和投诉,保证有访必接,有接必办,对法律援助条件的应改及时给予援助;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家暴伤情鉴定中心,让家暴受害人及时得到伤情鉴定,获取充分的证据,维护受害者权益;更要加强心理健康咨询队伍建设,尽量让那些心理不健康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得到疏导,消除紧张焦虑状态,以此来防止和避免家庭暴力发生。[3]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家庭暴力这种行为会在社会未来发展进程中逐渐减少。同时,由于国家针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制定的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也对这一问题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进一步减少了家庭暴力问题的发生。但由于人性的多样性、物质基础的差异性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着家庭暴力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相关部门和组织有必要在家暴预防和如何制止家暴这两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进而努力减少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施暴者家暴受害者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要勇于向家暴说不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并非受伤才定为家暴
反家暴立法二十年
这样向家暴说“不”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