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2020-11-30 09:06秦成美何德丽李德琼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小儿哮喘护理效果

秦成美 何德丽 李德琼

【摘 要】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这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工作上加上强化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抑郁、焦虑评分以及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儿在护理之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情绪评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护理之后两组患儿的焦虑以及抑郁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儿的评分更低,差异明显(P<0.05)。2)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3)研究组患儿的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等护理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工作当中应用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强化健康教育;小儿哮喘;应用疗效;护理效果

小儿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呼吸道疾病,近些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的上升,这一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这一疾病的临床治疗较为复杂,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患儿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更有甚者,患儿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再这样的背景下,采取科学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让患儿的治疗效果增加。本文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进行了研究调查,比较分析了常规护理方法与强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在小儿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这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为(7.12±1.20)岁。研究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为(7.21±1.08)岁。两组患儿采用了同样的治疗方法,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了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儿家属告知了患儿的病情,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患儿进行了常规的饮食以及休息。护理工作人员定期的对患儿病情进行检查,并对患儿实行了一定的健康教育。

1.2.2 研究组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以及内容如下:1)详细的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知识讲解,告知患儿及其家属哮喘这一疾病的病因、预防方法、治疗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症状。告知这一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方法。2)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有效的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为患儿家属讲解在日常生活当中可能引起哮喘这一疾病的相关因素。从而尽量的避免患儿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加重病情。3)加强健康教育方式的转变,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理解程度的患儿及其家属采用了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理解能力较弱的患儿家属,采用一对一口头宣讲的方式,确保患儿家属明确知道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家属采用宣传手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宣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负面情绪评分。其中负面情绪评分的判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护理满意度的评价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护理效果主要包括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等内容,均是通过医院自制调查问卷以及临床统计得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在护理之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情绪评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护理之后两组患儿的焦虑以及抑郁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儿的评分更低,差异明显(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体内容见表2。

2.3 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等护理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体内容见表3。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我国广大小儿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由于儿童的鼻腔防护能力较弱,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较低。儿童一旦罹患该疾病,将会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目前我们国家医学界对于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常规的用药治疗。在常规的用药治療基础上,想要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采取正确有效科学的护理方法是必要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已经成了比较普遍的环境问题之一,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也导致了我国患有哮喘等患者人数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外界环境、遗传以及其他并发症等。相比之下,小儿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儿患者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够成熟,而且身体免疫力也比较低,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在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患者的困难程度也比较高,由于小儿对于药物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比较大,所以大部分药物治疗小儿哮喘都会给小儿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呼吸系统的发育。而且还有一部分患儿并没有控制和重视危险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对于有关哮喘的健康知识,认识和了解也不够,因此直接导致小儿哮喘的患病率逐年提高。针对这种问题,必须要为小儿患者提供相应的健康安全教育,根据小儿疾病的发展情况来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基本知识、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知识,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来进一步提高患儿以及家属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改善生活当中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这样才能够减少危险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另外,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只有家属充分了解哮喘的相关知识,才能够指导患儿在日常生活当中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在对患儿以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构建起护士、家属、患儿之间的联系,其次要评估患儿的心理健康程度,并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最后,帮助患儿建立健康档案,嘱咐患儿家属要定期带患儿到院进行治疗和检查。

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进行了研究调查,比较分析了常规护理方法与强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在小儿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4-6]。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的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患儿。相比之下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对比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研究组患儿的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等护理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

经过本次研究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有效的在小儿哮喘护理工作当中应用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香凤.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9,05(03):19-20.

[2] 莎仁格日勒.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1):169,172.

[3] 陈静波.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10-11.

[4] 林清,杨妙玲,何梅连,等.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8):191-192.

[5] 张丽芳.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3):287,289.

[6] 李琴.探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5,35(06):451-453.

猜你喜欢
小儿哮喘护理效果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