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性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0-11-30 08:30韩莉燕
中外医疗 2020年26期
关键词:烧伤负面情绪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青年女性燒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青年女性烧伤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烧伤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烧伤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变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焦虑量表得分对比中,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接受护理后的分值[HAMA得分(18.30±3.12)分,SDS得分(45.51±6.89)分]比对照组患者[HAMA得分(29.87±3.63)分,SDS得分(52.99±7.21)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39、4.108,P<0.001);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年女性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使患者更快回归社会。

[关键词] 烧伤;青年女性;认知行为干预;负面情绪;影响分析;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9(b)-0129-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Young Female Burn Patients on Improving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HAN Li-yan

Department of Burns and Plastic Surgery, Jiangyin People's Hospital,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214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young female burn patients on improving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0 young female bur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by number randomization, each with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burns nursing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burn car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chang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HAMA anxiety scale before and after ca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HAMA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e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th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receiving care[HAMA score(18.30±3.12)points,SDS score(45.51±6.89)point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HAMA score(29.87±3.63)points, SDS score(52.99±7.21)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13.239, 4.108, P<0.001); in the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3.3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in the care of young female bur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to return to society faster.

[Key words] Burns; Young women;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Negative emotions; Impact analysis; Psychological care

烧伤是指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放射线、激光等所造成的组织损害,病因由国家、地区、经济水平等差异而不同[1]。据临床报道表示,在非战争年代,烧伤的发生率在5‰~10‰左右。青年女性如果发生烧伤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因为身体皮肤产生的大量色素沉着、畸形会对外貌美观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给青年女性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2]。据研究报道[3],对青年女性烧伤患者使用积极的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形象,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次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青年女性烧伤患者,分析青年女性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青年女性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观察组中,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1.5±1.5)岁;16例为中度烧伤,14例为轻度烧伤;17例为热液烧伤,10例为火焰烧伤,3例为化学烧伤,烧伤面积20%~38%;未婚15例,已婚15例。在对照组中,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1.5±1.3)岁;12例为中度烧伤,18例为轻度烧伤;10例为热液烧伤,12例为火焰烧伤,8例为化学烧伤,烧伤面积25%~40%;未婚12例,已婚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和家属签署研究同意书,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②患者符合轻中度烧伤判断标准。排除标准:①理解能力差、无阅读能力等无法完成心理干预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存在严重呼吸道烧伤、其他内科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烧伤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烧伤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①心理诊断阶段:认知行为干预的基础阶段,时间为7 d,1次/d,60 min/次。护理人员和专业的心理医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正确的评估,同时经过友好沟通改善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找到患者对烧伤回忆和恐惧的根源,以此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②领悟期:认知行为干预的第二阶段,时间为7 d。在心理诊断期完成之后开始实施,青年女性在出现烧伤之后,心理变化往往比同年龄阶段的男性来说更加复杂。所以护理人员首先要让患者意识到巨大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危害,与患者沟通交流中传输理性观点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给患者讲述各种负性情绪的症状和行为表现,找到内在根源。大多数患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社会功能会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勇敢地配合治疗。

③沟通期:这个阶段患者已经基本接受烧伤事实,但心里还是会有负面情绪出现以及患者对未来生活依然会有失望,保持悲观态度。护理人员通过与其进行详细沟通,可运用辩论的方式让患者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不断强化正确观点,从而使错误观点得到纠正,使患者自身能够克服不良情绪,强化治疗信心。

④再教育期: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自我斗法期”。此阶段时,患者对自己烧伤的事实已经完全接受,患者的心理状态基本良好,可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伤情。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纠正患者错误的观点,使其在后期治疗中不断自我强化正确心理。可引导患者家人给予患者支持,让患者家属对患者多关心、爱护和帮助,为患者康复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与此同时可使用音乐疗法,轻音乐可舒缓患者心情,抑制负面情绪产生。患者可能偶尔会被负性情绪所干扰,所以干预治疗要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从长远来看对治疗是有积极作用的。

1.3  观察指标

(1)使用《汉密顿(HAMA)焦慮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一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运用5级评分法,有4个评分等级:0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轻微、2分代表中等、3分代表严重、4分代表严重。评分标准:①总分≥29分,严重焦虑;②总分21~28分,明显焦虑;③总分14~27分,焦虑;④总分7~13分,轻微焦虑;⑤<7分,无焦虑症状)。(2)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自评(共有20个项目,4个评分等级,0分代表没有、1分代表轻度、2分代表中度、3分代表严重。评分标准:①53分以下为正常;②53~62分为轻度抑郁;③63~72分为中度抑郁;④73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值。(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一共10题,总计10分。判断标准为:①8~10分为非常满意;②6~7分为满意;③4~5分为不满意;④3分及以下为非常不满意。总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A、SDS焦虑量表得分对比。

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SDS焦虑量表得分对比中,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SDS得分相较于护理前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护理后HAMA、SDS比对照组护理后得分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在观察组中:非常不满意0例,不满意1例,满意12例,非常满意17例,总满意度29(96.67%);在对照组中:非常不满意2例,不满意9例,满意10例,非常满意9例,总满意度19(6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7,P<0.05)。

3  讨论

烧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特别是对于青年女性群体来说,外貌的改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4]。青年女性面对烧伤会担心外表、身体的改变对工作、生活、婚姻有所影响,所以才会出现情绪波动。烧伤带来的较为严重的自卑感会致使患者有着严重的心理负担、社会适应性下降,从而导致患者的恢复能力下降。因此从治疗青年女性烧伤患者的临床干预方法中选择积极的心理护理对青年女性烧伤患者预后改善尤为重要[5]。专业的心理护理会使患者克服心理的负面情绪,勇敢面对现实,建立起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6]。认知行为干预是经过系统的心理干预和认知行为干预来改善患者对自身病情错误的认识,从而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療认知度[7-8]。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烧伤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烧伤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SDS量表得分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接受护理后对比下降明显。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接受护理后对比,也有下降趋势。观察组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接受护理后得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得分(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在SDS得分中,观察组患者的SDS得分(45.51±6.89)分比对照组患者得分(52.99±7.21)分要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3.33%)(P<0.05)。高丽[8]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认知行为干预的观察组患者SDS评分(45.95±6.20)分相比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得分(53.95±7.04)分更低(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该次研究结果说明青年女性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从“心理诊断、领悟、沟通、再教育”这4个时期,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伤情、心理压力和社会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负面心理的错误性,然后主动改善。

综上所述,青年女性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使患者恢复治疗信心,让患者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同时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小艳,王利.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5):247.

[2]  严晓鸥,李静,葛乃航.知信行理念对女性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1):3807-3810.

[3]  郝倩. 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21):82-84.

[4]  吴亚丽, 赵雁. 认知干预在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15):2035-2037.

[5]  罗斯.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3):88-90.

[6]  张娟.心理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1):85-86.

[7]  汪华芹.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34-36.

[8]  高丽.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7,3(24):68-69,80.

(收稿日期:2020-06-19)

[作者简介] 韩莉燕(1980-),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烧伤护理。

猜你喜欢
烧伤负面情绪影响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