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1-30 09:14邰娜
工业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改革高校

邰娜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美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社会对美术教育培养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技巧、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要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艺术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性素质。这些要求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对美术教育的最新理解。针对当前美术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措施积极改进。

虽然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下,高校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改進,但是在目标培养方面仍然需要改进。美术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画家,教育的引导作用在于将绘画的理论和技巧教给学生。通过美术为媒介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将绘画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通常不具备综合的素质。因此,高校美术教学亟需改进[1]。

1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明显的文化教育

针对高校美术生的培养,美术技巧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反而忽视了文化课程的教育,得不偿失。但是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各个高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文化课程被人们忽视。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的不合理,主要考核的是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通常以技巧教育高于一切,因此以专业课为主导。而且美术学生进行专业考试的时候,无论是考试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和别的学科有区别,美术专业学生升学的概率更大,而且社会普遍认为美术专业的文化课不重要,导致高校和学生都不重视文化教育。但是从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教育的基础应该是文化教育,只有深厚的文化教育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美术教育的内涵[2]。文化和美术两者之间的差别非常明显,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教学和专业学科之间的结合。

1.2 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方式的传授上,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学生的成绩,但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并没有被看好,尤其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之后人们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人们还是看重成绩,成绩的优势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任何形式的考核当中,都是固定的考核内容,答案统一,最后给出分数。这种形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们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此外,在高校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实践教学,主要为理论知识讲述,对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也非常缺乏。

1.3 教师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提升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教师的综合能力高低也逐渐凸显出来。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这些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当中,也体现在教育上面。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重视美术学生技巧的学习,以学习能力的高低衡量一切,学生的创造能力、艺术修养培养等都不被重视 [3]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比较陈旧传统,这种认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局限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学科非常重视思想的碰撞,因此,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素质存在问题,学生也就很难全面发展。因此,在这种需求下,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

1.4 缺乏创新教育

从美术教育的根本上来看,创新非常难,但是同样也为美术教学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创新教育的发展很关键,但是实现美术教育的创新,对于当前的美术教育比较困难。美术教育的创新,需要在思想上、形式上进行创新。但是美术教学固定的形式、局限的教学方式,限制了美术教育的创新。

2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

根据目前的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课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为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储备能量。因此,培养普通人才的高校应努力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高校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

3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3.1 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我国加入世贸,经济发展步入常态化之后,国内外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需求倾向往往是朝着复杂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且美术学生文化水平较弱已经成为共识,在进行改革时应该重视美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及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连续性。 因此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宽专业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来保证美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美术专业的独特性出发,为避免美术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脱节,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美术课程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美术文化的内涵,方便学生挣脱束缚去探索更大的艺术世界。艺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应该在美术教学当中做相关的延伸。高校美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教学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进行教学,积极开设相关的课程。

3.2 重视实践和创新培养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背景下,人们更加重视艺术发展和艺术的创新。实际上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是高校美学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无法取代,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校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将美术教育和实践活动巧妙的联系在一起,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灌输实践意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形式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美术学习当中创新意识是关键,也是美术学生学习的核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比如周末和节假日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让美术教学改革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从而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3.3 强化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强化美术教学的顺利发展,提升高校美术教学的水平,保证美术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进步。要求学校重视教学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一直以来教师都是教育当中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4]。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人才,要求美术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等,教师应该在掌握高超的专业技术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专业能力,为学生打开艺术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在岗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交流学习,让这一部分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其次鼓励教师参与到职业资格考试当中去,提升教师的自身实力;其三,重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和企业合作加强交流学习,强化实践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聘请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教学。通过上述比较系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充分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重视教师的多元化发展,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渗透人文主义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4 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在当前发展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方式。比如因材施教,传统教学的存在问题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限制,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陷入一种机械式、目的性的学习模式当中。课改之后学校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就要求因材施教[5]。从学生的个体出发,学术的美术基础知识、绘画技巧掌握、学习态度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而且教学方式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达· 芬奇的艺术创作之所以那么成功,是因为他在艺术创作当中融合了美术和科学,在自己的加工之后成为了艺术作品。

4 结语

在高校美术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需要针对性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美术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背景下,学科专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强,高校美术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造一种学习氛围,让学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将教学方法与绘画技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基础。通过提高实践教学和评价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改革高校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