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设计行业的品牌形象研究

2020-11-30 09:14苏金勇
工业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品牌形象发展趋势互联网

苏金勇

关键词:互联网;设计行业;品牌形象;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5G)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发生了极大变化,同时也给设计行业品牌形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设计行业品牌在互联网传播形式上,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且具有开放性强等特点,较实体更具有前景。若能把握好设计行业的品牌定位与设计策略,可以有效的塑造互联网品牌形象,对设计行业品牌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国内外互联网设计业的品牌形象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有关设计行业品牌形象设计研究,文献资料集中在学术研究和政府政策两方面:

1) 学术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和设计者近年来关于互联网品牌形象做过类似研究。如湖南大学邓恩博士在论文《互联网金融业品牌传播引导消费者选择行为研究》中提出:“品牌传播引导对于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关键。但是,中国互联网通过品牌传播影响消费的行为选择还处于初级阶段” [1] ;湖北美术学院王欢在《移动互联网品牌虚拟形象的设计研究――以百度熊孩子为例》一文中阐述:“虚拟品牌形象在企业产品及传播推广方向是一笔重要财富,对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的有效传达能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两者研究主要从互联网品牌传播路径进行展开。此外,华中师范大学颜昌盛在《从搜狐的成功看互联网品牌塑造》一文中介绍“互联网品牌塑造是一种个性化的应用,是基于品牌本身特点而进行的品牌传播和管理,是它与传统品牌传播的根本区别,文章指出互联网品牌塑造与传播实质上是一种创新,是现代化企业品牌形象发展的路径” [3]。

2) 政策方面。2015 年7 月在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互联网品牌形象应从个性化定制到个性化生产,打造实体店、网上商城、移动端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利用客户在线的大数据分析,以顾客为目标,建立个性化品牌。通过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满足消费需求,增强用户体验。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资料主要以著作与书籍形式出现,如加瑞特《用户体验要素》、克莱· 舍基《认知盈余》《打造网络品牌的11 条法则》等。在《打造网络品牌的11 条法则》一书中,阿尔· 里斯和劳拉· 里斯认为:“在一种媒体上运作的东西不一定能在另一种媒体上运作成功。事实上,一种媒体的成功意味着另一种媒体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且是一项业务”,其观点表明互联网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2 互联网设计行业的品牌形象特征

2.1 网页设计符合消费者需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页设计通常要满足主要消费群体的需求,从网页设计主题内容上获得消费群体的心理认同,借此获取更多的精准客户,最终让自身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如“ 东道品牌创意集团”,其官网页面的主题内容结构以突出本公司的品牌荣誉、专业优势、项目业绩等为重点,在线推出成套的设计服务,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大力推广。获得大量的线上消费群体认可,以此挖掘设计市场需求的潜在客户。因此,设计行业需借助互联网之势帮助形成品牌自身的话题性与关注度,这要求品牌在自身产品的相关范畴内,挖掘用户潜在的情感需求,建立情感联系[4]。

2.2 品牌图形设计识别度高

互联网进入信息化时代,用户浏览量、浏览内容和屏读成为常见的信息阅读方式,这对传播内容的简洁、传播手法的独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以品牌标志图形为例,在2020 年中国品牌设计公司排行榜中,设计公司品牌的标志多数以简单的字体与单一图形作为创作元素。如“费思道”的标志设计,以数学符号“+- × ÷”为元素进行设计(如图1)。如今因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诸多企业标志以动态视图呈现,形态自如,趣味生动,均给人印象深刻。

2.3 品牌用色满足品牌互动体验

随着信息传递媒介与屏幕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设计行业品牌形象颜色的应用逐步趋向于高纯度、高亮度。在显示器中给人视觉清新,色调柔美的显示效果。同时,品牌用色需满足互联网在线传播、互动与分享的特点,有利于受众对品牌色调的识记。因此互联网设计行业品牌线上营销业应该体现这一特点,若只是单纯将广告从传统的报纸和电视媒介用色转移到互联网平台,就不能凸显互联网传播的优势[4]。如LAVA(studio 工作室)是一家位于北京的国际平面设计公司,在网页的品牌用色上采用单色为底,作品以暗灰色显示,色彩搭配合理,便于作品信息展示。子页面的整个页面版式结构简单、错落有致。作品通过大图像与实际应用效果图进行展示。以公司近期作品“第28 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主视觉设计作品为例,网页设计从上到下,以黑底白字为页面颜色,同时搭配作品的蓝色与金色,使整个页面颜色对比强烈。同时,页面以渐进式的设计思路与实际应用效果图进行排列,网页视觉效果精辟,内容全面。所以,从LAVA 的线上品牌形象中的网页设计构成、色彩搭配,图形应用,皆从品牌形象的设计定位开始实践,使品牌形象与作品的审美秩序相统一。LAVA 线上品牌形象的设计思路不仅可以应用于自身品牌的塑造,也可以成为当下设计行业品牌形象在互联网平台设计的参照。

3 互联网设计行业品牌形象的发展趋势

3.1 用户需求个性化

互联网设计行业是传统设计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且互联网给设计行业存在各类需求的用户。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互联网设计行业需从设计软件产品的研发和行业生态链打造两个方面投入大量资本和技术。从“所见即所得”的及时呈现体验和“线上设计到线下落地”全场景、全业态的为用户服务,在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同时,创新开发更多用户潜在需求的业务。新零售必须建构消费者用户与品牌的关系,依托线上平台,用户可以快速得到品牌信息与数据。因此,满足新生代用户的消费模式,必须将设计行业品牌与互联网消费模式进行有效融合。明确个性化、体验化的品牌消费特点,对设计行业品牌进行合理化经营[5]。

3.2 品牌形象塑造高端化

互联网也使得消费行为倾向简化表达、简短获取。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表现为追求品牌、讲究品质、寻求商品价值,呈现出高端化趋势。而作为设计行业,众多消费人群,恰巧符合该群体的特征。首先,从线上消费来看:在用户完全不知道设计公司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检索,对不同设计公司文化背景与项目团队进行了解,同时对设计公司的品牌质量、设计水平、产品定位以及近期项目运行情况加以分析,最终选择品牌质量与服务性较高的设计公司;其次,可以从设计公司企业本体出发,分析企业品牌与用户需求的契合点,从不同层面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用户对设计业品牌的认知度。

3.3 行业传播途径分众化

互聯网设计行业因基于互联网媒体,所以传播途径呈现多元化特征。选择有效的传播途径,进行分众化传播是品牌发展的重点。互联网设计行业需开展线上线下共存的传播途径:线上以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移动端为主;线下则以传统书籍、杂志、广告、报纸、海报、产品等进行传播。而近年来因互联网的发展,不同设计行业品牌相互合作变得更为频繁,共同开发项目,联名推出新产品,达到品牌间相互传播的效果,是品牌传播的另一途径。所以,通过有效的媒体传播,传播途径分众化是设计行业品牌发展的关键。设计行业作为品牌形象的塑造者,也是自身品牌形象的呈现者,有效塑造自身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在市场的传播度,是当下设计的重点。

4 结语

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设计行业品牌形象设计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互联网品牌形象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通过分析互联网设计业品牌的发展趋势,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以独特的设计视角,创作出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牌追求。总之,打造互联网设计业品牌,突破固有的程式化图形思路与网页格式,适当的形变与结构调整,即可摆脱设计思维的束缚。对于品牌色的应用,可以大胆使用专色、对比色,达到视觉差异化的效果。此外,构建互联网设计业品牌新秩序,不仅要有宏阔的视野,丰盈的见识,还应总结设计行业品牌的用户需求与发展趋势,为设计行业品牌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猜你喜欢
品牌形象发展趋势互联网
Kalayouhaa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形象及其构成维度综述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论图书馆品牌形象建设
对提升南通城市品牌形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