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在纺织机械外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0-11-30 09:14任婉莹胡昌格
工业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纺织机械贴膜外观设计

任婉莹 胡昌格

关键词:贴膜;纺织机械;外观设计;应用

近几年,中国的标签印刷行业始终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5% ~ 20% [1],由此可见,外观贴膜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装饰或标识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很广,方便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外观贴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的各个方面,既能够便捷地更新工业产品的外观,增强工业产品的外观品质,提升用户的视觉审美体验;也可用于提示工业产品日常操作潜在的危险,并有效地防护工业产品外观表面的磨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如能借鉴“车贴文化”, 将外观贴膜应用于纺织机械行业,一方面可以提示操作规范,提高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并降低事故率;另一方面则可以便捷地实现较低成本下的机械外观装饰的更新,从而提升工人工作环境的视觉质量并体现企业的文化精神。

1 贴膜概述

1.1 贴膜的起源

“贴膜”的概念是1980 年由3M 公司首次提出的。1964 年3M 科学家斯班瑟· 斯尔沃博士在参与“聚合体粘着剂计划”中意外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粘性聚合体,但始终不能确定其具体用途。直到1973 年,他的同事亚特· 弗雷因为习惯将小纸条夹在书本中做记号却经常遇到纸条滑落的情况,因此他灵机一动说:“何不把斯尔沃发明的胶剂涂在纸条背后? 这样就可以将小纸片做成临时书签!”由此,斯尔沃思考多年的用途问题迎刃而解,随后3M 公司花了两年时间把这个概念性产品成功投产。

1.2 贴膜的概念

“贴膜”又称自粘标贴、不干胶标签、即时贴、压敏纸等,是以各种纸张、薄膜或特种印刷材料为主要面料,实现将图案直接转移或粘贴到任何产品上的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其背面涂有各种胶粘剂并用防粘纸进行保护,正面则可以印刷各种形式的图文。

1.3 贴膜的应用

贴膜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无污染、成本低,能够贴合各种平面、弧面,并对物体表面形成保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医药、电子、超市物流、防伪、建筑等各类行业。除了小型机动车,贴膜还在地铁、火车等大型交通工具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每个车门和车厢的连接部分都粘贴了大片彩色安全类贴膜,增加了乘客的安全意识;在每个车厢内部也粘贴了用于宣传的装饰类贴膜,既做了宣传广告又有效缓解乘客在拥挤乘车空间的不适;部分车厢的地面铺满了大片彩色的装饰类贴膜,一方面,通过定期更换贴膜可以防止或改善地面的磨损;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乘客良好的视觉审美和心理体验。贴膜在大型装备领域的应用方面,数控机床与其结合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说明类贴膜通常贴于数控车床钣金外壳,用以标明序号和公司标志等信息;安全贴膜则粘贴于数控车床存在危险隐患部位的周围比较显眼的区域,大小尺寸根据国标及车床机型具体而定。

2 国内外纺织机械外观设计现状

纺织机械是指将棉花等生产材料通过各种加工工序加工成布匹、织物等工业产品的机械设备[2]。在我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时代背景下, 与工业设计相结合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产品和企业形象, 是纺织机械行业的必要选择[3]。由于纺织机械设备购置成本高,导致使用周期长,工人长时间在早已审美疲劳的厂房车间工作易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国内纺织机械设计多以功能决定形式,因此其外观设计在早期视度严重不足,整体采用了单调的蓝色和绿色;后来逐渐发展为采用浅灰色或者白色作为外观主色,以彩色和深灰作为外观辅色,颜色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内纺机外观和造型的视觉层次和美感。纺织机械总体颜色不能摆脱传统纺织机械所带来的思想束縛,没有突破创新。各品牌纺织机械缺乏整体造型美感,不能体现其独特性,缺乏各自的企业形象。

国外纺织机械均有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壳体主要采用直线、折线、弧线作为产品品牌元素,整体造型干净整洁,力量感十足。在产品工艺与零件选择上体现一贯的严谨、精致,机械产品整体边缘整齐、焊点均匀、表面涂装均匀平整零件配色,外观与整体产品呼应、统一,产品工艺感十足。在操作界面上更注重人机工程的应用,在主体色彩上采用低明度的色彩作为纺机主色,减少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疲劳感。例如,瑞士立达纺织机器结构分割上很丰富、有层次感,带给人很好的审美体验。纺机主色则采用低明度的浅绿色以减少纺织女工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疲劳感,提升纺织工人情感化需求。在纺机的用户界面上则考虑更多人机工学尺寸,达到了降低纺织工人疲劳度的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贴膜在纺织机械外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3.1 提升纺织机械企业文化

设计领域普遍认同的“文化导向的产品设计”的理念,认为设计师不仅应该关注终端用户的需求,还要关注他们的文化认知背景。文化可以成为催化剂,将特定的文化融入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结果当中,与全球化的解决方案相比,这种方法为探究产品当地文化特征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设计的结果也更具创新性[4]。纺织机械贴膜可以借鉴车贴张扬个性的自我表达形式,利用不同图案、颜色、文字的贴膜可以活跃车间气氛、改善车间整体的环境,同时提升纺织机械企业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由于贴膜的呈现方式较为灵活,企业员工还可以积极参与到纺织机械贴膜的制作和设计当中。通过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更换包括企业文化、幽默、节假日、人文关怀等不同主题的贴膜。

3.2 有效提升纺织机械车间整体环境

由于设备购置成本高,使用周期长,使得原有纺织机械给人一成不变的视觉感受。贴膜设计装饰则可以在不用改变原有纺织机械的结构、功能、技术的基础上赋予其新形象,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用户更换新设备成本和材料的浪费。企业通过不定期更换纺织机械贴膜装饰就可以有效提升纺织机械车间整体环境,带给纺织工人新鲜的环境体验。巧妙的贴膜设计还能以少胜多,如:立达科技集团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织机械两代外观设计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增加竖直装饰条在整体视觉上达到了平衡与稳定,并利用垂直分割线强化了高度方向的效果,给予了用户舒适的使用空间和新鲜的环境感受。

3.3 增加机械的易用性和耐用性

纺织机械贴膜还能装饰纺织机械操作面板、操作按键等细节部分,增加其美观性、耐用性和易用性,并起到防水抗油污、耐腐蚀的保护作用,使其整体外观品质得到提升。安全贴膜则可以增加纺织机械使用者的信心和安全意识,类似的贴膜在纺织机械上都已经有广泛的应用。贴膜材料的选择原则是根据贴膜车间环境和纺织机械贴膜应用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贴膜材质,比如在高温车间选择具备耐热性、耐磨性等特点的贴膜材质,可以延长贴膜本身的使用寿命。

4 贴膜在纺机械外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4.1 贴膜色彩需与产品色调统一

在纺织机械生产环境中,色彩能够辅助本体传达功能。除安全色传达的功能语义外,色彩所传达给人的感觉应当与产品功能相一致,企业纺织机械设备的生产环境声音较为嘈杂、室内温度偏高、多毛絮、工作氛围乏味,易使操作者产生烦躁情绪,产品的色彩规划在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根据企业文化以及纺织车间室内环境、纺织机械产品主体色彩,为外观贴膜提供了必要的色彩辅助信息,使贴膜色彩与企业纺织机械的整体产品色调相吻合,在形象和视觉上能够很好地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既避免了外观贴膜色彩凌乱繁琐,又避免了与纺织机械整体外观色彩设计不协调的缺陷和弊端,还能传达企业文化的精神或情感。

4.2 贴膜色彩需与生产环境和谐

外观贴膜应与生产环境相近,以求得柔和的感觉,因此纯度低、明度高的色调通常被用在比较干净的环境中,浅色通过反射光和热加强了工作车间亮度,可以在提高可视性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调和视觉温度;与之相反,高纯度、中明度通常被用在粉尘、油污较严重环境中。此外还应考虑生产环境照明,高抛光表面对光的反射造成眩光使本色难以辨认,可选用亚光色降低反射率可以减少视疲劳。在实际应用中,若纺織机械车间室内温度较高,宜自行选择冷色调贴膜进行车间视觉上的和谐,因为在这一环境中冷色调比起暖色调更容易给人舒适感。

4.3 贴膜需遵循简约性原则

纺织机械的功能、结构适用性决定了一台纺织机械的整体外观及其形式,因此贴膜的尺寸、定位应根据纺织机械整体结构和风格特点进行具体设计,做到层次分明、简洁明确,粘贴于机械对应的位置且清晰可见,符合人因工程学原理。因为简洁能够传达轻松的情绪,因此纺织机械贴膜也应以最简洁的设计带给人最舒适的体验。颜色的选择要遵循简约原则,颜色过多不利于纺织工人安全操作。警示类贴膜要遵循国标ISO7010 的同时避免过多使用,以免过犹不及,反而会降低其安全警示效果。

5 结语

贴膜作为成本廉价、可不定期更换和可改善工人主观体验等多种功能的装饰元素,受到工业设计领域中设计师的重视,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分析,将外观贴膜应用于纺织机械外观设计已经初具可行性,一方面可以减少部分纺织机械更新换代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人与机械的和谐关系,变换不同的形式传达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地探索,最终使贴膜设计更好地作用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猜你喜欢
纺织机械贴膜外观设计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某贴膜机设计
以色列新《外观设计法》8月7日生效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外观设计专利的后续保护及其限制
外观设计专利
超薄晶圆的贴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