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恒前牙反颌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11-30 08:43张佳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张佳慧

[摘要] 目的 分析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恒前牙反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恒前牙反頜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予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分析和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患者治疗后下颌突缩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下颌长度、下颌体陡度、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上颌长度、面部生长方向及高度、上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上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下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及上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前牙反颌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矫正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反颌状态,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及侧貌美观。

[关键词] 直丝弓矫治;颌垫矫治;恒前牙反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27-00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raight wire arch and jaw pads for correction of permanent anterior teeth reverse jaw.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nterior teeth reverse jaw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straight wire arch and jaw pad correc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was analyzed and observed. Results The degree of mandibular protrusion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ngth of the mandible, the steepness of the mandibular body, the anteroposterior position of the mandible relative to the skull, the length of the maxilla, the direction and height of facial growth, the anteroposterior position of the maxilla relative to the skull,the anteroposterior position of the mandible and maxilla relative to the skull,and the observation index of the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 angle and the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angl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aight wire arch and jaw pads for correction of permanent anterior teeth reverse jaw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nterior teeth reverse jaws has significant correction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reverse jaw state and restore the patient's oral function and side aesthetic appearance.

[Key words] Straight wire arch correction; Jaw pad correction; Permanent anterior teeth reverse jaw; Clinical efficacy

恒前牙反颌为常见的牙齿错颌畸形,替牙期患病率约为10%,乳牙期、恒牙期相对较高,患病率约为14%。前牙反颌对颜面美观及口腔功能均有影响,且症状随患者年龄不断增长日益加重,因此需要对前牙反颌的致病机制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矫治方法并进行及早治疗,避免患者因前牙反颌而严重影响其生活及口腔功能[1-2]。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恒前牙反颌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恒前牙反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恒前牙反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25例,女15例;年龄6~13岁,平均(9.54±2.16)岁。纳入标准:患者均为牙性或功能性恒前牙反颌,磨牙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自愿接受矫正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严重的骨性恒前牙反颌、磨牙完全近中关系、上牙弓狭窄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研究对象均常规用藻酸盐印模材取工作模型及寄存模型,利用超硬石膏进行灌注,工作模型干燥后对其进行修整备用,在下前牙的唇舌部位涂抹分离剂,干燥后堆塑自凝胶,凝固后进行抛光、打磨。患者复诊时,可将制作好的下牙颌垫为患者戴入口内观察,调整咬合高度及位置,缓冲由于咀嚼碰撞对牙齿造成的压力,减少牙周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告知患者应全天佩戴,吃饭时也不可摘下,戴上颌垫后可解除前牙的反颌关系,同时可引导上前牙向唇侧。(2)佩戴下前牙颌垫后患者反咬合颌状态解除,此时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在患者上牙弓的位置粘贴直丝弓托槽及颊面管,逐步排齐整平上牙弓,唇展上前牙,待上下前牙呈对刃关系后可停止佩戴颌垫,同时粘贴下牙弓的托槽及颊面管,进行Ⅲ类颌间牵引及精细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对象矫正前后下颌的长度(Co-Po)、反应面部高度或下颌体的陡度(MP-FH)、下颌突缩的程度(NP-FH)、面部生长方向(Y轴角)、上颌的长度(ANS-Ptm)、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SNB)、上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SNA)、上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ANB)、上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U1-SN)、下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L1-MP)。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下颌突缩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下颌长度、下颌体陡度、面部生长方向和高度、上颌长度、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上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上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下颌中切牙角及上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恒前牙反颌的矫正治疗一直是临床上口腔正畸科研究的重点[3-6],通过早期对恒前牙反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面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Ⅲ骨面型的恒前牙反颌可以利用患者的生长潜力进行改型治疗[7-11],能够有效抑制反颌的颌骨发育,起到有效的矫正效果,同时能够避免矫正反弹。

恒前牙反颌为基因遗传疾病[12-15],患者的颌面形态及口腔功能均受影响,其主要致病机制分为三类,即骨性、功能性及牙源性。功能性及牙源性反颌患者上下颌骨基本正常,矫正效果较佳。骨性反颌是由于上下骨骼生长不平衡导致颌间关系产生差异[16-19],下颌发育过度,上颌发育不全或两者兼有,导致近中磨牙关系及显著的Ⅲ类骨面型、下颌不能后退至与上前牙呈对刃关系。对于X线头影测量ANB角度小于-4°的严重Ⅲ骨面型患者则需要配合正颌外科手术治疗,本研究对象仅为功能性及牙源性的轻中度恒前牙反颌患者[20-22]。

恒前牙反颌是指上下牙列不能正常咬合,给矫治带来困扰。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目前口腔科新兴的治疗手段,主要原理是根据患者牙齿需要矫正的位置与矫正器托槽角度进行预先设定[23-25],然后将可以调整方向的牙弓形态直弓丝放入其中,最后将弯制STOP曲放于颊面管近中。此治疗手段运用力学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矫治过程中的风险。

恒前牙反颌矫正越早,治疗效果越显著,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恒前牙反颌能够在矫正过程中通过下前牙颌垫解除前牙反咬合关系,解决上前牙由于异常的咬合关系而无法粘贴托槽的问题[26-28],同时利用直丝弓矫治器持续、可靠、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有效减少矫正时间,提升矫正效果。此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同时降低患者的复诊次数[29]。矫治过程中力量尽量柔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用微强力系统能够对矫正拔牙率及扩展空间进行良好控制,而且自锁托槽技术不会对患者的面部美观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表明,对于治疗恒前牙反颌的患者,治疗后下颌长度、下颌体陡度、面部生长方向和高度、上颌长度、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上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上下颌骨相对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下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及上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直丝弓矫治加颌垫对恒前牙反颌进行矫治可以缩短矫治时间,并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美观,恢复患者口腔功能,避免患者因为恒前牙反颌产生心理负担而影响日常社交及生活,值得在恒前牙反颌早期矫治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敏,王红,唐艳婷,等.滑动与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成人双颌前突的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11):653-656.

[2] 马丽.颌垫推簧活动矫治器与2×4直弓丝矫治在前牙反颌矫治中的对比研究[J].饮食保健,2019,6(4):72.

[3] 张汉雄,黄龙.改良式Nance弓结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临床效果[J].醫疗装备,2019, 32(21):117-118.

[4] 刘建捷,孙娜.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0):109-112.

[5] 王伟.直丝弓矫治器的数据演变与正畸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7):35,40.

[6] 孟晓晖.轻中度拥挤错畸形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直丝弓系统治疗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47.

[7] 寇瑾,李峰山,柴宝义.上颌扩弓前方牵引辅助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8):129-131.

[8] 朱曦.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66-68,71.

[9] 金永泽.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恒前牙反颌的临床疗效[J].健康之路,2018,17(4):58.

[10] 罗勇健.固定矫治器加下前牙颌垫矫治恒前牙反颌的临床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7):42,45.

[11] 黄婧.螺旋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30例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6):12-13.

[12] 陈朝兴,陈建刚,文茜.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的有效性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2):2057-2059.

[13] 汪金华.不锈钢丝矫正技术与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小儿替牙期牙齿畸形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0):145-146.

[14] 于青青.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6(23):47.

[15] 姜若萍,吴威.新型逐步法前导下颌的双颌垫矫治器(TB)的临床应用研究[C].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2016.

[16] 朱山成.节段弓加玻璃离子颌垫在矫治个别前牙反颌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2):190.

[17] 胡明全.双颌垫和肌激动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3):55-56.

[18] 赵茜,温秀杰,陈瑶,等.唇舌侧矫治对骨性Ⅲ类的临床对比分析[C].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2016.

[19] 刘欣.导弓式活动矫治器与颌垫式活动矫治器解除乳牙反颌临床疗效的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69.

[20] 县顺兰,商晓舟.2×4技术矫治混合牙列期上颌前牙多生牙伴反颌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 2(7):71-72.

[21] 张悦,李兆益.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与2×4固定矫治治疗儿童早期前牙反的比较[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2):34,39.

[22] 历炳帅.用乳牙反颌矫治术治疗乳牙反颌32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56.

[23] 邓琪.Frank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合早期骨性Ⅲ类前牙反颌患者的临床疗效[C].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2016.

[24] 张文燕.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前牙反颌4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6):75,77.

[25] 李京淑.FRⅢ功能性矫治器治疗早期前牙反颌的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4(17):17-18.

[26] 陆广明,潘玉珍,江莉.多曲舌簧颌垫式矫正器矫正前牙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5):135-139.

[27] 黃拥军,齐慰.改良式低位唇弓(诱导弓)活动矫治器对前牙反颌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12):508.

[28] 贾英霞.替牙期前牙反颌早期矫治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1):42.

[29] 唐蓉.“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观察[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82-83.

(收稿日期:2020-03-1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