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系统对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效果

2020-11-30 08:49沙拉玛提·阿布力汗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管理效果信息系统

沙拉玛提·阿布力汗

[摘要] 目的 探讨信息系统对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 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库对公共医院卫生事件进行数据采集,完善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分析信息系统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实施前后传染病、常见多发病(腹泻、发烧、感冒)及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上报率。结果 实施后20名医护人员传染病报告率、常见多发病报告率、慢性病报告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信息系统构建,可实现公共卫生系统、医疗系统相互融合,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信息系统;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8(a)-01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system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hospital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Methods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databases to collect data on public hospital health events, improve the hospitals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nd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s (diarrhea, fever, cold) and chronic diseases (diabetes,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reporting ra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s, and chronic disease reporting rates of 20 medical staff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can realize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the public health system and the medical system, share resourc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hospital.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Hospital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effect

近年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受到众多人关注,而公共卫生事件多因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所致,患者一旦到医院就诊,医护人员缺乏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报卡填写错误、漏报、错报,则可能出现疾病流行情况,引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在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早期信息收集是事件处理的关键所在,信息系统作为突发卫生事件兆头发现、处理主要系统,在事件发生早期可及时准确的对信息进行收集,因此,加强信息系统管理尤为重要。该研究通过公共医院卫生事件数据采集、分析,对完善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意义进行分析,观察信息系统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实施前后传染病报告率、常见多发病报告率、慢性病报告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抽取该院2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8名为男性,12名为女性,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40.5±3.9)岁;职业中毒部门3名、传染病专科5名,慢性病专科3名、肠道门诊4名、发热门诊5名;所有医护人员均参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管理,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材料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想要构建一个完善、安全的院内管理系统,数据的筛选和采集十分重要,同时在收集到有效的数据后,执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也十分重要。目前医院各科室,各部门每日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中不乏无用的废弃数据,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工作站和中心服务器的建立,能够有效将这些来自医院各个部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筛选和采集,避免出现将有效数据和无用数据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同时应用高效的安全管理能够为信息的存储和运算带来极大的便利。

1.2.2 信息系统开发语言及架构  通过SQL SERVER 2000数据库、C/S架构对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库表进行整理,建立大型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前台软件语言为自主开发的Power builder语言。

1.2.3 设计思路  以公共卫生、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纸质报卡填写要求、内容及格式对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填写质量和效率,正确对患者基本信息及公共卫生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录入,提高公共卫生信息采集规范性,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信息传输,实现医院管理部门端数据统计、分析。

1.2.4 运行模式  公共卫生软件主要包含住院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门诊、医技T作站,医护人员可在公共卫生软件模块中寻找与公共卫生相关案例相关的网络报告;在医院相应职能管理部门安装数据分析监控软件,通过软件进行采集数据统计、预警、分析、共享,并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上报。

1.2.5 简化系统页面  除院方自我管理能力之外,简洁清晰的工作页面也是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目前很多医院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复杂难懂,使很多护士在进行资料上床或汇报时因不熟悉操作界面而耽误时间或错误操作,系统管理者应当从医护人员角度出发,对当前医院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界面进行简化,把医护人员常用的模块放置平台首页,隐藏或删除相关性不强的应用,通过优化管理平台界面,最终达到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管理平台应用效率的目的。例如优化服务内查询模块,将该模块设计为医护人员可通过信息提取汇总生成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包含就诊日期、患者信息、家长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等信息。诊断查询功能可通过不同病种、报卡类型等分类查询和统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护人员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管理前后传染病、常见多发病(腹泻、发烧、感冒)及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上报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后20名医护人员传染病报告率、常见多发病报告率、慢性病报告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以往传统临床诊治中,公共卫生系统、医疗系统难以相互兼容,信息资源共享难度高,公共人员无法在卫生系统中查询患者病情信息,难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情况,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普遍偏低。随着患者数量增多,患者需耗费大量时间排队,医院难以维持秩序,且患者数量较多,在临床检验、病案、病理检查数据资料较多,医护人员统计数据时,信息处理量大,效率低,费时费力,资料检索速度慢,出现漏、跑、错,造成信息检索不准确,挤压浪費情况,给医护人员增加更多工作量,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大多较为突然,必须及时、准确对早期信息进行收集,汇报至上一级进行处理,因此,加强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完善信息系统应急处理体系尤为重要[1]。

在信息系统管理中主要通过联网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住院、医技、门诊数据采集、录入,并将采集数据保持到中心数据库,不同科室可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共享,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①预防宣传效果。通过信息系统管理可设立专门的预警模块及报告模块,如在传染病审核中通过预警模块对传染病例进行整理、统计、审核,一旦发现传染病可通过网络工具对传染病进行分析、预警、监控,并对疫情进行公布、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医务人员交流、沟通,及时对疫情进行控制,避免传染疾病继续传播[3]。②信息数据采集、传送。当发现传染疾病时,借助网络可快速进行疾病信息传播,及时将感染源切断,以免疾病继续传播,威胁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另外,构建信息系统管理后直接在网上信息系统完成登记、挂号、检验等工作,医生可在网上直接对病历报告进行调阅,可避免医护人员直接和患者接触,引起交叉感染[4]。③便于远程会诊。通过网络进行会诊,可实现远程医疗会诊、教学,如远程会诊、视屏会议等,可有效拉近诊断、教学距离,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和发病较急的疾病,专家远程会诊时可提高疾病防控效率,医生可在网络上对患者进行会诊,再通过网络进行病历及检验报告传送,及时解答患者对疾病的疑惑,会诊难度更低[5]。

而在运行模块设计上,信息系统管理主要分为以下模块:①传染病预警及报告模块。该模块集住院医生、门诊医生工作站传染病报告。软件和医院防保科传染病 预警软件为一体,而形成传染病预警及报告模块,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软件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采集准确性、完整性,实现重复报告控制和传染病报卡提醒,并对软件中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进行统计、整理、审核,根据软件中预先设计好的预警参数,自动对传染病进行预警和监控。通过该模块可有效提升医院传染病上报率及上报速度,及时对流行传染病进行控制。②医院感染预警及报告模块。该模块集住院医生工作站和医院防保科工作站形成预警监控软件,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预警、上报、监控,对报告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对,审核、统计、整理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③发热门诊报告模块。该模块报告含发热门诊、急诊医生工作站、门诊医生工作站、呼吸道门诊,报告内容包含患者年龄、姓名、联系电话、详细住址、发热日期、体温、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信息、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等主要症状、患者去向及诊断分类,通过对病例报告进行地域分布、时间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及呼吸道传染病。④肠道门诊报告模块。该模块含肠道专科门诊、急诊医生工作站患者报告,报告内容含患者基本信息、腹泻次数、时间、大便性状、呕吐、发热、初步诊断、霍乱弧菌培养及患者去向,确保防保科软件能及时对患者报告病例信息进行准确查询,及时发现腹泻、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⑤职业中毒报告模块。该模块集住院医生和门诊医生工作站职业中毒报告,该软件主要用于职业中毒病理上报,再通过防保科软件对临床病例报告进行浏览审核。⑥慢性病报告模块。该模块含住院、门诊医生工作站慢性病报告,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报告进行采集,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已报告患者进行自行筛选,避免重复报告,更准确的对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统计。

该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实施后20名医护人员传染病报告率、常见多发病报告率、慢性病报告率分别为95.00%、100.00%、95.00%,实施后医护人员传染病报告率、常见多发病报告率、慢性病报告率分别为75.00%、65.00%、70.00%,实施后医护人员传染病报告率、常见多发病报告率、慢性病报告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由此可见,加强医院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可提高疾病上报准确率、上报速度,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6]。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全过程追踪和动态管理,从而真正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提高院内看病就诊环境,改变当前以门诊为主的患爱着排队多、挂号难、等候时间长、医院大厅内秩序混乱的情况。并有效简化了医院内部管理的难度,能够有效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数据虚伪、错误、遗漏等现象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还能够加速医院资金周转等情况,通过合理的卫生管理,提高院内药物、器械等物资的使用率,避免物资积压,过期的意外发生。当然建立信息更主要的还在于它对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医学研究的长期效应带来的综合效益[9-10]。但在信息系统构建中还应注意以下方面,如在以往工作中,医护人员往往将重点放在疾病治疗方面,忽略了病情感染问题,出现漏报、错报情况,报卡填写不规范,未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追踪等,故在信息系统构建中应加强突发卫生事件上报、防控体系完善,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并对诊疗患者进行优化,改变排队秩序混乱、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情况,及时对传染、感染患者资料完善度进行检查,以便发生突发卫生事件时能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突发卫生事件扩大,影响患者及医护人员身心健康[7]。

综上所述,加强信息系统构建,可实现公共卫生系统、医疗系统相互融合,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芳.借助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2):59-60.

[2]  汪鹏,彭颖,张靖,等.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5):75-77.

[3]  王婵娟.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J].2019,6(25):273.

[4]  肖丽塔.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7-18.

[5]  林浩.医院公共卫生管理问题分析与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6):25-27.

[6]  胡蕊,江启成.综合医院医防关系发展方向及实现路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1):66-70.

[7]  王硕.醫院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8, 15(10):145-146.

[8]  罗季芳.探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问题与优化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18(23):249.

[9]  周景,洪丽英,赵洋洋,等.医院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与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3):85-88.

[10]  雷玉群.借助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26(42):57-59.

(收稿日期:2020-05-19)

猜你喜欢
管理效果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
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综合管理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中的应用效果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