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

2020-12-01 03:10李萍
理财·财经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财务风险

李萍

摘 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建筑装饰行业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中。但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传统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内部审计的作用,探讨此类企业内部审计及财务风险管理的瓶颈,并从多个视角给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是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预防可预见的风险,还能借助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自身优势提升内部审计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客观性的风险规避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此类企业而言,其内部审计一般是通过企业内部机构和财务部门专业人员开展,不但要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还应分析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找到改善企业现状的措施。

一、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内部审计的作用

出于加强对财务风险有效防范的目的,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就要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尽量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确保其具有客观性和独立性,提升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由于筹资、投资引发的损失。

(一)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来说,其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使财务信息更加准确、财务记录更加完整、企业备用资金更加灵活。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源自企业对外项目的风险。因为汇率的变化,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在从事涉外项目时会处于风险中,尤其是那些不断扩大海外市场的建筑装饰工程企业,极有可能因外币计价问题而产生汇率损失。(2)源自筹资层面的财务风险。比如,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规模扩张或者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产生的风险。如果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动性较差,供应单位便会因此受到挤压或起诉,这势必会给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带来财务风险。(3)投资产生的风险。在这一环节,财务风险一般表现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固定资产与周转料具等投资产生的风险,即源自企业内部管理失误的风险。比如,可多次使用的材料或者管理缺位,以及历史债务负担较重、管理人员变动导致交接工作无法到位等。

(二)内部审计在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层面,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借助内部审计及专项调查工作,可以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予以系统核查,对企业的施工项目和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研判,对有关资料、数据等予以汇总分析,并在科学评价之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2)在识别财务风险层面,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潜伏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而内部审计能够借助对此类企业的专项调查以及审计评价,对企业出现异常的财务行为予以监督,及时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也可通过专业的审计手段,对其风险程度加以评估,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管理层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3)在引导企业风险管理层面上,内部审计通过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充分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能够让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风险决策中,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更多支持,提升企业的运行绩效。

二、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及财务风险管理的瓶颈

当前,内部审计被视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了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管理和运行的每个领域。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来说,无论是管理还是经营,其都会处在一定的风险中。因此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就显得异常重要。但是,在风险识别策略存在滞后性与非一致性、管理部门职责划分模糊、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匮乏、制约机制与奖罚机制有待健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面临着诸多瓶颈。

(一)风险识别策略存在滞后性与非一致性

部分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审计人员在参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时实践经验缺位,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十分明显。

(二)管理部门职责划分模糊

由于缺少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和特定的法律,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长期处于低位,上级财务主管领导没有合理规划自身的工作时间,却要求下属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能力,这种过于僵硬的管理模式是无法提升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此外,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和财务属于彼此交织的两个部门,其中任何一个部门如果得不到良好发展,均会给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整体运行带来压力。

(三)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匮乏

在我国,很多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管理思想都从西方引进,管理模式应用很晚且发展缓慢,这使得国内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在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在开展审计实践和财务风险管理时存在诸多局限。一段时间以来,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将事后审计作为主体,这一审计模式会导致大量财务风险无法被及时发现,而当发现财务风险时,风险一般早已形成,这对控制风险、消除风险是极为不利的。这是因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在执行审计项目的过程中,一般是出于完成审计计划或者审计任务的目的,而一旦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匮乏,就无法发现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制约机制与奖罚機制有待健全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建筑装饰工程企业都存在内控制度有待健全和亟待及时更新的问题,尤其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部分企业未能制定出具有独立性的制度体系,一般存在财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分工不明确、生产系统和市场营销系统界限模糊的情况,加之企业的预结算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无法厘清,使得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此外,企业通常会忽视财务管理机制的更新和重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各个部门之间缺少明确的制约和限制,使得奖罚幅度与要求无法获得及时更新。

三、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及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除了要强化内外部审计间的沟通与合作、注重部门间任务的独立性与相关性,还应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健全奖罚机制强化绩效考评成效,借此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强化内外部审计间的沟通与合作

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和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以便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支持。期间,要关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便能够及时对审计结论进行总结,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主要领导。而在监督审计建议被审计对象执行时,就需要辨别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层面,更要完善其财务风险监督体系。

(二)注重部门间任务的独立性与相关性

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而言,独立的内部审计能够借助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审查,和对相关生产运营、财务会计活动等有关资料、文件的考察与现场勘察,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审计部门应该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的行为予以科学而客观的评估,并对其成效予以分析,借此发现其中的瓶颈,为发布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奠定基础。对此,为切实推进内部审计机构建设,一些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研究部署企业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工作,提出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部分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已于2017年初开始将内部审计机构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抽调精干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在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立健全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思路与对策》的调研报告。这要求企业继续贯彻落实“应审尽审、有审必严”的要求,全面深化内部审计监督,立足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完善治理等方面的基础性、源头性内部监管和自我监督作用,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保值增值、做强做优做大。

(三)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及沟通能力,不但要从内部审计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还应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掌握,同时要对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所处行业的特征以及市场趋势等进行分析。为实现上述目标,审计人员就应具备更加全面的审计专业技能与风险分析能力。期间,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应吸收多个专业的人才,以便为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奠定智力基础。

(四)通过健全奖罚机制强化绩效考评成效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为此,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从过去就账查账和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审计范式,转变成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的模式,让内部审计在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的作用更加突出。期间,要做到奖罚合理,公正严明,深刻认识到风险的动态性,及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考评,以便发现隐藏的风险,借此调整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美青.试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J].审计研究,2016(12):40-42.

[2]王茜.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審计经济与管理,2017(2):720-721.

[3]孙广群.加强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7(7):21-22.

[4]郭治焕.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6(1):137-138.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财务风险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