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学习自主性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02 04:49曲俊静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元认知计划院校

曲俊静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1 相关概念

1.1 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自主学习是指以现代信息化网络为主的自主学习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有着全新的学习环境,具有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灵活、选择多、交互性与娱乐性强、使学习更加个性化等特点[1]。

1.2 元认知

元认知概念是由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的。现在最被广泛认同的是Salvador等人提出的:元认知能力一方面是指关于自身知识、所使用的策略和策略中运用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控制,包括对认知调节和控制的各种评价。

元认知能力对学习的主要作用包括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过程监控与学习结果评价3个方面。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元认知的作用有了新的外延[2]。

2 高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情况说明

调查对象为江苏苏南和苏北两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共发出调查表50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83份,数据回收有效率为96.6%。调查对象共包含4个文科专业、4个理工科专业,其中男生225人,占46.6%,女生258人,占53.4%。大一学生93人,占19.6%,大二学生188人,占38.9%,大三学生202人,占41.8%。问卷主要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学习的基本情况、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网络自主学习中所受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设计。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网络学习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从学习设备、学习时长、学习内容3个维度统计了两所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学习基本情况,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学习设备。87%的学生利用电脑进行网络自主学习,97%的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43%的学生使用其他的智能终端,如各类Pad等。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具有较好的网络自主学习硬件基础[3]。

(2)学习时长。在有效问卷中,38%学生上网自主学习时间长度在0.5 h以内,49%的学生的学习时长在0.5~2 h,13%学生的学习时间在2 h以上。相较于我国2019年网民平均每天3.9 h(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上网时间,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上网时间并不多,还有较大的引导和挖掘空间。

(3)学习内容。55%的学生会选择感兴趣的课外知识,45%的学生选择专业相关的知识,11%的学生选择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吸引力较大,兴趣仍是自主学习的第一驱动力。其次是以完成学业为主的知识学习,另外,部分学生会以择业为主要方向进行专项知识自学[4]。

2.2.1 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1)学习计划能力。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调查中,21%的学生会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50%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不够清晰,时间和进度都不稳定,29%的学生没有学习计划。(2)资源选择能力。与传统的自主学习不同,网络自主学习需要学生自己甄别、选择学习资源[5]。获取资源能力的调查中显示,选择在专业学习网站进行学习的学生占74%,在网上各个学校的网站获取教学资源的学生占23%;通过访问科研机构网站来获得专业资料的学生有14%;还有43%的学生通过参加过论坛、综合门户网站收集学习内容。(3)学习自我评估能力。自我评估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步骤。有36%的高职学生表示能够在学习后及时进行评估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反馈学习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继续发展的动力,有64%的同学表示偶尔或者根本不会进行自我评估。

3 高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还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自主学习意识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内在驱动力以及探索、计划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网络上其他娱乐内容的干扰[6]。(2)高职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只有8.9%的学生在学习内容选择上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21%的学生会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13%的学生学习时间在2 h以上;14%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进行有效调整;36%的学生能够在学习后及时进行评估或总结。(3)未能有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一方面,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不高;另一方面,网络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学习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且学生对资源的甄别能力不高。(4)网络自主学习需要评价与反馈体系。目前,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我评价、总结、提升的闭环体系,使得学习成果不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元认知视角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学习自主性的策略

4.1 加强学习引导,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内在动机

自主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计划性。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价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在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网络课程正式开展前,可通过测试等方式来判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等级的差异,从而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提升方案。

4.2 培养学生的基本元认知能力,提高其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一个学习者对学习的自我认知和反思,即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评价学习结果,可以通过培训得到较快提升,进而提高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据调研,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方法是教师指导法与学习日志法。在制订学习计划方面,教师应教会学生反思自己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制订学习方案、选择学习内容与方法或通过思维暴露的学习日志法培训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评价思维与能力方面,教师在学习计划的制订合理性、学习过程执行性、学习结果预测与反馈以及学习的重难点、日志法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如此多次反复训练,就可通过培养学习者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4.3 提高高职教师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高职教师仍然应起到引导作用。除了丰富自己的网络授课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外,高职教师在具备较强元认知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和鼓励,培养其元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4.4 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的网络评估反馈激励机制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相应的网络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总结、提升的闭环体系,高职院校可结合已开展的网络教学,在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对考核的形式做出一定的改革。因课而异,将过程考核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目的是借此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宏观的掌握,学会对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和总结。

5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既直接正向影响学习成绩,又可间接影响课程成绩;元认知能力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对学生的成绩的影响远大于单独的传统教学或者自学方式。当然,提高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高校网络资源平台要保证其学习资源的针对性和实时性,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猜你喜欢
元认知计划院校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