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职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2020-12-02 04:49朱琳琳马利耕吕思清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装配式校企院校

朱琳琳,李 林,马利耕,吕思清

(1.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2.哈尔滨正大建筑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3.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36060)

0 引言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的海量、高效率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的价值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凸显。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的归纳、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决策战略的高效管理。例如为了提高对人才培养情况的及时掌握,教育部启动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就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汇总以及分析,以此保证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信息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随着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社会对装配式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提升高职院校装配式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 大数据环境下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需求现状

大数据技术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建筑领域大数据技术已经应用的比较成熟。例如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说BIM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发展。据统计,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m2,较2018年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1]。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下,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对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需求表现得比较强烈。根据统计调查,目前装配式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供需矛盾相对突出:一是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发展,装配式人才需求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装配式人才缺口呈现4.3%的速度增长。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我国装配式建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对应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快装配式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规格。高职院校近些年也在装配式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例如高职院校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提供订单式人才,加快装配式人才培养速度与数量。二是装配式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大数据环境下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虽然在岗位适应能力上得到了提升,比如积极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仿真实训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总体上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却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差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在BIM技术操作上存在熟练度不够,实践操作技能匮乏的问题。

2 大数据环境下高职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面对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需求缺口的不断扩大,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随着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带动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例如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下,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基建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学生获得实践技能培养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衔接性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衔接性,提升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必须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2.1 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人才培养数据管理平台

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性不强的问题,剖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对接信息时效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一是信息采集功能。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属于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高职院校以及装配式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共同参与,为了保证装配式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采集分析后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信息联动机制。大数据技术具有海量信息分析能力,考虑到制约装配式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校企信息沟通不畅而导致人才培养工作滞后性问题。基于大数据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装配式人才培养信息的汇总分析功能。例如企业通过人才培养平台可以及时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出来学生在实践工程中所表现的缺陷进行反馈,而高职院校则可以根据信息反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2]。三是人才培养质量诊断评价功能。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由于装配式建筑市场技术发展比较快,例如2020年,装配式建筑市场所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比较多,因此要求高职院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基于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快速地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诊断分析,并且及时提供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增强人才培养质量。

2.2 创新教学内容,构建精品网络资源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内容,教学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的质量。为了克服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教学中所存在的内容单一、枯燥的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深挖装配式建筑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大数据技术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便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土建专业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同,因此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实施教学,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满足其要求。其次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网络精品课程。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优秀的教学案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高职院校通过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可以对国内外优秀的案例、知识等进行融合,拉近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的对接[3]。

2.3 深化产教融合,创建装配式建筑技术仿真实训平台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基于装配式建筑市场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的实践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必须要依托大数据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一是高职院校要主动作为,积极对接装配式建筑企业,按照装配式建筑企业的要求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例如在装配式人才培养上虽然突出了实践训练,但是其内容主要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结果导致学生所掌握的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与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对接,增强教学目的性。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实训操作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是增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关键,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实际项目与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质量。例如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企业真实的案例引入进来,通过学生的集中探讨与实训操作,可以检验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2.4 积极开展技能比赛,以赛促教

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其实践操作的综合性。面对新疫情影响,高职院校要通过网络技术构建网络技能比赛,通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国举办的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对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技能大赛的成绩,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如举办技术讲座、专家研讨会、技术竞赛等培训活动。

3 结语

总之,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培养高质量、高标准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面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通过构建大数据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所存在的缺陷,提高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性。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考与操作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出一体化复合型应用人才。

猜你喜欢
装配式校企院校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