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督灸疗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患者不同时点的疗效观察

2020-12-02 08:14毕文卿袁小敏何庭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评量亚健康阳虚

毕文卿, 袁小敏, 何庭槐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珠海 519000)

亚健康状态(sub-healthy)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和功能减退的症状,若对其加以良好的干预,则可逐渐趋向健康状态,若继续任其发展,则大部分可发展为疾病状态[1]。 有研究[2]提出了 “中医体质学说”,且阳虚质在8 种偏颇体质当中居第3位。本研究结合临床,对督灸疗法加以改良,扩大艾灸范围,在督脉及 “六经藩篱” 的膀胱经上给予艾灸,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治未病科门诊和病房中属于亚健康的就诊者6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诊断标准

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3]中的标准。①以疼痛,或睡眠紊乱,或疲劳等躯体症状为主;②以恐慌胆怯,或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精神症状为主;③以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上述3项中任一项持续发作3个月或以上。通过心电图、影像、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理损害证据。阳虚质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4]中相关标准。取用 “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 来评分并统计原始分及转化分,如果阳虚质转化分≥40 分,而其他7 种偏颇体质转化分<30分则可判断为阳虚质。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亚健康状态和阳虚质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病程≤24个月;③无精神心理疾患,无重大器质性病变或虽有器质性病变但与当前身体不适的症状无直接因果关系者;④近1周内未服用止痛药,近半年内未服用抗抑郁焦虑药者;⑤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

①凡临床表现症状或机体不适状态是由可明确诊断的疾病所引起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④过敏体质和多种药物过敏者、瘢痕体质者、背部皮肤有较严重破溃不适宜进行药物铺灸者。

1.5剔除和脱落标准

①不愿继续治疗或接受其他治疗者;②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或并发严重疾病者;③在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者;④研究资料不齐全而影响疗效判定者。

1.6治疗方法

1.6.1 常规处理

2组亚健康者均接受健康宣教,由接诊医生提供健康宣教的纸质宣传资料并给予详细的讲解。其主要内容是针对阳虚体质的健康建议,包括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内容的建议[5]。

1.6.2 对照组

给予针刺疗法治疗。根据阳虚型亚健康选取经验穴位处方,大椎、心俞(双)、肺俞(双)、肝俞(双)、脾俞(双)、肾俞(双),气海俞(双)、至阳、腰阳关、腰俞。并参照《经络腧穴学》[6]对上述穴位定位。患者取俯卧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局部,采用东邦牌一次性使用无菌毫针(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规格: 0.30 mm ×25 mm),肾俞直刺10 ~20 mm,其余穴位均斜刺10 ~20 mm。所有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捻转法,使患者的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得气感,留针30 min。每周治疗3 次,隔天操作1 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3 观察组

给予改良督灸疗法治疗。①准备用品:自制督灸药粉(熟附子60 g,肉桂60 g,丁香60 g,菟丝子100 g,熟地黄100 g,杜仲100 g 等药物打粉混合),使用时取50 g 粉剂以温蜂蜜水调成糊状;新鲜生姜1 000 g 洗净、制成姜泥;艾绒;桑皮纸(长40 cm,宽10 cm)。②操作过程:患者裸背俯卧,选取背部正中线及两侧旁开各2.5 cm 的范围,治疗长度由大椎穴至腰俞穴,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常规消毒3遍。将调好的药糊涂敷在上述部位,大约宽5 cm,厚0.2 cm,上铺桑皮纸,敷姜泥,宽5 cm,高2 cm,姜泥上放置艾绒,长宽略窄于姜泥,厚约1.5 cm。分上、中、下3点点燃艾绒,待艾绒慢慢燃烧,患者感觉背部较热时铲掉艾绒,同法再次放置艾绒点燃,直至燃尽或患者自觉较热不能耐受。灸完后取下艾绒、姜泥及桑皮纸,用湿热毛巾轻轻擦净灸后的药糊。每次治疗时间约40 min,每周治疗1 次,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7观察指标

2组亚健康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16周后,对其疗效指标进行评定。

(1)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4]中的有关标准,观察2组亚健康者治疗前后 “阳虚质亚量表” 与 “平和质亚量表” 积分的变化情况。原始分数= 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 [(原始分数- 条目数)/(条目数× 4)] ×100。

(2)亚健康自评量表:参照文献[7]方法选用亚健康自评量表,评价2组亚健康者治疗前后的积分情况。此量表包括4个维度:总评价、躯体、心理和社会不适亚健康,10个因子(睡眠、疲劳、躯体不适、皮肤、消化功能、小便、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能力、社会关系)的评价,共由58个条目组成。通过量表客观地评价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情况。量表的评分越低,越趋向于亚健康。

1.8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采用尼莫地平计算法,根据亚健康自评量表积分,判定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率≥90%;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 ≤症状积分减少率<90%;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见好转,30% ≤症状积分减少率<70%;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未见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症状积分减少率<30%。愈显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9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符合方差齐性及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资料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23 ~55 岁,平均年龄(37.72 ± 7.48)岁;病程3 ~15 个月,平均病程(9.41±5.10)个月。对照组32 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4 ~51岁,平均年龄(39.03 ± 7.19)岁;病程3~15 个月,平均病程(10.90 ± 5.16)个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失访情况比较

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失访1 例。最终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纳入疗效统计。

2.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 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对照组为93.5%(29/31)。观察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87.5%(28/32), 对照组为61.3%(19/31)。观察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阳虚质亚健康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sub-health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of the two groups [n/例(p/%)]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阳虚质亚量表评分比较

表2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阳虚质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阳虚质亚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阳虚质亚量表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和质亚量表评分比较

表3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平和质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和质亚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8 周和16 周后在改善平和质亚量表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阳虚质亚健康者治疗前后阳虚质亚量表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subscale for sub-health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表2 2组阳虚质亚健康者治疗前后阳虚质亚量表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subscale for sub-health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例32 31治疗前77.62 ± 15.08 74.39 ± 15.90治疗4周后50.12 ± 15.3①②61.03 ± 14.69治疗8周后21.56 ± 13.94①②39.10 ± 15.42治疗16周后28.34 ± 11.79①②49.68 ± 15.94

表3 2组阳虚质亚健康者治疗前后平和质亚量表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harmony constitution subscale for sub-health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表3 2组阳虚质亚健康者治疗前后平和质亚量表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harmony constitution subscale for sub-health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例32 31治疗前21.72 ± 12.56 23.58 ± 14.64治疗4周后47.91 ± 12.34①42.42 ± 15.49治疗8周后78.47 ± 12.79①②64.55 ± 16.27治疗16周后69.59 ± 12.75①②57.00 ± 16.27

2.6 2组患者治疗前后亚健康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表4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亚健康自评量表评分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维度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2组患者的亚健康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躯体维度和总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和社会维度评分稍有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亚健康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亚健康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 周后,2 组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维度评分以及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社会维度评分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最早是在二十世纪80 年代由前苏联学者Berkman 提出的,并称之为 “次健康”“第三状态” 等。其发生的机制[9]可能是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打乱了机体所维持的正常稳态,出现潜在的病理信息,偏离了健康状态而仍未到达疾病的状态。从中医学来看,亚健康状态与 “虚劳”“郁证”“百合病” 等病症类似,临床对其提前进行治疗干预正是 “治未病” 思想的体现。阳虚体质是因机体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导致形寒肢冷等的体质状态,是中医常见的体质偏颇类型[10]。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一切生命活动均消耗阳气[11],阳气易耗,所以,对阳虚体质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才能有效地控制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明确指出调理阳虚质应当以温补的方法为主[13]。南方四季气候偏热,人们多喜食冷饮、吹空调等,常常有损阳气,需要温补阳气。

表4 2组阳虚质亚健康者治疗前后亚健康自评量表评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 in sub-health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表4 2组阳虚质亚健康者治疗前后亚健康自评量表评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 in sub-health patients with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例32 31躯体维度治疗前77.63 ± 16.52 80.77 ± 16.88治疗4周后105.56 ± 18.63①②93.26 ± 17.68治疗8周后139.66 ± 17.51①②116.48 ± 18.68治疗16周后117.47 ± 13.04①②101.17 ± 14.36心理维度治疗前15.81 ± 2.79 16.16 ± 2.42治疗4周后25.12 ± 3.58①23.84 ± 3.80治疗8周后40.03 ± 5.17①②33.77 ± 6.35治疗16周后33.55 ± 7.25①②27.13 ± 7.84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例32 31社会维度治疗前16.28 ± 2.91 17.06 ± 3.63治疗4周后25.56 ± 3.53①23.26 ± 3.65治疗8周后36.22 ± 4.61①②30.71 ± 5.66治疗16周后31.19 ± 4.16 26.15 ± 4.45总分治疗前114.75 ± 19.70 117.94 ± 20.67治疗4周后160.19 ± 23.14①②144.94 ± 21.90治疗8周后224.41 ± 24.68①②187.74 ± 27.22治疗16周后182.22 ± 25.89①②154.45 ± 26.12

本研究的改良督灸疗法,主要在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范围施灸,扩大了灸疗的范围。督脉“总督诸阳” 为 “阳脉之海”,手足三阳经均交汇于此,具有统率诸阳经、温补全身阳气的作用。膀胱经主表为 “六经藩篱”,其上之背俞穴与五脏六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明·张介宾在《类经》中记载:“十二俞,……皆通于脏气。” 治疗背俞穴能直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调节阴阳,改善亚健康的状态。方药采用经验补阳壮督方,方中制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君药。《本草正义》 言:“附子,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肉桂、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散寒通脉,温肾助阳的功效;菟丝子、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共为臣药。杜仲味甘,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为佐药。生姜作为介质,味辛性温,可散寒通络。现代药理发现,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油等,可消肿抗炎、提高免疫力[14],还可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产物的形成和血小板血栓素的合成[15]。艾灸热力既可促进中药吸收,散寒温阳,又可增加机体局部血液循环。本法融合了经络腧穴、中药、艾灸等多种因素的优势,进行全身调节。

本研究对治疗后多个时间点进行了疗效的观察,结果提示:改良督灸法和针刺法对亚健康状态都有改善作用,但改良督灸法愈显率更高,更能改善机体阳虚状态趋向平和,远期随访效果也更加巩固。亚健康自评量表中,改良督灸法和针刺法都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督灸法对躯体症状改善更明显,针对短期内的治疗效果而言,改良督灸法并没有比针刺疗法在改善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维度方面更占优势,但长期治疗后,改良督灸法效果更好。况且改良督灸法只需每周治疗1次,节省了时间,对于生活节奏快的亚健康人群来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式。该疗法有待加强宣传力度,获得更多亚健康患者的支持。后期课题组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收集,更加规范研究方法,同时,对亚健康患者的疲劳程度和睡眠以及焦虑抑郁等情况亦需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改良督灸法治疗阳虚质亚健康患者,可明显调节患者的阳虚体质,改善患者的亚健康状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评量亚健康阳虚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