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2020-12-03 12:24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沈蕾青
青年心理 2020年27期
关键词:处士文言文体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沈蕾青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言文阅读的重视程度素来不够,传统的苏教版教材在文言文内容的编排上涉及较少,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训练和考查的要求也不高,使文言文学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短板,不利于衔接初中阶段陡然提升的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掌握要求。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这一缺陷起到了“纠偏”的作用,增加了一定比例浅显易懂又生动有趣的文言文,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符合各个时期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文具有人文性、趣味性、多样性和典范性,使教材内容丰富有效,更具科学性,更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要素”这一概念是部编版教材的核心所在,融合了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学习策略和习惯,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等。部编版教材采取“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双线组元,语文要素分布在单元导语、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之中,编写体例严谨,呈现样式丰富,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而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化的教学模式: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记语法点,这种教法,总结起来叫作“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这种模式固然有其价值和有效性,但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则会把原本趣味盎然的文本讲得索然无味,令初学者望而生畏,感受不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甚至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信心。要让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充分落实语文要素,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非常重要,下面我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书戴嵩画牛》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为例,具体谈谈如何优化文言文教学的策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一、培养文体意识,搭建学习台阶

《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单元导语提示教学目标应围绕“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短暂的导入之后,为抓住学生兴趣点,引起思考质疑,抓住题目“歧义”,强调文体意识,将直观有趣的书画作品和文言小品结合,做如下教学设计:

(一)出示简介: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

师:这篇文章围绕的就是他的哪一幅名画展开?

生答:《牛》《斗牛图》。

师:所以“戴嵩画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书”在这里表示“书写、记录”。题目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记录戴嵩所画斗牛图一事。(显然不确)

师:要更好地理解题意,需要了解这篇古文的文体。

过渡:苏轼大家不陌生,北宋的大文豪,但是你知道吗?他不仅诗词文章出众,对书画也颇有研究。当我们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可不止在欣赏绘画本身。

(二)出示课件:一幅有题跋的画作

老师引导介绍:你们注意过吗?书籍、碑帖、字画等前后常常有文字。写在前面的叫作序,写在后面的叫作跋。内容可以是对作品的评论或鉴赏,也可以是与作品诞生相关的人物小传或轶事。所以题目应理解为:“写在画家戴嵩的画作《斗牛图》上的一段文字。”

关注文体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着力的向度。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文体往往只是一个引子。不同的文体适合承载的思想内容,表达的情感都不相同。诗歌适合抒情,可以直白而纯粹,而戏剧却必须要有冲突。因此,在学习目标的达成、运用的具体学习方法上也大相径庭。六年级的学生对“题跋”还比较陌生,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目的是在语文实践中强化体验、感悟、理解等语文素养,这里也延展了书画领域跨学科视角,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搭建了学习台阶,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二、课内课外互补,重视文言诵读

文言因其独特的音韵特点非常适合朗读,学习也势必要以“读”为本。在基础诵读可采用三种策略:

(一)多样读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并将词代入文中句子,再读;全文则通过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等层层递进,以期人人熟读,读中求悟。

(二)合作交流,理解文意。要求学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试着练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三)是适当拓展:古籍的排版方式是竖排自右向左,不带标点符号,考考大家,去掉标点你会读吗?能读好节奏和停顿吗?以古籍排版出示课文,谁来试一试?

初读感知有利于文本细读的展开,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对看到的文字符号进行加工,平时的早读和课外阅读训练中,也应碎片化地渗透各类文言启蒙阅读,潜移默化培养古汉语的语感。这篇小古文难度不大,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行理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通过“读古籍”的尝试体验,将文言文回归原初的呈现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文言内容,从中发掘阅读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体会文言美感,丰富审美趣味

文言文教学中,文字背后的审美因素不可忽视,除了普通的朗读外,还应该融入“美读”教学,细节探究。在文本精读部分,课堂设计如下:

(一) 文言文的特点之一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寥寥数十字,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篇古文共两个小节,用你的话说说分别讲了什么

1.第一节重在写杜处士对“牛”这幅画的喜爱。(板书:杜处士→爱)

2.从哪里看出?对这幅画情有独钟,你还能想象出他还可能有怎样的表现吗?

想象在文言文阅读中尤为重要,在简约凝练的文字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再现故事人物,能让我们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的感觉。(板书:想象补白)

3.再读第一段,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

4.第二小节写小牧童与处士的对话,从中总结出一个生活道理。(板书:小牧童→笑)

(二)默读第2 自然段,思考问题

1.牧童对戴嵩的《斗牛图》有何见解?依据在哪里?由此可见牧童具有怎样的精神?

2.杜处士是如何回应牧童的?从中你看出杜处士是个怎样的人?

(三)边演边读,进入角色

1.牧童为什么“拊掌大笑”?试着表演读一下他的神态和他说的话。

2.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

当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学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或者细节的描写来想象画面,这是一种(板书:形象表达),其中往往暗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褒贬,这也是文字的趣味所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

3.让我们齐读第二段,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和处士的胸怀宽广,读出小古文的趣味来。

“想象”在文言文阅读中尤为重要,在简约凝练的文字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再现故事人物,能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的感觉。“形象表达”暗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褒贬,这也是文字的趣味所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文字不只是符号,它所创造出的巨大情感空间本身即是一个审美场域,教师应通过注重“涵泳、意会、体悟”的美读教学法加深理解,通过美读涵泳,学生才能与作者共情,体会到作者的所思所想。这个片段教学,在每个人物细节解读后,都进行一次美读感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文言文化的意趣,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巧用文本空白,放飞想象翅膀

所谓的文本空白,是指文本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同时也为文本的续作和再创提供了支撑点。文言文的妙处之一在于含蓄,“一字寓褒贬”“春秋笔法”都在语句的幽微阑珊之处,蕴藉了充分的文本张力和势能,这对感悟作品主旨有重要的作用,但这对于小学阶段的文言文阅读来说,是一个较高的层次,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

(一)这么有意思的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讲给你的父母听吗?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结合书上插图,放飞想象,增加适合表现人物特点的一些情节。

(二)自由练讲,指名讲,评价交流。部编版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大多故事性强,主人公以孩子为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儿童心理,在多种维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可贵的,它可以转化为深入文本,自主求知的学习力,使学生自觉爱上文言文阅读,并获得参与感。教师应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机械的、烦琐的语言训练课,引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通过朗读训练促进语感的吸收与内化;通过句式模仿强化语法的理解与运用,通过说话或小练笔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学生在前面的铺垫中已进入情境,心领神会,此时将学法付诸实践,放飞想象,深入挖掘,让学生有法可依,敢于表达。文言与白话结合,人物与自己对话,情感与方法贯通,逐步将古文知识内化为古文素养。

文言文文体丰富多样,语言凝练生动,意蕴深远有味,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文言语言的美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认识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在反复诵读和体会中理解文意,并激发他们想要运用文言语言的兴趣;通过想象补白内容进行文言创作实践,由积累到运用,由量变到质变,进而回归生本,丰富阅读和表达的体验,以期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处士文言文体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另类文体巧谋篇
西 湖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杜牧 题元处士高亭》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