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德育中的辩证关系

2020-12-03 12:24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欧阳缚龙
青年心理 2020年27期
关键词:惩罚同桌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欧阳缚龙

教育需要智慧,德育充满辩证法,班主任注重从日常小事中,抓住教育契机,运用智慧教育,突出教育实效,追求教育的效益和价值最大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将此当作一种理想和追求。

一、民主与集中

夸美纽斯认为,人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子,教育就是要这种因子真正得以发展。

开学初,组建班委会时,我让学生自荐。同一职位如有多人自荐,则演讲竞选,民主票决。当选后试用一个月。两位女生积极竞选班长,她们在班会上发表竞选演说,优点特长、服务意识、演讲水平,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最后全班投票,票数高者当选,竞选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一流的管理是文化治理,团队对人的影响力实质是文化的影响力。班会课上,我组织学生设计班旗,要求体现学校共性,体现本班个性,并让学生对班旗的图案、色彩、文字、构图、创意进行阐释,手绘在白纸上,在背面说明含义。

同学们的设计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经过几番甄选、商酌,最后在三幅图中投票选出“书山学海”班旗图案。

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参与,群策群力,互相碰撞,其实就是融合、学习、提高的过程。好的班集体,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归宿感,有成就感,这是“和谐”班级的应有特征。同时,师生一起,想方设法营造文化氛围,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获得进步的不仅是学生,也有教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不应该贯彻在我们日常教育生活中,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为他人服务、为集体做贡献的价值观,这种投票选举的方式司空见惯,但其意义要加以突出和深化。

二、个体与集体

年级要举行合唱比赛,每班两首参赛歌曲,一首是校歌,另一首自选。本班学生讨论时,有的说唱一首陈奕迅的《淘汰》,有的建议选《茉莉花》,经过多番讨论,最终选了第二首。

组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氛围,形成优良班风,至关重要。靠什么?抓住一切机会,最好是在活动中进行。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没有互动就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就没有影响,没有影响就没有改变。

期中,学校照例组织初一新生接受国防教育。

师:“明天到长洲岛黄埔青少年军校接受国防教育,十公里行军!”

生:“耶,好玩!老师,您去不去啊?”

学生喜欢这样的集体活动,也希望教师和他们一起参加。

师:“我和你们在一起!步行!行李过多者,请互相帮助;实难坚持者,请坐校车;如有打闹者,请互相提醒。我们要做一支精良的队伍!”

顶风冒雨步行三小时,到达目的地。但经过此次活动,师生同声呼应,情理已然相通,已然一体。

团体的影响力比个人的影响力大得多,在活动和互动中,发挥正能量,彼此影响,互相帮助,“友善”便在其中了。同时,几天的军训见闻,“爱国”也不再空洞了。组织一次这样的大型活动,班主任要高瞻远瞩,引领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自由与自律

家长来电:“老师,我儿子头发太长了,我想让他剪短一点,但我怎么说他都不听,您能帮我劝他一下吗?”我回复:“对于发型,只要不太另类,没有必要强求一律,强制剪发是违法的。我问过这孩子了,他说这样的发型挺符合他的个性,先保留着吧。如果想要青春期的孩子听你的,建议你先听听他的,再适当地做一些文明、仪表、审美方面的指导。”

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精神生活的养成。”学生有追求美、发展个性的自由,把学生的问题假设成“不道德”是不道德的,因为这暗含了对人的不尊重与信任,用不道德的动机去帮助别人变得道德,是自相矛盾的。无个性,不青春。我们常常过多关注学生的外在言行,而忽视了学生个性与内心。有时还打着教育的旗号,做违反教育规律的事。我们要培养的是明确自己权利与义务的“公民”,而不是培养听话、服从的“臣民”。

上课,某学生玩手机,我巡班时发现。下课后师生恳谈。

师:“上课玩手机好不好?”

生:“不好。”

师:“知道不好,那你为什么还玩呢?”

生:“我下次不玩了。”

师:“你上课玩手机玩些什么呢?”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生:“里面有几个好玩的游戏。”

师:“上课玩手机里的游戏到底怎么不好?”

生:“耽误听课,影响学习。”

师:“如果你还是很想很想玩,控制不住呢?”

生:“今天回家一定主动把手机交给爸爸,不再带来。”

师:“游戏益智,可以玩一玩,课堂学习的时间很宝贵,可以与玩游戏的时间错开一下。会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安排事务,是一种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好吗?”

如果学生能清晰、忠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们就应避免傲慢武断的教育,他们也就能渐渐明白是非,加强自律。

四、表扬与批评

一次语文考试之后试卷评讲课上,罗同学桌面上没有试卷,我走去询问:“试卷昨天已经发下来了,你怎么没有呢?”他笑着回答:“试卷不见了。”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叫他和同桌共看一份试卷,或者另拿一份空白卷给他。不料,他的同桌告诉我,他看见罗同学把试卷揉成团扔到垃圾桶里了。我叫他们二位赶紧去垃圾桶里找回来,果然找到了,罗同学一脸尴尬和窘迫,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事情大不大?语文课要不要继续讲下去?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取决于教师对这件事的认知,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无小事,事事教育人。我暂停语文课教学内容,插入这段教育 内容。

我先询问罗同学为何把试卷扔到垃圾桶里,他回答说考了55 分太差了。接下来我当着全班表扬罗同学的同桌,具体表扬他细心关心同桌,能观察到同桌同学的日常细微言行,也表扬罗同学没有把试卷撕碎随手扔到地上,表扬他知道垃圾分类要求把试卷当成废纸扔进了“可回收”桶里,表扬他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难过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基于此,我奖励两位同学每人一个笔记本。

有的同学听了,感到愕然,这都值得表扬?是不是每一件日常小事都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是的,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反思,扬长补短。

当然,这件事也要批评两位同学。批评罗同学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批评他没有必要因为这一次考试失利而过分沮丧,要善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予罗同学相应的惩罚:用练习本把试卷上的错题重做一次。附带也批评他的同桌见到罗同学扔试卷而不劝阻,这种漠视一旦形成习惯,可能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对身边的不当言行要自觉抵制和及时劝阻,哪怕别人不一定听从你的意见,也不能袖手旁观,视若无睹,更不能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

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吗?有必要。表扬,就要表扬得具体,表扬品性和行为,鼓励进步。教师要表扬得及时,还要面向全体表扬,弘扬正气,汇聚正能量。批评呢,要就事论事,要透过事情的现象看到本质,指出错误与不足,指出努力和改进方向。批评尤其要讲究分寸和艺术,可以旁敲侧击,可以以退为进,可以欲扬先抑,可以寓庄于谐。要蕴含期望,表达关爱,帮助学生知对错,明是非,求进步。

表扬使人振奋,批评使人醒豁,教育离不开表扬和奖励,也不能缺少批评与惩罚,同一件事,有的值得表扬,有的值得批评,有时表扬也是批评,批评里有表扬,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把二者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弘扬人性光明的、正直的一面,培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友爱与宽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造就人格强健、和谐发展的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建设者。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提倡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扬长教育,这没有错,问题在于只有表扬与奖励,缺少批评和惩罚。“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没有惩罚的制度是无用的,只有运用惩罚,才能使个人的行为变得较可预见。带有惩罚的规则创立起一定程度的秩序,将人类的行为导入可合理预期的轨道。”

班级是一个生活和学习共同体,每个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就要和学生一道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哪些事能做、该做,哪些事不能做,并且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予以强化,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宏观引领学生不断前进,也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如此,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教育中的辩证关系还涉及许多方面,还有诸如优点与缺点、顺从与叛逆、团结与竞争、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主动与被动、专题与随机、务实与务虚、小故事与大目标,等等,都值得我们探索和总结。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教育是没有的。我们只有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运用教育理论,遵循教育规律,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或创造适合的教育。

猜你喜欢
惩罚同桌试卷
我的新同桌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换同桌
Jokes笑话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羡慕我同桌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