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乡”之美与韵
——大班游戏式乡韵活动的开展

2020-12-04 00:21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幼儿园许冬娟
青年心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海门韵味家乡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幼儿园 许冬娟

我园乡韵课程提出:“乡韵课程就是让幼儿认识、了解和感受、体悟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传说、乡土文化、人情风俗等家乡韵味、韵趣、韵致。”身处海门,“乡韵”包含了独属于这一块土地的民俗风貌和景观历史,孩子们日常所见的炊烟、海港、丰富的物产、热闹的庙会和节日,无不是根植于本土社会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天然凸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与希冀,这是成人的生活,也是孩子们的真实世界,感受本土乡间中的美好与韵味,不仅使幼儿了解家乡、学习技能,更激励着他们在这块热土上继续耕耘、生活,创造自己的美好明天。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将生活所见、所感表达在游戏中、再以游戏的形式创造出来,反馈生活。教师认为,采用游戏形式解读乡韵,引导大班幼儿深入感受本土乡韵,体会美的韵味,于身、于心均有优秀的建设作用,积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上的综合发展。

一、阶段一:游戏化课程拓展幼儿美的理解

(一)同理幼儿眼中的“乡韵”

提到乡土、本土,或许令人联想到土气、保守等词语,然而,对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了解自己的家乡、感知本土文化和情怀、体味文化传承中的韵味,对其认知经验和心理品质等多元发展十分重要。那么,应当发掘出本土文化中有价值的、能够为大班幼儿所认同和喜爱的美的事物及其韵味,促进幼儿的成长。我认为,首先要自我觉察、提高教师的本土文化认同素养,并给予幼儿足够的理解与支持。

1.本土风,十分美

海门人文历史悠久、自然物产丰富,教师设计课程活动,着重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思考、感受,品尝当地美食,参与本地节日,了解一些历史名人,参观博物馆等新兴事物,孩子们认为家乡很美、音乐好听、食物好吃、名人很多、现代生活很方便,这都是很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和表述水平的。这些历史和文化、社会发展带给幼儿清晰的认知:我的家乡很美,这是自然美、景观美;人们很善良,这是心灵美、品行美,幼儿对“乡韵”产生了初步的美的感受。

2.同理心,品韵味

有了美,怎样引导幼儿感受其中的“韵”?“韵”更是一种感性的、抽象的感觉,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的、直观的,教师应将抽象的“韵”具象化,让幼儿能够看得见,那么,教师首先要感知到幼儿的感觉。

如音乐活动中,幼儿觉得通东号子“太吵了”,应予以理解:幼儿不够理解号子的含义,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喊号子,怎么能够品味其中的韵味呢?无法品味,自然也就不能感受到本土文化的其他韵味,“乡韵”也就无从感知了。不妨与幼儿就此交流:人们为什么喊这么“吵”的号子?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喊?幼儿就明白了:在那个时代,人们需要号子,就像我们喜爱和需要现在的音乐,不同的音乐给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很好的激励和安慰的作用,让人们感受到希望和幸福。

(二)“乡韵”,韵从何来

从幼儿初步体会到“韵味”起,孩子们似乎打开了体会韵味的一扇窗户,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探索着、感受着丰富的韵味。

1.美食里的乡味

大班的幼儿能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了,他们说:打年糕的声音也是有节奏的,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蛮好听的!还有“蛋碰蛋”时的“咔咔”声,“煎烤吃”的滋滋声,这在幼儿听来都那么美妙,充满生活气息,充满喜悦的节奏。孩子们说:海门真好!

这些都是海门特有的节日美味,如果教师告诉幼儿:这些节日都很优秀、很有特点!倒不如让幼儿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具体形象地感受家乡的乡情韵味就蕴藏在真实的生活中。

2.人文中的乡情

乡韵总是被人文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了海门文人们创作的书画、歌曲音乐、文学作品,欣赏词句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情感,寻找自己的生活与艺术作品相契合的景物,加强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家乡本土的风情特色,架起与乡韵的情感纽带。

3.发展着的乡愿

时代在发展,幼儿身处现代社会,也需要了解家乡的变化、本土文化的传承。当幼儿看见家乡道路交通便利、城乡整洁有序、文化传承有方,也诞生出在未来为建设家乡出力出策的愿景,这是家乡的发展,是乡韵的深化。

二、阶段二:自主性游戏支持“韵”的感知创新

游戏化课程帮助幼儿系统性地了解本土风情、民俗特点,浅显而准确地感知了本土社会历史的发展,由于幼儿自主收集材料、交流讨论,使得每一次课程都十分生动、有趣而高效,为自主游戏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和能力基础。

(一)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间

1.伴随观察与倾听的思考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不必总是想着指导,而要注意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当前的发展,给予支持和必要的帮助。自主游戏中,大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设计游戏情节和准备游戏材料的能力,他们会告诉教师自己想做什么、怎样做,教师应注意倾听,并观察幼儿做了什么,还需要什么。

教师听见并看见了:幼儿更加积极地将各种材料尝试运用其中,如贝壳既能用在美工活动也可以当作餐厅的食器——这很“海门”,富有创意;名人书画的印刷品是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喜欢收藏的,孩子们还开设了“古董交易所”,用来展示和拍卖的游戏,充分展现了大班幼儿的能力;课程经验的积累和自由的氛围使自主游戏充分焕发了生命力。

2.尊重鼓励幼儿创造美与韵味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体味到乡韵的美:在绣品上绣上自创的花纹;在“农庄”里设置了“羊的安乐死”——幼儿认为应让羊儿安静地“去世”,烤出来的羊肉更加美味;还设计了点心芋艿、寿桃的新形象;为江海博物馆规划描绘了能陈设更多展品的“新场馆”;更是用积木等建构材料创建了海港新码头,适应社会的需要、迎接八方来客来到我们的新海门。孩子们不但继承乡韵,也在创造,只有勇敢创新的乡韵才是活的、永恒的。

(二)“乡韵”让幼儿成为传统的“搬运工”

“乡韵”来自生活,源自传统,没有“乡”即没有“韵”。乡间本土是一块热土,时时发生着变化,幼儿也需要新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想,提供丰富的素材,感受“韵”的美好。应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视野,鼓励幼儿学会关注身边的细节之美,将美好的事物现象引入幼儿园、引入生活,进行欣赏、加工创造和输出,每一个“搬运工”都是乡韵的接纳者,也是本土文化重要的弘扬者。

三、结语

乡韵本抽象,须用心、用情体会,正因为如此,幼儿和成人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教师须用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感受生活、感知乡间民俗,方能发现细微之处的美好,和藏于生活的风土特色,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国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必定将它爱护好、建设好,这不但是对乡韵深切的感受,也是长久的热爱。

猜你喜欢
海门韵味家乡
大煮干丝,丝丝缕缕韵味长
台上三分钟
聚“星”成“火”携手同心——记海门侨商郁飞和他的侨商团队
海门赞
不会说海门话的海门人
秋之韵味
秋的韵味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