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书写“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再出发的青春答卷

2020-12-04 02:54团扬州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0年20期
关键词:菁英扬州共青团

时代引领未来,改革呼唤担当。2020年,团扬州市委以切实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为总目标,始终聚焦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始终聚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的征程中展现不同凡响的青春力量。

紧扣青年大学习,夯实引领力把好青年引领主航向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为主线,不断推进“青年大学习”活动深入,深化青年思想引领,提升“青年学习社”品牌影响,努力推动团的宣传思想工作实现新发展。

打造“青年学习社”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青年学习社”平台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今年,团扬州市委依托已建平台,重点围绕新兴科创名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红色传承、“青年心语”等主题,打造6个接地气、有特色、可复制的3.0版扬州市“青年学习社”线路,新建市级学习社25家,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活动180余场,让“青年学习社”成为青年喜爱的“打卡地”。

推进“青年讲师团”队伍建设。深入推动党的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创新发展,新增46名2020年度市级“青年讲师团”成员。按照党的先进理论、党史国史团史、国情省情市情、科技创新研究、青年榜样故事、大运河文化研究6个方向,划分课题组,建立青年讲师信息数据库,对讲师参与研究、宣讲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今年上半年,集中开展市级示范性宣讲活动15场次,同时以“青年学习社”、高校、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重点,积极组织青年讲师录制每月一期的线上“青春峥嵘讲堂”,着力打通青年理论武装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深挖青年身边的优秀典型。进一步加大青年典型的选树力度,选拔、培养了一批在抗击疫情中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典型,营造了学习典型、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共选树抗疫青年典型191人,2名优秀志愿者、1个志愿服务组织和两家爱心企业获团省委通报表扬,4人获市文明办表彰,推报宝应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丁勇为“江苏青年好网民”候选人。疫情期间,6名典型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杂志、江苏学习平臺、中国文明网等国家、省级媒体报道。

建设“网上共青团”工作体系。打造“双微一抖”网上共青团工作体系,加强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建设,提升新媒体文化产品制作水平。依托微信平台陆续开展了“文化×六一儿童节”“青春五四·榜样力量”“同心战疫情 志愿文明行”“志愿有爱 战‘疫有我”等活动,阅读量高达20万。创新举行“向医务工作者致敬”抖音征集活动,“共绘抗疫信心 同筑抗疫长城”点击量突破3000次,畅通了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青年大学习”线上矩阵。进一步提升团员青年参与率,持续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开展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多数区县联合当地教育系统,将大学习参与人数与积分入团指标相结合,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平均每期参与人数超过十万人。

聚力中心大局,提升服务力跑出青年服务加速度

围绕“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精准发力,围绕“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持续发力,进一步凸显服务中心大局的青春贡献度,进一步完善全方位“青”字号服务体系,生成推动“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再出发的青春合力。

在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中彰显作为。实施第五期“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实施青年“匠人匠心”卓越计划,开展“我身边的青年好工匠”先进典型选树等活动,关注关心新生代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成长,积极培育青年技能人才。实施青少年科技能力提升工程,举办2020年扬州市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推动中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为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体现担当。实施“新农菁英”培育发展计划。1-5月联合市农行发放“新农菁英贷”52人 1360万元,开展“新农菁英-扬味严选”扬州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征集50余款农产品,建立“新农菁英”扶农富农电商直播产品库,助力提升本地农副产品影响力。深化“童享阳光”公益行动,实施“希望工程·宏志行动”——扬州市青年志愿者与孤困青少年结对帮扶项目,100名青年志愿者一对一结对帮扶6—16周岁的100名孤困青少年,打造我市“童享阳光”公益计划帮扶困境青少年工作的品牌和亮点。

在重大赛会和项目服务中奉献青春。提升赛会服务水平,充分整合高校及社会组织力量,做好扬马、世园会、世界运河城市大会等重大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开发志愿文创产品,编写发布《扬州市赛会志愿服务培训指南》,不断擦亮“小青柳”扬州青年志愿品牌。实施“青年助力安全生产”行动,组织全市省级以上青年安全示范岗,走进企业、重点场所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服务、体验交流等活动,参与应急演练大比武活动,努力打造意识强、专业精、作风硬的青年安全生产职工队伍。

在青年交流交往中合作共赢。建立驻沪团工委,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青年对外交流工作,广泛吸纳扬州籍在沪青年人才,搭建青年思想引导、就业创业、权益维护、人才培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帮助广大扬州籍在沪青年融入上海,切实为在沪青年提供服务和帮助。加强与西部地区交流合作,继续加强与新疆新源、青海贵南、陕西榆林等地区的团组织和青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做好东西部团组织结对帮扶、共青团对口援建等工作,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实实在在的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菁英扬州共青团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全球视野 2018年菁英小记者优秀文章回顾
七彩童年梦
“扬州绒花”
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
共青团要成为“青年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