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条件下公证档案管理刍议

2020-12-05 07:02李慧敏
山东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证区块协同

文·李慧敏

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根据时间戳以链式相连、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技术。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提出了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要求。以此为标志,我国的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公证档案管理是事关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的重要工作,做好区块链技术条件下的公证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服务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仅就区块链技术条件下的公证档案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区块链技术给公证档案管理带来新挑战新机遇

(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要求进一步强化公证档案管理服务意识。公证档案是公证机关进行公证证明活动和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的真实记录,公证档案管理涵盖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等,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治手段,本质上是一项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民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指明了方向。

(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要求进一步提升公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已呈现出强大态势。包括公证档案在内的档案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主动融入区块链的快速发展之中,才能搭上时代快车,实现一体发展、同步创新。

(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要求进一步加大公证档案的开发利用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型,把握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的不同要求,既要做好档案的收集归档、移交保管,更要做好档案的整理分析、开放利用,让死档案活起来,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实现档案效能的最大化。

(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新事物,其出现和发展对现行的制度和法律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其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人们应用它还有一个适应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敢于和善于打破思想禁锢,加强相关理论准备和制度探讨,主动协同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在应用程序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区块链技术特点与公证档案管理高度契合

(一)高度一致的“信任”基础。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而公证是以国家公信力为支撑的法律证明行为,是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认可的诚信之举。因此,二者之间呈现出线上线下高度契合的信任一致性。

(二)高度一致的“保密”系统。区块链技术具有安全性、匿名性的特点,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 。对公证而言,“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其法定要求,公证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的特质。不难看出,区块链技术的上述特性为实现公证的法定要求和公证档案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三)高度一致的“便利”服务。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去中心化,就是指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避免了任何人为的干预 。同时,区块链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除了相关私有信息被加密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 。这样既保证了相关信息的原始性、准确性,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方便了档案的查阅、研究分析,做到了两全其美、互利共赢。

三、运用区块链技术深化公证档案管理的几点设想

(一)突出系统性,更新档案管理结构。依据最终服务目的,档案管理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结构。传统的档案管理注重“管住”档案,因而,按照工作流程一般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主要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等8个环节。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区块链技术注重的是系统性,因此,现代档案管理可从系统论的角度,分为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在各子系统下又分若干层次小系统。在实体管理系统,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在档案信息开发系统,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同时,整个档案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运行中都建立反馈机制,以便及时收集服务过程的整体情况,有利于各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及时改进工作。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新变化,实现从注重流程到系统集成的转变,在充分发挥各层次各系统作用的基础上,使档案管理系统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化体现。

(二)突出安全性,强化信息化建设。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性,在给国家发展带来机遇、给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就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提出三点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是落实信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的法律依据。运用区块链技术深化档案管理,需要我们紧紧扭住信息化建设这个关键不放,围绕安全第一,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点要求,认真贯彻《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二是全面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积极配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三是尽快制定和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四是认真落实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制度。

(三)突出协同性,增强档案管理效能。协同攻关、协同效率是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档案管理就其基本性质和主要作用来说,是一项管理性的工作、服务性的工作、政治性的工作,档案管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各项社会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特点之一。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运用区块链技术深化档案管理,更需要注重协同性。一是加强技术标准的协同配套,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区块链技术发展相吻合、相匹配、相兼容;二是加强发展力量的协同配套,主动与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进行沟通协商,形成运用区块链技术深化公证档案管理的合力;三是加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协同,及时了解掌握经济社会和当事人对公证服务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四是加强相关政策的协同配套,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产生共振效果,确保“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高度匹配,积极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公证区块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浅谈公证遗嘱的撤销
京津冀协同发展
哪些公证事项不能委托他人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