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2020-12-06 10:50
证券市场周刊 2020年43期
关键词:经济

2020年12月2日,西贝公司创始人贾国龙对外表示,西贝已经决定上市,正在进入上市培育期。曾称永不上市的西贝,终于也决定寻找资本和时间启动上市。

房地产是灰犀牛 

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

央广网报道,近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报告》中的数据显示,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4.5%,涨幅较6月回落0.4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与6月基本持平。1-9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销售额同比增长3.7%。在房地产贷款方面,9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6月末回落0.3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8.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3.7 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6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较6月末下降0.6个百分点。《报告》中谈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出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书中发表题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署名文章。郭树清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上世纪以来,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机中,100多次与房地产有关。”郭树清在文章中表示,“目前,中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房地产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对于近期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灰犀牛的提法频现,说明金融系统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关注程度在加大,要防范房地产资产泡沫风险,包括房价风险、地价风险、贷款风险等。”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2020年利率适度宽松,更为关键的是要防范各类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后续要做好资金的流向监管和额度监管。”在严跃进看来,这样的监管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震慑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规范房企操作,最终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发布的10月份《全国房地产政策变动监测报告》认为,从长远来看,房地产调控目的在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伴随着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相继得到有效管控,房地产政策环境也将由紧向稳转变。

央行行长易纲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发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文章。

文章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意义、内涵及重要举措进行了详细阐释,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等方面均有定调。易纲表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有助于实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任务的中央银行体制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提供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服务,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管控外部溢出效应,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治理格局。”近期,“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话题引起市场热议。易纲在文中强调,中央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目标,需要以市场化方式对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行为进行调控,前提是中央银行能够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为此必须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财政和中央银行两个“钱袋子”之间建起“防火墙”,同时要防止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承担企业信用风险,最终影响人民币信用。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

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刊发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文章,易会满指出,“十四五”时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畅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资的包容度和覆盖面。

文章中的关键表述包括:1.中国间接融资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存量规模大,发展惯性和服务黏性强,市场对刚性兑付仍有较强预期。2.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特征明显、发展还不充分,制度包容性有待增强,中介机构资本实力弱、专业服务能力不足;投资者结构还需优化,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文化有待进一步培育;市场诚信约束不足,有的方面管制仍然较多,跨领域制度协同还需加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快破解这些体制机制性障碍。3.稳步在全市场推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督促各方归位尽责,使市场定价机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4.切实办好科创板,突出创业板特色,推进主板(中小板)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中小企业能力,稳步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规范发展场外市场。5.要持续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机制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做優做强。6.进一步健全退市制度,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强化优胜劣汰。7.推动上市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更好发挥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的示范作用,引领更多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实现高质量发展。8.要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加大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力度,扩大基础设施领域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范围。9.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引导其不断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平和合规经营意识,切实解决“伪私募、类私募、乱私募”突出问题,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10.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加快构建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壮大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力量,持续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配置资本市场。

“三驾马车”动力强 

经济复苏后劲足

《中国证券报》报道,11月官方制造业PMI和财新PMI均显示,当前制造业市场活力增强,恢复性增长明显加快。展望下一阶段,在出口延续高景气度、投资稳步增长、消费进一步复苏的带动下,经济向好态势将延续。出口保持高景气格局。一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将有效增加中国与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提振中国出口。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外需持续改善。根据IMF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5.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3.9%,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明显高于前期水平。外需改善,将拉动中国出口持续增长。投资将持续回升。制造业投资方面,受益于需求端改善和政策支持,制造业投资将加快。随着经济加快复苏和企业盈利加快增长,制造业投资将明显回升。此外,2020年以来,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断加码。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工业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大幅上行,2020年三季度末已达16.3%。从当前政策导向考虑,预计会继续引导各方面加大对制造业投资。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综合考虑土地、销售和基数效应,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相对强劲。在基建投资方面,由于基数效应,增速较往年将明显上升。随着基建投资进入“补短板”平稳增长期,2021年基建投资整体将维持平稳。消费进一步复苏可期。从政策支持看,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作出部署,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的效應逐步显现,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从居民收入看,伴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复苏,居民工资性收入将逐步回到正常水平,进一步支撑消费复苏。综合来看,经济延续强劲复苏的有利条件不断累积,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回升。需指出的是,当前经济复苏还未达到常态化水平,经济运行仍存在不稳定、不均衡、不确定等特点,未来宏观政策不宜大幅转向,应在稳的基础上,针对形势变化灵活调整。

鲍威尔重申

美经济前景不确定

新华网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12月1日表示,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但改善步伐有所放缓,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鲍威尔当天出席美国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美国经济活动从第二季度的低迷中持续复苏,但近月经济改善步伐有所放缓,旅游和酒店等行业持续疲软,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鲍威尔说,随着更多人重返工作岗位,3月和4月损失的工作岗位已恢复一半以上。但整体而言,劳动力市场改善步伐放缓,仍有数百万美国人失业,低收入人群、女性、非洲裔和拉丁裔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鲍威尔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形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控制情况。由于美国境内和海外新冠确诊病例数再度攀升,未来数月经济复苏面临挑战。而来自疫苗研发方面的积极消息虽然有益于经济中期增长,但重大挑战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他表示,只有当人们确信可以重新安全地从事广泛经济活动之后,美国经济才可能全面复苏。

OECD下调2021年增长预期

降至4.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2月1日发布最新经济展望时指出,尽管有效疫苗研发的进程为结束新冠疫情带了希望,全球经济前景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该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实际GDP增长将达到4.2%,低于9月发布的5%的预期。相较9月份的预测,OECD将2020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从-4.5%修正至-4.2%。

OECD首席经济学家Laurence Boone表示,疫苗和治疗情况的进展提升了人们对前景的期望,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不确定性,但“前进的道路更加光明,也充满挑战”。经济展望中写道,全球经济前景仍然异常不确定,存在上行和下行风险。从好的方面来说,有效的疫苗接种进程和国家之间更好的合作可加速疫苗在全球的分发,会推进全球控制疫情。相反,如果疫情再次在全球多个地方暴发,政府可能再次被迫采取限制活动,抑制经济活动,尤其是有效疫苗的分配进展缓慢或效果令人失望的话,经济将遭受严重打击,加大脆弱国家和公司遭受金融动荡所产生的溢出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重新开始,(经济)反弹将越来越强,从而减少了这场危机造成的总收入损失。”Laurence Boone说。OECD强调,各国之间的经济复苏将会是不平衡的,并且“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持久变化”。经济展望称,预计到2021年,中国将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欧洲和美国的贡献将仍然小于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具体来说,OECD认为,中国的复苏将早于世界其他经济体,预计在2020年实现1.8%的经济增长,也是唯一有希望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并且在2021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达8%,到2022年达4.9%。美国则将在2020年录得3.7%的经济收缩,随后恢复增长,预计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恢复至3.2%和3.5%的正增长。欧元区则预计2020年实际GDP预计为-7.5%,2021年和2022年增长分别为3.6%和3.3%。

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其他主要新兴国家则预计只会缓慢复苏。

猜你喜欢
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数读中国经济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Out of time
经济
经济年度人物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