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06 10:33宋光芬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品管圈预防

宋光芬

摘要:目的 总结、探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的品管圈管理方法进行,观察作用效果。方法 将106例术后卧床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对照研究法分设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53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下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通过品管圈管理的实施,能够大大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加强实践与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深静脉血栓;预防

【中图分类号】R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68-01

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直接、确切方式,但术后患者多需要长期的卧床,这就使得深静脉血栓成为了一种多发的术后并发症。如果患者术后真正的发生了该并发症,就会直接影响到其手术康复情况,甚至可能对患者带来新的健康、安全问题。因此,在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加以有效预防,防止血栓形成,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健康、安全康复[1]。本研究通过对53例术后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有效减少了其并发症的发生,以下为具体的研究情况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临床研究对象共计106例,其均为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后体征正常,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史。采取对照研究法,分设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53例。分组后护理研究组患者男28例,女25例,年龄最小者34岁,年龄最大者78岁,平均(51.24±2.16)岁。护理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35岁,年龄最大者77岁,平均(51.18±2.07)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基本一致(P>0.05),可比性充分。

1.2 方法

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下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品管圈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建立品管圈小组

从科室优选6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其中护士3名,另外包括护师2名以及主管护师1名,共同组成品管圈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管理。

1.2.2 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

由品管圈小组组织所有科室临床工作人员,根据医学研究、临床经验,归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患者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护理干预因素等,以便针对不同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改进措施。

1.2.3 目标值确定

圈内成员首先分别确定本期改善重点值、现况值、圈成员能力,目标值的计算方法为圈员能力乘以改善重点再乘以现况值,最后加上现况值。由此确定目标值。

1.2.4 原因分析

基于既往的临床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经验,分析实施品管圈管理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分析既往临床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存在哪些问题、不足以及需要重视和预防的内容。

1.2.5 制订对策并实施

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原因分析等,对所有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深静脉血栓预防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求所有人员都能够通过考核。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标准,统一使用静脉血栓Wells临床风险评估表等作为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并将该评估表列為病历核查项目进行质量监控。根据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完善科室护理仪器设备配置,如增加间歇充气加压泵等,定期进行例行检查与维护保养。根据需求对护理记录方式进行优化,在传统护理记录表格内容的基础上,专门增加针对深静脉血栓的监测内容,如肢体的周径以及皮肤的颜色、温度,和动脉搏动等,都需要精准的进行测量后,再做好清楚的记录[2]。做好对患者的个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自身的认知及配合度,积极配合预防护理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观察,统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分组护理与观察发现,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3 讨论

所谓的品管圈管理模式,指的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通过集思广益以及协调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这种方法在如今的临床护理中被应用得日渐广泛,可有效提高护理的成效[3]。如本文的研究结果所证明,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通过品管圈管理的实施,能够大大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加强实践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植艳茹,李海燕,王金萍,等.品管圈在提高静脉血栓高危患者物理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08):719-722.

[2]耿华.品管圈活动降低护士对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差异率分析[J].医学信息,2019,32(07):177-179.

[3]郑淑彬,陆秀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31(02):15-18.

作者单位: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人民医院胸外科  663000

猜你喜欢
深静脉血栓品管圈预防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