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酮可可碱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06 13:52赵峰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关键词:丁苯酞依达拉奉疗效观察

摘要:观察己酮可可碱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9 》标准的5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依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降颅压、抗血栓、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川穹嗪联合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己酮可可碱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为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己酮可可碱;丁苯酞;依达拉奉;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113-02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近年来,我国卒中大数据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梗死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发展态势,尤其脑梗死低龄化的局势更为明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急性脑梗死治疗主要以非手术药物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脑保护治疗、改善脑缺血区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为主。探究急性脑梗死有效药物治疗方法是广大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本文观察己酮可可碱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内科接诊,且患者发病至开始用药均在72h内,全部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9 》标准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3.21;治疗组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4.83。两组患者在发病时间、基础疾病、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等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依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降颅压、抗血栓、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生产企业: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479),首日0.1g,以后每日0.2g+5%葡萄糖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次25mg(100ml)静脉滴注(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41),每日2次;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生产企业: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80)+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14天。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川穹嗪注射液80mg(生产企业: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9447)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1次/d;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生产企业: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207)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14天。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均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评分。①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17%左右;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上,甚至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采用x2检验,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见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其中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随着对该病发生诱因、原因及生理、病理改变、治疗方法等研究的深入,挽救保护半暗带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低致残率、复发率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大量研究临床研究证实,非手术药物治疗应以促进大脑缺血局部侧枝循环形成,改善缺血区供血供氧,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营养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凋亡,减少或降低致残率等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应用己酮可可碱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三药优势互补,协同发挥抗血栓、抗凝、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重构修复受损细胞线粒体,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①己酮可可碱作为一种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随着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的增多,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研究发现:该药可减低血液粘滞度,阻止红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粘附及凝聚,促进纤溶系统激活,具有抗血栓,抑制微血管收缩、扩张血管及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②丁苯酞作为我国的原创药物,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该药能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和血流量、保护线粒体,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促进缺血大脑区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能量代谢,抑制氧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等多种神经保护作用,减轻致残率等。③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雌黄嘌呤氧化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血管痉挛作用,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其较强的抗氧化、抗炎性反应作用,可以保护和减轻缺血区运动神经细胞损害、凋亡,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笔者通过对比观察己酮可可碱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既发挥抗凝、抗血栓,促进侧枝循环形成,改善半暗带血供,同时可以清除自由基,对抗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保护受损神经细胞线粒体,挽救半暗带神经细胞,及时修复受损神经细胞。综上所述,己酮可可碱、丁苯酞、依达拉奉3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通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三个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滨,翁雪莉,郭云萍.已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04,(12).34.

[2]鲁琼.己酮可可碱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2,(5).13.

[3]龚红英,李通.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51-54.

[4]廖应养,罗友华.丁苯酞防治神经系统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7,(4).84-86.

[5]张晓庆.依达拉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7:918-921.

作者简介:赵峰(1973.09-),男,汉族,陜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本科,职称和研究方向:主治医师、内科慢性病、老年病。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崔家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0113

猜你喜欢
丁苯酞依达拉奉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