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质量与水平

2020-12-06 10:50梁粉利
理财·经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财会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梁粉利

摘要:财会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高水平、高质量的财会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就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质量与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质量水平

财会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高水平、高质量的财会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认真研究如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一、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特殊性

财会工作是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的并称。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运作中的资金运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事项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提供经济信息,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财会工作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商品经济社会,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主要角色,因此财会人员主要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开展财会工作。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自负盈亏、以营利为目的,其资金来源是多样的(包括贷款、利润、借债等)、有偿的(如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偿还债务等)。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中开展财会工作,必须以资本循环为中心,严格实行成本核算,严格核算、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

在商品经济社会,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离不开现金,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又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具有特殊性。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质量与水平,首先必须研究、分析、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对象是纯粹的预算收支活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支出以经费的实际支出数列报,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以财政拨款的核算为中心,财务收支必须服从于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单一的(个别行政事业单位也可能获得下级单位的缴款或其他收入),同时又是有限的;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没有成本核算过程,很难计算盈亏。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

因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必须掌握三个财会平衡等式。

等式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负债+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

等式2:行政事业单位结余=行政事业单位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支出

等式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支出=行政事业单位负债+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收入

在以上等式中,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固定资产、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公共基础设施等;负债包括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净资产包括固定基金、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收入包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支出包括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具有持续性,且不能中断,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必须尽力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每年有所增长,结余每年有所提高,支出、负债每年有所下降。

二、主动建设适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文化

财会文化指的是在财务会计实践工作中总结、提炼而成,被行政事业单位全体财会人员共同认可、共同信奉、实践和传承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财会文化是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中重要的软约束工具,可以有效激发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活力,培养财会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主动做好财会工作。因此必须主动建设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文化,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求每一名财会人员都具有精湛的业务技能,必须鼓励财会人员不断提高个人业务技能。行政事业单位要大力倡导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成才、在岗位上成才;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财会人员推行全方位教育,引导财会人员践行终身学习,将财会学习与财会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财会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个人会计能力,不断拓展财会知识结构,要系统地学习经济理论、财务会计理论、各项会计法规。行政事业单位还必须不断培养新的财会人才,持续推进财会人员结构的动态优化,适当调整各层次人员比例,这样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长期保持活力。

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不断提升财会工作效率。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层级众多,且分设多个业务部门,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主动缩减财会管理的幅度,同时建设差异化的层级财会文化,并加大层级管理的力度,允许各个不同管理层级建设不同的财会文化;在宏观上强调观念引导和制度约束,在微观上允许各个管理层级自行制定财会技术指导和财会行为规范指引,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财会管理效率。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要构建高效的财会文化,就必须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合理压缩经费支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求财会人员做好单位的成本管控,逐步优化成本结构,进而降低成本。

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求财会人员大力弘扬存实去虚的作风,认真采集基础数据,认真进行基本账务核算,认真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手边每一件琐碎的工作,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完成每一项任务,抓好财会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四是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必须主动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主动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主动铸就严格的职业态度,主动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不在任何业务操作中出现差错,不让任何一位同事在财会部门受到冷落,不让财会工作在任何环节出现延误。

五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保障财会文化可以在本单位内不断延续下去、传承下去。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运用“师傅带徒弟”“传、帮、带”的方法打造财会人员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行政事业单位还要搭建财会人员的成长平台,打通财会人员的成长通道与晋升通道;根据选人、育人、用人的要求,开展财会学术研讨、财会知识竞赛、财会技能竞赛、财会专题活动等多种活动,积极寻找、发现、提拔优秀的青年财会人才,从而实现财会文化的长期延续。

六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必须尊重财会人员,主动协助财会工作,构建财会工作——各部门业务工作的协作链条。行政事业单位还要为财会人员建立顺畅的业务沟通机制,加速财会信息的汇集和再处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在资金、技术、管理上主动协助财会工作,不断优化财会人员的工作环境,不断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压力,使每一名财会人员都切实感受到尊重。

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必须善于应变,必须掌握管控风险的技能。因为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在资金运作中仍然存在各种风险,因此,财会人员要主动构建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主动增强风险意识,主动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并在日常财会工作中主动消除业务风险点。

三、提高财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财会人员天天要与数字打交道,与报表打交道,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填制原始凭证、获取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整理原始凭证、汇集原始凭证;要反复审核、确认名目繁多的会计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再按规范化的操作规程登记各种账目(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项往来和费用明细账);要按规定的账务处理程序逐日或定期编制各项汇总记账凭证或会计科目汇总表,要准确核对各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账户,等等。其工作内容极为枯燥、繁琐,且缺乏效率。这是因为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

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质量与水平,必须着力加快财会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财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财会人员也要主动提升个人素养,主动掌握信息化财会管理的技能,主动运用信息化系统开展财会工作,尤其要做好资金的合理调度与统筹安排,要运用信息化系统分析财务计划与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資金运用情况、经费支出情况。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质量与水平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是否能够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这一问题,认真思考这一问题,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更要采取各项措施,主动构建适合本单位的财会文化,主动应用信息化系统,切实提高财会工作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爱忠.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0(8):136-137,177.

[2]华萍.如何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专业能力[J].纳税,2020,14(21):128-129.

猜你喜欢
财会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研究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探究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