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窒息患者动脉血气及Apgar评分的影响研究

2020-12-07 07:22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鼻塞动脉血气道

沈阳市儿童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窒息动脉血气及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36例,对照组行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评价两组动脉血气改善效果及Apgar评分变化。结果:氧疗后,观察组PCO2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O2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观察组患儿Apgar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案可促使患儿动脉血气进一步改善,稳定病情,且提高Apgar评分,治疗价值较高。

新生儿窒息作为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的疾病,表现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胎儿娩出后紧急情况,需及时有效处理,降低病死率[1]。目前治疗新生儿窒息以保暖、散热、清理口、咽、鼻黏液、触觉刺激,注意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患儿此时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因此治疗需重视及时吸氧支持,而传统鼻导管吸氧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新生儿适用性较差,氧气丢失多,难以促使人体氧浓度改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则可弥补该不足,保证吸氧浓度,提高疗效[2]。为此,本次研究对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窒息动脉血气及Apgar评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资料共选择7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均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各36例,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相关标准,Apgar评分≤7分[3]。对照组男患儿20例,女患儿16例,胎龄37~41周,平均(39.42±0.47)周,重度窒息10例,轻度窒息26例;观察组男患儿19例,女患儿17例,胎龄37~41周,平均(39.38±0.45)周,重度窒息8例,轻度窒息28例;排除严重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病患儿。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鼻导管吸氧治疗,清洁鼻孔,调节氧气流量,观察氧气通畅,随后连接鼻导管,置入鼻导管于鼻孔,抵达鼻咽部,缓慢插入,利用胶布固定。

观察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采用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机吸氧支持,维持压力为4~8cmH2O,密切监测动脉血气,调整吸氧浓度,维持氧分压为50~80mmHg。

1.3 观察指标

测定氧疗前、氧疗30min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包含动脉血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分压(PO2)等。测定氧疗前、氧疗30min患儿Apgar评分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分析表1可知,氧疗前,观察组pH(7.22±0.11),PCO2(57.41±5.03)mmHg,PO2(45.08±2.19)mmHg,对 照组 pH(7.19±0.12),PCO2(57.24±4.86)mmHg,PO2(45.24±2.24)mmHg,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0.14、0.30,P>0.05;氧疗后,观察组pH(7.32±0.13),对照组pH(7.30±0.1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65,P>0.05;观察组PCO2(37.15±4.11)mmHg低于对照组(45.09±4.26)mmHg,PO2(78.41±3.34)mmHg高于对照组(72.95±2.86)mmH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8.04、7.45,P<0.05。

2.2 两组Apgar评分变化比较

分析表1可知,氧疗前,两组患儿Apgar评分较低,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观察组患儿Apgar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Apgar评分变化比较(n=36,±s,分)

表1.两组Apgar评分变化比较(n=36,±s,分)

组别 氧疗前 氧疗后观察组 4.24±0.84 8.93±0.69对照组 4.32±0.79 7.51±0.72 t 0.41 8.54 P>0.05 <0.05

3.讨论

新生儿窒息作为常见新生儿疾病,临床对其的治疗经验丰富,认为快速准确评估及对症处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如通过监测其动脉血气指标可准确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4]。由于新生儿窒息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并引起低氧血症、酸中毒等,因此重视氧疗,通过提高吸入气体的样本浓度,改善动脉血氧分压,缓解低氧血症,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而选择何种通气方法称为研究重点,其中鼻导管吸氧应用较为普遍,但其对患儿动脉血气改善速度较慢,与氧气丢失有关。而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维持吸氧浓度准确,即鼻塞与患儿鼻腔连接紧密,固定性强,而且可避免气管插管,保证起到完整性,可快速改善动脉血气,提高氧饱和度和潮气量,治疗价值较高[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氧疗后,观察组PCO2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O2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观察组患儿Apgar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开展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良好作用,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及Apgar评分,稳定生命体征,救治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提高Apgar评分,预防和治疗低氧血症,属于可靠的治疗措施,治疗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鼻塞动脉血气道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