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闪耀”照亮美丽文山

2020-12-07 06:00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文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哈电文山精准

2020年5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宣布哈电集团定点帮扶的文山市实现贫困退出,正式脱贫摘帽。如今,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市,各个乡村的经济发展都展现出了崭新的蓬勃活力,处处洋溢着当地群众脱贫摘帽的喜悦。

自2013年对口帮扶文山市以来,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在文山市帮扶工作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用务实、扎实、真实的帮扶措施,点亮党建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企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七颗“扶贫之星”,照亮美丽新文山。

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2013年,鼓舞全国的“精准扶贫”号角吹遍祖国大江南北。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安排,哈电集团承担云南省文山市的定点扶贫任务。哈电集团主要负责人担任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助力文山市脱贫摘帽为目标,聚焦重点难点,抓好各项定点扶贫相关工作。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及其他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扶贫一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调研检查扶贫项目,了解贫困群众实际脱贫情况,有力推动定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不断加强扶贫工作管理力量,先后派驻7名挂职干部,分别挂职担任文山市副市长和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当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整治农村综合环境等工作。

加强党建扶贫,通过基层党支部共建、业务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加强资金扶贫,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教育扶贫,利用集团所属企业技校等资源,组织师资力量开展有关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加强企业扶贫,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基金作用,支持文山市中小企业发展,带动文山市产业持续发展。加强商贸扶贫,努力扩大文山特色产品影响力,积极帮助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殊产品。加强就业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实用技能,帮助文山籍大学毕业生就业。加强产业扶贫,因地制宜支持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帮助文山市招商引资,推动文山市经济持续发展。

矢志7年,终得硕果,文山市摘下了贫困帽子。云南省委、省政府更是多次给哈电集团发来感谢信,对哈电集团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线上凝聚的卓越智慧和辛勤汗水表示感谢。

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

为铺就具有文山特色的致富之路,哈电集团紧密结合文山市优质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了大量精准扶贫项目,“靶向”发力推动文山人民的脱贫模式从“输血式”到“造血式”、从“粗放式”到“精准式”发展。

“我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家庭的原因不能出去工作。我到扶贫车间缝纫厂来上班,收入也不错还能照顾小孩,这份收入对我来说来之不易……”红甸乡茂克村村民马红芬告诉笔者。

马红芬口中的这个扶贫车间正是哈电集团针对当地现状,在2018年出资建设的红甸乡扶贫车间。该车间投入使用后可提供100个务工岗位,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建档立卡户脱贫的同时,还增加了集体经济效益。而坐落在文山市马塘镇的另一座扶贫车间,将与其他就业项目一起重点解决561户水库移民的就业问题,稳定用工400人以上。除此之外,哈电集团利用产业扶贫基金扶持国资车位项目预计创造就业岗位200个,可带动12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每年的100万元收益可用于其他扶贫项目。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哈电集团投资推广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品,扶持秉烈乡兵坤优质米开发农业合作社,建设优质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对稻谷统购、统销,通过这种方式把合作社和建档立卡户扶贫机制联系起来,形成了长效的脱贫机制。

哈电集团通过商贸扶贫不断提高扶贫产品市场覆盖面,积极推进“文品入哈”。通过在哈尔滨设立文山特色产品直营店、与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平台进行合作等方式,实现了线下、线上双渠道销售,拓宽“三七”“金边玫瑰”等文山特色产品销售渠道,2019年销售额达440多万元。同时,积极协调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工作,推动文山农产品加快上线云南省“云品汇”电商平台。

“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4方合作是哈电集团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为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自主脱贫,创新打造的全新发展模式。通过扶贫党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种植业,引进种植水旱芹、茭白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推进百亩青花椒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建档立卡户及周边群众在自家门口脱贫致富,孕育了脱贫致富新动能。其中,百亩青花椒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带动42户建档立卡户每户栽种3亩青花椒,并有专业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保底收购,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基础。

走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针对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哈电集团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推进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夯实脱贫基础。随着摘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强劲力量集聚迸发,一幅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画卷在文山市徐徐展开。

要致富,就要为封闭乡村修建通往外界的“致富路”。哈电集团投入资金实施入村入户道路硬化工程,不仅解决了卧龙街道高登社区下辖的8家寨自然村村民出行难问题,而且带动周边161户共739人转变生产方式,各种经济作物、养殖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各村寨都修通了宽敞干净的公路……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84岁的马顺兴抓着哈电集团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帅的手激动地说。

哈电集团还陆续实施了“自来水工程建设”“厕所革命”“人畜分离工程”“家庭环境改进行动”等一系列的扶贫举措,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新建240個厕所、166个牛圈、3个公共厕所、11个垃圾焚烧炉、1个公共集市……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哈电集团不仅要“输血”,更要实现文山市的可持续“造血”。自2016年起,哈电集团通过“文山干部入哈”“哈电送教下乡”等方式开展“教育扶贫”,针对贫困户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帮助文山市脱贫攻坚往深里走、实里走。积极为文山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搭台清障,举办了9期脱贫攻坚培训班,为文山市培训干部和群众55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文山市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推进脱贫攻坚的实践能力。

同时,哈电集团积极开展“哈电文山一家亲,爱心助学献真情”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帮扶资金近15万元、帮扶物资8 900余件,用于帮助文山市贫困家庭住校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切实发挥帮扶资金在精准帮扶和教育扶贫中的作用。

通过消费扶贫让哈电职工“菜篮子”变成帮扶贫困农户的“钱袋子”,是近年来哈电集团扶贫工作的另一大亮点。尤其今年疫情爆发以来,针对疫情期间文山市农副产品滞销等问题,哈电集团积极与文山市政府沟通,协助贫困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的精准扶贫帮扶举措。3月20日,哈电集团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采购了200余吨红甸山药,破除了文山市山药价格低迷、群众利益受损的困境,为广大山药种植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仅2020年上半年,哈电集团就组织购买了761.7万元的文山农产品。

“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对未来更是充满希望!”这是现在文山的父老乡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如今的文山,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渐行渐远,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未来,哈电集团将继续立足自身产业特色、结合帮扶地区实际,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巩固当前扶贫成果,为脱帽后不再返贫、脱贫后继续致富贡献力量。(执笔人:邹海雷 唐靖霖)

猜你喜欢
哈电文山精准
诗与象
诗与学
实现首季“开门红”
哈电集团“开门红”
栉风沐雨七十载 自主创新铸丰碑——哈电电机成立七十周年贺词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哈电重装成为中国首家且唯一一家西屋公司合格供方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