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

2020-12-08 03:46
魅力中国 2020年19期
关键词:门诊医护人员家属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一、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

(一)震惊、恐慌心理

恶性肿瘤患者最主要的一种心态就是恐惧心理,很多患者在确诊初期的第一时间会出现震惊慌乱失措的表现,有的在检查确诊肿瘤已到晚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会不敢面对。一些复诊的患者因为担心肿瘤复发或者恶化,以及放疗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状态等都会出现恐惧心理,特别是日后需要坚持治疗、放射疗以及穿刺等治疗手段的,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恐惧。

(二)焦虑心理

部分患者认为,一旦确诊恶性肿瘤就相当于给生命判定为死亡,认为恶性肿瘤就是绝症。这部分患者既希望手术可以治疗自己的疾病,又担心手术会带来创伤和风险。既将希望寄托于放化疗的治疗上,又因为放化疗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而无比焦虑。所以,这些患者始终处于焦虑和彷徨当中。

(三)依赖心理

当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时,其内心倍受打击,精神高度恐慌。因为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不足。急于确诊并希望得到治疗,所以对医护人员抱有极大的心理依赖。与家人的陪伴和关怀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医护人员的确定和安慰护理,他们更愿意从医生和护士处得到精神的支持和实际的治疗帮助。

(四)抗拒、怀疑心理

有一部分患者在确诊之后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第一时间逃避现实,报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诊断是错误的,也有一部分患者面对不敢相信的事实失去治病的信心,坚决拒绝接受治疗。因为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对于治疗工作和计划以及后续的护理方法不够了解,认为自己不能经受病情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病变可能。另外,因为病情发展情绪容易激动,很容易引发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

(五)求知、求生的欲望强烈

还有一些患者在得知自己确诊之后,因为日常生活对此类疾病不够关注,会更于急切的想要了解病情状态。虽然身患恶性肿瘤,但依然对日后的生活充满希望,本能的求生欲望让患者更想要得到护理人员专业精心的治疗,这部分人群对治疗的配合度最高。

(六)愧疚心理

因为恶性肿瘤治疗所需要较长的时间,费用也比较高。一部分患者得知自己患有恶性肿瘤后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和思想压力,为了不连累家里人,不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一方面在家属面前表现高度冷静,但在医护人员或独自一人在病房时就会陷入深度的悲观和失望当中,如果后续病情复发,则会表现出绝望的情绪。

二、恶性肿瘤心理护理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门诊就诊环境 树立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

门诊是患者进入医院所面对的的第一个窗口,门诊医护人员的形象会直接影响患者对整个医院的心理感受。所以,针对肿瘤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的特点,门诊环境应该保持宽敞明亮且干净卫生,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其次分诊护士要带着饱满的热情接待患者和家属,引导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随时为患者提供帮助,为其解决各种疑惑,缓解其面对陌生环境的不良情绪。门诊护士应该以专业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操作技术赢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保证患者能够带着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二)建立亲密的护患关系

肿瘤患者因病情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在教就诊时很容易出现情绪激动的状况。护理人员要饱含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换,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感,让患者有足够的安全感。良好的护患关系良能够更快速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就医目的。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个性特点,尊重并理解患者的同时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最人性化的关怀和护理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也是避免护患冲突的必要前提。

(三)强化患者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特点以及文化背景和家庭状况以及职业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可以分批、分次地向患者介绍病情的进展情况和过往治疗成功的病例,让患者了解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对病情的有效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摆脱焦虑恐惧的心理,提高患者的抗病信心。要记录患者每天的心理变化,深入分析其心理状态,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四)强化自身业务水平

肿瘤晚期患者要每天要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长时间的治疗痛苦煎熬着患者的身心。所以护理人员要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专业技能,抽血静脉注射等日常操作争取一次成功,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患者内心的顾虑,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五)争取患者亲属的心理支持

因为病情的严重性,恶性肿瘤患者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较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患者家属也有可能因此出现负面情绪。家属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所以护理人员除了要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外,还要调动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态度。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让其多抽时间陪伴患者在生活细节上给予更多的安慰和照顾。另外要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帮助其调整心态,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保证家属能够以更客观、柔和的方式去调节患者的情绪。

三、结论

总而言之,护理人员要重视对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抚,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要认真对待病人的治疗活动。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和患者沟通,要保证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个人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以绝对专业的态度和水平来消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门诊医护人员家属
门诊支付之变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