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内涵特征*
——基于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研究视角

2020-12-08 15:55熊文娟
山西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五四运动责任感

刘 灿 熊文娟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来源于历史的传承与时代的创新。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进步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精神的来源。五四运动以来,无数的热血青年投入到革命的滚滚洪流和新中国伟大建设进程中,为推动革命事业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力量,推进了历史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对新时代青年社会感的内涵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一、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内涵

(一)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

责任感含义为:“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责任”时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也极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世界、人类的责任。五四运动以来,青年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始终围绕爱国主义不断增强,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社会责任思想始终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连。100年前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内忧外患,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与外交失败点燃了广大青年内心的熊熊爱国之火、激发了强烈的爱国责任。北京多所高校的数千名大学生纷纷涌上街头愤然抗议,爆发了震惊世界、对中国影响巨大的五四运动。从这一刻开始,广大青年在爱国主义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激烈反抗,在长久沉闷的黑暗中发出了如巨雷一般的呐喊,青年大学生将激昂的爱国热情化为爱国的实际行动,用先进的理论和文化武装头脑、致力于挽救国家与民族,正是因为深厚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报国之行,唤醒了旧中国沉睡中的青年投身于伟大的爱国主义实践战斗中。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在世界各国从古至今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无数青年前赴后继忧国、为国、护国、救国,无论是以年轻的生命作为牺牲和代价,还是以个人的梦想作为执着与追求,广大青年都在发扬爱国精神、传承爱国责任、践行爱国思想中接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广大青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紧跟党走、牢记党话,以社会主义坚定的接班人传承好青年的责任,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建业、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发展兢兢业业。

(二)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基础

五四运动为广大青年开辟了一条救国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广大青年坚定道路,在革命的大路上义无反顾地跟党走,即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义无反顾、毫不畏惧。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中国青年继续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步履铿锵、埋头苦干。道路决定命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气风发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斗志昂扬地奋勇向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以称霸世界为发展目标,也不以牺牲人民的利益和当前环境为发展代价,更不以伤害世界其他国家为发展条件,开启了“一带一路”共同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和平与发展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发展经验,以“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为奋斗航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目标,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以接续奋斗精神为使命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奋斗精神永不退色,激励一代又一代时代青年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成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发生了变化,广大青年的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精神条件也不断丰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牢记党的宗旨、承载新时代青年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发扬好新时代的五四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基础上接续奋斗,勇敢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特征

(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

党的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青年,对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做出过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社会责任进行了重要阐述,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多次在不同场合对青年寄予了深切的希望,并多次对青年做出重要指示,这为青年社会责任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南与根本遵循。同时,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渊源,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孕育了青年社会责任感理论思想精华。五四运动以来,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涌现出的时代青年坚定发扬社会价值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用系统、辩证、全面的社会责任感的理论指导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感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导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就要求广大青年不能只说不做,或者多说少做,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发展。关于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理论并不是束之高阁,其强调的主体性、差异性、价值性等多维特性给新时代青年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责任感、怎么践行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思路和解决方案。社会责任感的实践不是一句口号,它要求在具体坚持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同时,新时代青年社责任感丰富的理论在实践检验中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二)世界性和民族性统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全球时代的出现,各个国家的发展相互交融、命运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后,得到了世界广大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认同。在“一带一路”实施战略中,共同价值越来越成为各国间合作的共识,世界责任和共同担当越来越成为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当前面临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破坏、恐怖主义等全球性价值论理性问题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目标一致,始终将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的主旋律,这个共同的价值实现就越需要各国通力合作,用全球性战略眼光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践行世界性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坚定地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合作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加深、往来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既要注重国内,又要具有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眼光和心胸,在继承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同时,以追求世界和平发展为使命,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导向,为解决人类发展共性问题贡献方案和智慧已成为世界性责任的迫切之需。同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时期所面临的任务和要求,也具有时代差异性、民族区域性,因此,对不同时代青年提出的社会责任感也具有主导性与多样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三)历史性和时代性统一

社会责任感的主体是人,“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主体—客体—主体多向联系的辩证关系构成了社会责任感的丰富内容。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秩序和睦、人与自身和解这三者之间的和谐交往,是社会责任思想历史性发展的本质特征。同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从历史维度规定了社会责任思想的时代性特质。发展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按照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新时代的发展对历史有着继承性,是以历史的沉淀与发展作为发展的基础。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既要对有着五千多年中国悠久历史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和精神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体现出历史的烙印;同时还要根据新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的特征、当代青年的特性等融入新时代的思想文化与精神元素。

(四)社会性和个体性统一

社会责任是是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本质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青年,政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青年。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放飞梦想。新时代的中国给青年们提供了足够广阔的舞台予以施展拳脚、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也为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寄予了深切的责任。新时代的青年理想,要把“小我”与“大我”相结合,既要体现个人的“个性”,又要体现对国家和民族的个人贡献,在思考规划自身人生发展的同时,要以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为优先目标,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用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将个人“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统一于青年落实社会责任感的征程之中,个体性的彰显构成社会性的一部分,社会性的丰富和完善成为个体性优化的源动力。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五四运动责任感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