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低幼衔接

2020-12-08 03:46
魅力中国 2020年19期
关键词:科学小学生实验

(望谟县昂武镇中心小学,贵州 望谟 562200)

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西方优秀经验的借鉴,我国科学教育已经渗透于各种教育形式、各个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也开始从知识授受向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活动靠拢。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遵循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将探究实验变成依照固定步骤走流程的机械操作,学生科学思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训练与发展,科学教育流于形式化。因此,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避免教学流于形式,是当前科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紧要任务。

一、科学教育与时俱进,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如今STEAM 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未来科学教育的走向也将朝着STEAM 教育理念发展。STEAM 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五大学科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显然STEAM 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知识技术复合型人才,这与我国强调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不谋而合。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关键阶段,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的基础,还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而做准备。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充分理解和吸收STEAM 教育的科学理念,加强科学教育的学科渗透,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时随着STEAM 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更专业的科学素养,特别是科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知识,搭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具备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此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并加以创新,增进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加强不同学段内容的衔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结合人文教育引入最新的科学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科学探索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制定计划,实验验证假设

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实验计划的制定,结合教学内容实现提出假设,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计划,再结合计划开展相应的实验步骤。当然,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实验各环节、各步骤的观察分析和记录,并总结出最后结果。然后教师可以基于实验结果对先前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以此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例如教授《小水珠从哪来?》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教师可以先将冰块放置水杯之中,然后提问:“水杯外壁的水珠是从何而来?”此时,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是水杯中的水渗透出来的。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答案想法做出假设,即水杯外壁的水珠是从水杯中渗透出来的。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实验计划,并开展以下教学实验,将水替换成果汁并进行冷冻,然后将果汁冰块放置在杯中,如若水杯外壁的水不具备粘性,则代表水不是杯中水渗透而出的。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创新实验方式,通过不同的实验进行假设的验证,以此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三、帮助学生转化角色

小学生一旦进入四年级,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部分小学生四年级就进入了青春期,对学习、生活的认识产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新的烦恼也应运而生。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小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做好小学生的角色引导工作,帮助小学生快速转化角色,让小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角色的变化,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懂得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科学课程对于刚深入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从未接触过。小学生在接触新的教学课程时在好奇心的作用下,会对科学课程产生一定的新奇心理,同时还会对新课程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为确保小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科学课程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利用巧妙的语言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借助小学生的好奇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小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帮助小学生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四、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要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以成绩高低为评价标准,而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究活动的参与度以及探究实验的成果收获、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态度价值观等。教师的评价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心,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家长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长的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中,也可以体现在家庭教育中。鼓励家长参与并记录评价,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来,为学校评价提供有力补充,为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依据、更多有关学生的实时信息,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改进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小学四年级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小学生一旦进入四年级将步入小学高年级的范畴,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均具有一定的深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课程逐渐多了起来,教师需要积极帮助学生转化角色、调整心理,使学生能够积极顺应课程变化、方法变化,切实有效的做好科学教育的低幼衔接工作。

猜你喜欢
科学小学生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是小学生
科学拔牙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