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快乐教学策略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题记忆数学

(河北省威县教育局教研室,河北 威县 054700)

一、用游戏活跃氛围,用思维加深记忆

游戏教学法,对年龄偏小、玩心较强的小学生来说可谓是喜闻乐见的。教师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带动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他们的思维也会随着游戏的进行活跃起来,那么这时他们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就会形成更加深化的记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形成质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如果只是单纯让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后,进行反复的背诵记忆,那么可能会触及他们的厌烦心理,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显得事倍功半。但是教师如果在教学时适当的引入轻松的小游戏,那么他们会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产生较强的渴望,这样就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7的乘法口诀”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手持与7有关的数字卡,当教师说出三七二十一时,手持3、7、21字卡的学生迅速站起,其他学生进行评判,站起最慢的学生就受到惩罚……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可以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激起良性的竞争意识,无形之中使他们快速运转大脑并迅速做出动作。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游戏,不仅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更加深了他们的记忆,既转换了枯燥的背诵过程,还掌握了学习的新知。再如,教师在讲解“找规律”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可以挑选学生经过教师的装扮走上讲台,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台上的学生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再动手排一排。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排序能够得到直观形象的认知,还能够激发起他们的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用竞赛让课堂氛围活跃化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离不开习题的练习,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熟能生巧,学生也只有在一次次的习题检验中才能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并能够将之进行运用。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过程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则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进而影响了做题的效果。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举办竞赛活动,进而让他们在好胜心的激励下积极地投入到数学习题中。除此之外,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活跃,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有所提高。例如: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向学生讲解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之后,就会让他们以习题的形式来对这一知识进行巩固。这时我就会组织竞赛活动,并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和能力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参赛。接下来我就会制作一些具有数字的纸签,每个小组都需要派代表上台进行抽签。抽到相同数字的小组则彼此之间保持着竞争关系。然后我每出一道题,最先回答且答对的那一小组就能够得到1分,10道题过后,得分多的小组就会获得胜利,进入下一轮的比赛中。在下一轮的比赛中,我又会将竞赛题目转变为应用题的形式。这样一来,竞赛活动会让课堂呈现出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学生也在这一氛围中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习题的解答中,他们也因此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有所巩固。

三、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在解答很多问题时都一味的寻找公式来套用,但并不是每一道题都有固定的解题公式。特别是小学数学,由于这一阶段,小学生刚开始接受数学知识,很多思维能力他们还没有养成,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一味地向他们灌输公式,很难使他们理解知识。不但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对教师以后的教学也会增加压力。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其中模拟生活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讲解“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情境设置在一个便利店里,这个便利店里有购买者、有收银员,通过学生自己扮演角色,模拟买卖东西的场景,在付钱与找钱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钱有一个初步概念,然后教师再通过教学生进行换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加深记忆。在课下教师还可以在家庭作业中加入和父母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的内容,让学生在更真实的场景中巩固记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习数学成为一个快乐的过程。

四、激励评价,拓展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如遇到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我更是一次又一次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一试,轻轻的说给老师听一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啊!”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要让学生快乐学习,我们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要教会他们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他们把学习当成—种习惯,挖掘数学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能在乐中教,生能在乐中学,不亦乐乎!

猜你喜欢
习题记忆数学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记忆翻新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