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探究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意识课文

(乐清市芙蓉镇第二小学,浙江 温州 325612)

真理是在对已知事物的不断质疑中产生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思考也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一个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思维力能得到发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因此作为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到知识,培养问题的意识让学生的问题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提出了几点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学习的氛围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求知欲强的身心特点,这就为教师进行问题教学时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着学生的兴趣爱好,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就不能将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展现出来。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属于教师的一言堂中,学生没有关于发问的勇气,对于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问题就更不敢提出。这样就大大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力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了“书呆子”,只会进行试卷的答题而不会进行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现在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了教师的教学要点,这就给教师的课堂带来了活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学习的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办法让课堂变成一个生动有趣、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的鼓励学生大胆的质问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是他们具有辩证意识,敢于标新立异。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肯定,不能讽刺和打击学生,使他们激发问问题的兴趣。

二、利用兴趣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发问、爱上发问,就要让学生对问题学习产生兴趣,当他们对问问题产生了兴趣,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在学习过程中问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以一种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气、和蔼的微笑让学生放松在课堂的心情,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积极性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进入对事物的辩证思维。鼓励小学生进行发问,就要充分的调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参与度要高。

举个例子,在学习《燕子》这一篇课文时,通过课文中优美句子的理解,感受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然后进行提问:那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呢?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也会增加对问题感兴趣程度。在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阅读课文,通过开展一个“问题接龙”的比赛。规则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示意后回答,回答正确后则该名学生想一个问题提问下一位学生,回答错误则换另一名学生回答。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大大的提高对问题学习的兴趣,在课堂的积极性也会大大的提高。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时,教师要使用艺术的教学方法,精心的设计问题或者设计一些与问题相关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

三、教给学生问题的学习方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师教会学生问题学习的知识还不如教会学生如果去问问题。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对于知识产生质疑,那么就要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自主的进行发问,从而进入到一个比较合适的环境进行思维的活跃。比如对于语文知识中的布局、选词造句都要让他们发现各种问题,特别是对于课文的学习时,要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边阅读边思考。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在进行课文讲解前,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鲁迅和闰土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四角?这个代表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在阅读时就会注意力更加集中,直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那么学生就能学习到课文的重点,从而知道如何针对课文去提出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也更深层次的发现课文中包含的句型、生词、章节布局、包含的情感等,在质疑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会了问问题的方法,从而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就知道如何去进行学习,怎么样的方式会更快捷更轻松的学习到要学习的知识。【2】

总结

总而言之,问题是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的措施之一。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融入问题意识的教学,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不断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意识课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充分重视独立阅读课文
背课文的小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浅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