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与学师生关系小学生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石芫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1122)

数学作为一门开发思维的学科,其系统性强、逻辑性强,对于各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较有难度的。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功利性强,课堂以灌输知识概念为主,忽视了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思维的培养。一味的灌输数学知识还使得数学学科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数学成为小学生学习的短板,学生缺乏数学思维,对今后的理科学习造成困难。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数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观,然而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教师应该注意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与自身专业素养、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自发主动地去了解探索并付诸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感觉到愉快,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如何使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其一,教师的教学要生动形象,让学生产生想继续听下去的想法,对于小学生的教学,问题和讲解要显浅易懂,贴近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缩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其二,教师在讲解数学问题时要适当的引入实验,身临其境。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进而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其三,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要循序渐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探索更难的问题,激发潜能,开阔视野,保持对数学的新鲜感。

二、指导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小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奠定重要的学习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具备数学观察能力,教师教会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培养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这样的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重点和本质的剖析,并且逐步的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和提问,对于那些混淆不清的理论概念,结论问题等要引导学生进行议论,帮助学生得到正确的结果。当然,科学的学习方法少不了思考的重要性。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对问题深层次的认识和深化的过程,还要注重对问题的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反思中得到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弊端。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关系,好的师生关系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更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关系不良则会导致学习氛围的不和谐,成为约束学生提高成绩,降低教师教课效率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好的话,老师在工作中犯错时,会得到同学的谅解,如果老师没有建立与学生亲密合作的关系,则常常会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抱怨的情况,老师抱怨学生学习不主动,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把教育上出现的坏的后果推脱成是学生的原因,这样也致使学生与教师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师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要怎样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将它概括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科学的发挥学生与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把握教学内容,运用辩证科学的观点,及时的运用各种形式,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整个教学流程。正确的处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所遇到的问题,有效的让教与学达到动态平衡,保证课堂效率。为了促进教与学的优化结合,就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关系包括了学生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老师传授知识的程度与学生可接受的程度的关系,原来的逻辑体系与后形成的认识体系的关系。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受到本身年龄和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教师对数学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根据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规律,换位思考,以此来应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学生盲目的学习,掌握好学生可接受知识的范围,不揠苗助长,适当的减轻学生的压力。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巩固,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才能,使教与学达到一个平衡饱和的状态。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是习惯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体系去解决数学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要把新的知识与既定的认知机构相联系,发展为一个具有系统的概括性逻辑性的知识体系。使教与学的结合达到最大程度地优化。

总而言之,在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教与学的优化合作,要擅长总结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的过程变得有吸引力。更要注重经营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轻松地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尊敬老师,互相信任的品格,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做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的统一,提高教师教授数学知识的效率,也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结合。

猜你喜欢
教与学师生关系小学生
楷书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后浪&前浪 艺术史上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我是小学生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