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和完善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模式分析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管理工作班级

(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三力小学,广西 河池 530715)

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的核心人物,起到了日常的组织管理作用,同样也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面的,既包含了积极的又包含了消极的,对于身处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班主任来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则需要更多的去注意本班级内学生的特殊性,由于班级内留守儿童较多,所以在进行管理时应当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应当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社会现状和家庭教育情况,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恰当的班级管理规范。

一、着重关怀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仅仅,关系着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面对留守儿童,教师应当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来进行分析和对待,更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关爱,使得留守儿童在校期间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自己同样是被人所关注的,帮助留守儿童重新树立自信心。笔者建议,农村小学的班主任首先需要为学生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档案,需要收集留守儿童的留守性质、留守特点、学生与家长的具体关系、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具体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其次,班主任应当对本班级内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重点的关注,一旦学生产生性格孤僻,过度内向或者是明显的暴力行为的话,那么教师必须要予以注意。关心关怀每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和组织行为变化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情绪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面对每一名留守儿童的时候,所需要采取的管理策略和教育办法都是不尽相同的,应当杜绝一刀切式的班级管理模式,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考虑到留守儿童问题原因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采取对策的时候更应当因地制宜和有的放矢,不能够总是用一套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用一套标准来管理所有学生。

二、组织开展家长课堂

为了解决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职能缺失的问题,笔者建议,农村小学的班主任需要面向家长开展专门的培训教育活动。一方面,针对学生的监护人和在本地的家长可以开展面对面的家长课堂,也就是通过一些亲子活动和家长开放日,将这些监护人与家长聚集到学校当中来,为他们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了解到孩子只有接受了教育,才能够摆脱愚昧无知的现状。尤其是对于一些英语课程,美术课程,音乐课程来说,教师更需要为家长适当的普及,这些课程开展的价值与标性,使家长能够充分的支持和理解教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和任务,并且能够在家庭环境当中时刻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来说,教师则需要考虑到这些家长可能一年以来都没有什么时间参加家长课堂,更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教育工作,所以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应当更多地依赖于多媒体信息设备和网络的力量。换句话说,班主任需要利用微信平台时刻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联系,告诉他们虽然家长远在他乡,不能够为孩子带来时时刻刻的照顾与关怀,但是定期的电话与书信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培育孩子健全人格和体现家长对孩子重视程度的手段。

三、强调民主班级管理

民主管理意味着充分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到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无论是班级规则的制定,还是各种奖惩,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靠民主,只有获得了学生的充分理解,那么教师所开展的各项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拥有更加坚实的基础,才能够被每一名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举例来说,如果教师想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话,那么可以利用每周开展一次的班会课时间,鼓励学生们将他们认为需要被列入班级管理条例当中的制度说出来。学生们一开始可能会存在顾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时教师应当重点予以鼓励,甚至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要求班长和课代表做出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几名同学的轮番提议以后,课堂氛围一下子就被活跃了起来,每一名同学都开始踊跃的举手发言,说出自己认为应当被列入班级管理条例当中的制度与要求。这时候,教师并不是盲目地将这些要求全盘接收,而是首先将要求整理到黑板之上,当全班学生都已经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们通过举手投票表决的方式对这些管理条例进行二次筛选。

四、与各任课老师沟通

作为班主任,与各任课老师开展沟通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而在每一堂课堂当中,学生的表现同样也是大相径庭的,教师只有与所有任课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才可以从全面角度了解到学生的具体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沟通学生这一段时间的纪律表现和成绩变化,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内向的学生在一些课堂当中是否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是否有了改善、原本成绩较好的学生是否出现了一些学困迹象。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农村教师更应当考虑到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尽可能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积极作用,建议每周组织一次某班级各任课老师的集中研讨会,对于这一阶段内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评价,以此来提供更多的线索供班主任进行参考,使得班主任在后续的管理工作当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寻找到依据和线索。

结束语: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的话,仅仅通过更高的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充分的调动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使得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能够形成合力,共筑学生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管理工作班级
班级“无课日”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班级英雄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心得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