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感情效果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江西 九江 330304)

朗读就是把文章读出来,将书面表达转化为声音表达,用声音表达出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朗读赋予了文字以灵动性,使得苍白的文字拥有了生命的活力。另外,新课标也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受到文章的情感。从目前日常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情况来看,发现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缺乏指导等问题。据此,本研究就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进行剖析,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朗读教学的时间不足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为了完成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课文朗读,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不足10分钟,即使有,也只是匆匆带过,任意读几句了事。而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课文,成了教学环节中的一项过度工具[1]。

(二)语文朗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要求不清楚

在日常的课文朗读中,课堂书声琅琅,听起来学生都在认真朗读,学得起劲。而在朗读前,教师并没有说清楚具体要求,怎么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也没有与学生参与互动,学生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而读书。这种没有用心,没有感情走马观花地的朗读,只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使得朗读效果低下。另外,由于教学大纲要求朗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入朗读环节,但是由于对朗读目的不明确、朗读要求不清晰,只能让朗读走走过场,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缀。

(三)语文朗读教学缺乏有效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总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者某一段话,或者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文中某个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表达出来等等。这样笼统的朗读要求,学生不能理解和感悟,从而达不到朗读效果。另外,在具体的课文朗读指导中,教师无法给出具体合理的指导。如在读长句子时,如何断句、换气,哪个词要轻读,哪个字要重读,教师却没有给出合理指导。同时,对于课文里句子的情感表达,朗诗语气和声音的轻重缓急,教师也并没有给出明确指导,使得学生朗读效果不好。

(四)语文朗读教材的安排随意,过于简单化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朗读,教师随意找来一篇文章,让学生去读。而学生也就为了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为了完成朗读任务而朗读,只是摇头晃脑般的用嘴在读,朗读效果不好[2]。

针对实际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为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提供指导。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发挥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用普通话流利清晰地读课本,不丢字,不漏字;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示范朗读,并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例如教会学生处理轻重音、换气、停顿、断句等等。最后,对于学生的朗读效果要加以点评指导,但不仅仅只是“有进步,下次努力”这么简单,而是要具体指出哪里存在问题,或者读的语气不对,并给出正确示范,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朗读课文的规律和朗读课文的基本方法[3]。

(二)给学生更多的朗读时间,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情感

在实际的课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好朗读时间,带领全班同学正真读完课文,读好课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正确地朗读课文。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积极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感情,领悟作者的用意,让学生成为朗读的主人,而不是听者。教师则成为学生朗读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三)明确朗读的目的性

在每一次的朗读过程中,教师都要明具体的确目标与任务,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每次朗读,首先要解决学生的生字新词,明白课文讲了什么,然后在读课文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比如,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能够有效提高朗读效果。同时,每次反复朗读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品读、反复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真正含义。另外,由于不同学生的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教师对于学生朗读效果的点评,也要因人而异,具体评价,绝不是简单了事[4]。

(四)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乐意朗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兴趣朗读,愿意朗读,朗读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因此,首先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才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朗读模式,代之以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领读、朗读比赛、配乐朗读等等,多样化朗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示范朗读,让学生发现其中乐趣。教师通过自己精彩的朗读,同时也带领学生,教会学生在朗读时的断句、换气等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学习朗读的自信心,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参与到朗读中来[5]。

结束语:

朗读作为教师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应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又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感情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共产党人的感情
《青铜葵花》选段
抓住“瞬间性”效果
带着感情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