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分析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江西 赣州 342300)

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活动都已经完全不同于初中阶段,不仅理论知识更加深入和复杂,而且学科的体系化和整体化也对最终的学习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的尝试和落实与新课改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再加之高中阶段本身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十分重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具体展开措施,从而加强对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学科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提高教师教学活动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在高中教学中已然成为判断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在高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最大程度确保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无疑就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师的要求之一,也是教师应当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二)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教育理念,其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提高。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建立正是高中阶段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目标,更是当前教育背景下对高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要求[1]。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措施的具体落实

(一)教师要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领航员,必须要把好教学工作中的每一关。当前的新课改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教师应当紧跟新课标要求,积极贯彻新课改教育目标,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予以落实。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与时代脱节,不再符合当前的高中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勇于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对自身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创新,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观念,为之后的物理学科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确定正确的方向。

(二)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具体实验操作。首先,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理论和原理的讲解,以及对实验步骤进行具体的讲述,让学生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原理和公式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在进入实际实验操作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基本的实验器材,如空白长纸条、记号笔、刻度尺等物品,由教师准备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等器材,提前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在让学生两两一组,合作进行实验,一人负责进行具体的实验,另一人负责数据观察和记录,及时纠正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在所有实验操作结束完成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将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找出在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差异,重点是要分析论证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的规律的和原理,教师加以指点,帮助学生对相应公式进行论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也能有效的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2]。

(三)理论联系实际,带领学生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其本身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绝对不可将教学与生活完全割裂开,而是应当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生活实例开展实验教学。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这一教材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拿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举例,开展案例教学。惯性是每一个人都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熟悉在于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存在惯性,比如刹车、跑步冲刺等现象都有现象有关,但陌生又在于并未对这一现象进行深究,不明白这其中蕴含的原理。此时,就可以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先拿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举例,就比如说汽车刹车,在刹车的过程中,由于汽车本身自己的动力推动,汽车已经保持在一种匀速或变速的运动状态,如果此时刹车,基于惯性这一物体本身的惯有属性,即使受到了外力作用,汽车也不会马上停止运行,而是在惯性、路面的摩擦力以及汽车本身的制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才会逐渐停下来达到平衡状态。学生在了解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后,就可以再展开进一步的深入实验教学,比如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质量对于物体惯性的影响,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实验教学

多媒体设施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实验教学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现实操作的物理实验,就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通过网络资源的合理搜集和利用,将抽象、复杂的教材内容具体化、简单化;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开展微课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针对化,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制作微课,从网上搜集相关的模拟实验,辅之以相关的讲解,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还能在通过微课视频在课后进行反复学习,课上课下相结合,双管齐下,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学科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标要求,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学设施,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还可以将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