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研现状的困境与对策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课体育课体育教师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西 宜春 336100)

很多高中的教学都不重视体育这门课程,觉得体育并不是参加高考的科目,只需要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就好,这样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认识。体育虽然并不是高考的科目,但是体育能够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帮他们减轻学习的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课学习。体育教师的观念应该改变,重视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为他们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的困境

(一)体育教学内容有限制

很多高中学校为学生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除了篮球就是跑步、乒乓球,学生只能通过这几个体育项目进行体育的学习,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其实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像游泳、体操之类的体育内容,让他们体育水平提高不受项目的限制,这样可以提高他们体育学习的喜爱程度。传统的体育课堂开展的步骤都是固定的,很枯燥乏味,更严重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枯燥

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方法都缺乏多样性,都觉得应该以自己为主体来进行体育教学,其实这样会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实施。学生学习的水平不一样,身体的素质也不一样,体育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一直对每个学生使用的教学方式都是一样的话,没有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很容易让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体育。

(三)教师的素养较低

因为体育这门科目不参加高考考试,所以很多学校都只重视文化科目的教学,对体育课教师的能力并不重视提高,影响对学生的教学【1】。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往往比较少,造成部分教师思想固化,缺乏积极改善课堂结构,提升学生素养的动力。

(四)不完善的体育设施

体育课程的开展是需要空间和器材的,但是很多学校的操场都只有篮球场和田径场,而基本的一些体育项目的场地根本没有,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的综合能力提高,也让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越来越低。

二、解决体育教学困境的对策

(一)重视体育课程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首先都是要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的,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支撑学生学习,自然也拿不到好的学习成绩。体育课程在教学中应该受到每个学校的重视,通过让学生学习体育课程,能够帮助他们锻炼身体,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体育应该受到重视。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学校应该重视让教师改变对体育课的固定想法,帮他们树立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学习应该多为体育课完善设施,利用实际行动来让学生感受学习对体育课的重视,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体育学习内容,帮助他们享受多样化的体育课,让他们有更多的兴趣锻炼,进而促使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有助于为他们文化课学习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普通文化课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课中,其实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学生都不重视体育课,觉得体育课不是必须上的课,其实这也是因为他们在体育课上体会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也需要帮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题作用,让他们能够爱上体育。很多学校对于体育课的态度就是要求学生体育成绩能够达到规定就行,没有让学生明白通过体育锻炼是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让他们对体育课越来越不重视,越来越缺乏兴趣。体育课和其他文化课一样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了解每一个学生之间的不同才能够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体育虽然是一门实践科目,但是也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体育教师要重视为他们讲解。学生只有通过教师掌握了体育相关的知识以后,才能在以后的体育课中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提高体育教师水平

文化课教师需要一定的教学水平,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体育教师的水平也需要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是需要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体育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是需要定期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的,通过定期学习完善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体育课堂【2】。学校需要定期为学生接收一些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充实体育教学的教师组织,让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课能够有很高的重视度,能够更好地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而且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本校的体育教师和其他学校的一起进行学习,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每个学校之间的体育情况,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安排体育训练。

三、结束语

高中虽然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几乎所有学生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但是学校也不能够忽视体育这门课程,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高中学校应该多多促进体育的教学,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课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课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