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视角下教育督导现代化路向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执行者督学督导

(重庆市巫山县白果小学,重庆 404700)

将治理理论实际融入到教育体系当中体现了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和改革新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将教育的管办评相互剥离是应用和渗透治理理论的一个关键点,有利于促进政府在教育职能方面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以治理理论为背景和原则,促进教育督导朝着现代化路向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夯实教育督导的法规基础

首先,从立法角度规范教育督导。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应该使法规能发挥监督作用,特别是对违背法规的错误行为进行管理和制止。站在“督学”的角度分析,应该保证法规的深入性,能切实对教育教学、管理以及课堂等教育细节发挥干预作用。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式能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保驾护航[1]。教育督导法规不仅应该具有规范性,还应该重视其可行性,从现实意义以及发展方向的角度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其次,从整体性的角度制定相关制度,为教育督导实现创新目标提供动力。在英国的教育体系当中,教育督导制度建立的较早,并且日趋成熟。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考虑教育督导制度的完善性,比如,机构设置、岗位条件、工作职责等。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其客观性以及合理性。

最后,教育督导机构应该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督导机构仅仅作为各个级别教育行政部门督导的一个部门,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完成相应的工作,缺少独立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提高督导机构的独立程度。

二、建立一体化教育督导治理体系

首先,重视督导体系的“三位一体”特点。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教育督导应该体现出政府—市场—社会这种“三位一体”的特点,并将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教育督导的相关文件已经从整体性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意见。主要的内容是建议以各省政府作为主体,将这种体系结构落实下去,使责任、主体以及各种机制都能得到发挥作用。另外,还应该重视配套制度的建设,为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持和保障。

其次,提高现代教育督导体系的完善程度。独立性和完善性是教育督导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国务院设立相应的督导委员会,在其之下设置办公室,教育部是其代管部门。这样的方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其独立性。一体化的教育督导体系体现出的几个方面特点主要包括督导对象较为广泛,督导内容覆盖各类教育机构等。

三、成立教育督导第三方部门

首先,在教育督导体系中融合社会力量。政府可以作为主体培育第三方教育评估部门,促进管办评相互剥离目标的达成,弥补固有模式所凸显出来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教育督导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其次,回归政府的本位角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既是制度的执行者,也是评价者,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应该使教育行政部门重新确认自己的角色,从宏观的角度实施引导和监管,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

四、提高教育督导执行者的专业程度

首先,对教育督导机构的执行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并设定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将英国、美国的考核方式作为借鉴,从专业背景、综合素养等方面对执行者进行考核,保证教育督导人员能具备完全符合工作要求的能力和素质[3]。这样才能为我国教育督导体系选拔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其次,保证督学岗位的专业化。各个地区应该增设专业岗位,并申请相应的财政支出。当前的管理方式使得督学执行者的功能以及部门职能被弱化,根本无法在教育督导体系中发挥其本质工作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督学执行者都具有不同的行政职务,无法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完成这项工作上。

结论: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治理体制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督导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是现代教育政策落实和教育质量的保障和监督环节。当前,教育部门已经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可以通过夯实教育督导的法规基础,建立一体化教育督导治理体系,成立教育督导第三方部门,提高教育督导执行者的专业程度的方式促进其实现现代化发展。通过本文对治理理论视角下教育督导现代化路向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促进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执行者督学督导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浅谈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定位
大姚县开展首次责任督学岗前培训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
被动语态考点解读与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