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升初考试课文

(公主岭市怀德镇四道岗小学校,吉林 公主岭 136121)

小学六年级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开始逐渐显现,在小升初的巨大压力下,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有所降低。笔者作为执教六年级语文多年的教师,针对这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自己几点建议;例如首先语文教师自身要学会“放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权利和质疑权利;注重阅读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攻克阅读理解题目;协调好课内外阅读素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这些策略涵盖了阅读教学内容的优化、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目讲解、阅读习惯培养等层面,这和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准、小升初语文考试考查方向也是契合的。六年级语文教师要针对问题制定教学策略,在完成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解决学生阅读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在语文考试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一、转变阅读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这种独立思维运用到阅读中,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不一样的看法,敢于对课本、教师教学内容提出质疑。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罗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例如少年和中年闰土有哪些变化?闰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索,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关于闰土外貌的描写,例如少年时代红润的脸色,机灵的眼神,利索的动作,经典的月下捕猹画面;中年闰土差点让“我”没有认出来,灰暗呆滞的眼神、干瘦的脸庞、沉默不语的性格。学生结合自己的发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闰土的变化?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鲁迅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学生总结出黑暗的封建制度让闰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渐渐让他麻木浑浑噩噩,这也是当时很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学生自主归纳出国家强大、民族独立,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注重阅读技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升初的压力让很多语文教师采取了“题海战”,很多学生也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这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很大的挑战。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阅读,而是要在阅读中渗透阅读技巧的教学,例如阅读批注、提纲式阅读、阅读标记等技巧,在帮助学生定位阅读重点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题,把课文转化为一篇阅读理解,先带领学生审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标记出问题的主干内容,再结合着问题进行阅读。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做阅读标记,学生在阅读到和问题相关的内容时要进行及时的标记,这样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避免反复阅读浪费时间,例如利用“···”,“~~”,“▲”等符号来进行标记,这样在解题时可以只阅读相关段落,提升阅读的效率。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写阅读笔记,可以针对课文来写,也可以针对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来写,总之,就是要引导六年级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和同学分享一些经典名句,提升学生阅读积累,帮助学生提成语文成绩。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学生互相交换阅读笔记,丰富了阅读教学的素材,也让学生可以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彼此之间的阅读体验,分享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体验“作家”和“读者”角色之间的转化。

三、注重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六年级语文考试考察面越来越广,需要学生具备渊博的知识面,单一的语文课本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诉求,要难以适应各种语文考试。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要合理安排课外阅读,例如教师讲解课文《凡卡》这篇课文时,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名著,例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在人间》等书籍,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感受大文豪对底层劳动群众的担忧和同情,结合课文中小凡卡的悲惨生活,分析西方贵族社会的弊端,感受底层劳动群众的挣扎,再结合自己当下的幸福生活,感受社会主义之地的优越性。课内外阅读书籍的衔接,可以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这也是开展课外阅读的初衷。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外书籍激励学生更加积极进行自主求知、自主验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阅读素养的提升。

总之,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课内外阅读衔接、阅读技巧、阅读思维的培养,让六年级的学生综合素养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加从容、积极地面对小升初的考验。

猜你喜欢
小升初考试课文
背课文的小偷
端午节的来历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背课文
“小升初”,不头疼
小升初数学习题
小升初真题及方法解析(数学)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