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遗精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

2020-12-08 08:24张振鹏朱朝阳黄远程崔学教邱云桥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遗精中成药证型

张振鹏,朱朝阳,黄远程,李 玥,崔学教,邱云桥△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排泄精液,每周超过一次,甚者劳累或欲念即精液流出。频繁遗精者可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不适症状[1]。遗精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久病体弱密切相关,另外生殖器官炎症如包皮炎、精囊炎及前列腺炎等也可引起遗精。西医治疗多以雌激素、抗炎及对症治疗为主,无统一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案[2]。祖国医学有关遗精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3],历经千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临床验证确有疗效的方剂被制成方便使用的成方制剂。《中国药典》[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收录五千多种临床常用中成药,可为本研究提供大量资料。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遗精的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治疗本病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中成药处方来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2 收集策略 ①收集主治疾病为“遗精”的中成药处方,包括“滑精”“失精”等[5];②剔除只含有中药提取物的中成药。

1.3 中成药处方规范与录入 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6]对中成药所涉及的证型进行规范化,如精血亏虚证和精血两虚证统一为精血亏虚证,同时结合《中医诊断学》[7]进一步完善。以上标准未涉及的证型则保留原名。由2名研究人员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独立对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录入中成药所涉及的主治证型及药物组成。结果由第三者进行核对。

1.4 数据分析 将符合标准的170首中成药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通过软件“统计报表”“方剂分析”功能,对纳入处方的主治证型、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所含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并进行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提取核心药物组合及候选处方。

2 结果

2.1 主治证型分布 纳入的170首处方主治证型共42种,使用频次≥10次的有9种,其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和肾虚不固证,见表1。

表1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的常见主治证候

2.2 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分布 纳入的170个中成药处方中共包含242味中药,其中使用频率≥20%的中药有19味,见表2。其中所含中药的药性主要为温性,其次为平性。所含中药主要为甘味,其次为辛味、苦味。主要归肾经,其次为肝、脾经,见表3、表 4、表 5。

表2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中使用频次≥20%的中药

表3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中的中药四气分布

表4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中的中药五味分布

表5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中的中药归经分布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核心用药组合规律分析 以规则分析为核心处理算法对处方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以支持度(测量关联的普遍性)为10%,置信度(测量精确度)为0.6进行分析所得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图见图1A。以支持度为20%,置信度为60%进行关联分析,得到治疗遗精的核心用药组合25个,药物间关联规则34条,见图1B、表6、表7。

表6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的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表7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的用药规则分析

2.4 基于复杂熵聚类及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组合规律分析 使用复杂熵聚类及改进的互信息法对治疗遗精的中成药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分析得到核心用药组合10个,新方5 个,见表 8、表 9。

图1 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中药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图

表8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药物核心组合

表9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治疗遗精候选新方

3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失精”“精时自下”的范畴,有梦而遗精者称为梦遗,无梦而遗者称为滑精[8]。根据遗精的频率和是否导致不适感或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可将遗精分为病理性遗精和生理性遗精[1],本次主要讨论病理性遗精。遗精多由房事不节、先天不足、劳心过度、思欲不遂、饮食不节、湿热侵袭等引起。其病位在肾、心,责之于脾、肝。病机多为肾精亏虚,精关不固;君相火旺,扰动精室;湿热痰火下注,扰动精室;劳伤心脾,气不摄精[9]。《灵枢·本神》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伤精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10]清代程国彭云:“大抵有梦者,由于相火之强;不梦者,由于心肾之虚。然今人体薄,火旺者,十中之一,虚弱者,十中之九。”[11]故肾精亏虚,精关不固是遗精最基本的发病机制。

3.1 药物频次统计分析 治疗遗精中成药用药以补肾填精、收敛固涩药居多,另外补气、补血、健脾、安神、补阴、清热药也较为常用。这与《内经》所云“虚则补之”“散者收之”[12]的治疗原则颇为契合。明代龚居中云:“有下元虚弱,精神荡溢而遗者,此肾衰不摄,玉关无约,而精乃妄泄。法当君以补肾,佐以涩精也。”[13]同样强调了补肾和涩精在治疗遗精中的重要性。《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曰:“肾气虚弱,故精溢也。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14]说明肾气虚弱为遗精的重要原因,故可用补气药补肾气以固精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虚则气弱,另外“精血同源”,故可予以补血之品以求精血同治,气血相生。《景岳全书·杂症谟·遗精》曰:“有值劳倦即遗者,此筋力有不胜,肝脾之弱也。”“有因用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15]道出后天之本不足与遗精的关系。故补脾药也较多用于遗精的治疗。如明代虞抟提倡“气虚者举之”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遗精[16]。对于肝肾阴虚,相火妄动,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扰动精室而见遗精者,当予养阴清热药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另配以宁心安神之品宁心神以安思欲。另外清代名医陈士铎认为对于遗精辨证属肾精不足者,应大补肾水而不必泻火,补肾水以治火;属心肾不交者,宜补心肾、闭精关;属心火上炎者,因虚火宜补,当大补心气之虚,而非泻火;属肝血不足者当补肝血而少泻其火。同样主张遗精的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以补肾、固涩、益气、补血为主,必要时少予清热泻火之品[17]。

3.2 药物性味与归经分析 分析发现治疗遗精的中成药所含中药药性主要为温性,其次为平性、寒性;药味主要为甘味,其次为辛味、苦味;主要归经依次为肾、肝、脾、心经。温性药多具有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的功效;甘能补、能缓、能和,多具有滋养补虚的作用[18];归肾经的甘温之品可益肾精、补肾气、温肾阳。如高频用药熟地黄、淫羊藿、肉苁蓉等。而少予苦寒之品,入于肝、心二经,多能清泄君相之旺火,如牛膝、泽泻、牡丹皮等。甘温药配以苦寒,体现了“少火生气”,温阳而不助火之妙用。

3.3 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当支持度为20%时,治疗遗精中成药的核心用药多为补肾益精药、收敛固涩药、益气补血药、清热利湿药。其中常用的配伍组合有补肾配补肾、补肾配固涩、补肾配补气、补肾配补血等,如熟地黄—茯苓、熟地黄—山药、当归—枸杞子、鹿茸—人参、枸杞子—五味子。通过对较高频次用药进行组方,可以发现以左归丸、右归丸或妙香散加固肾涩精药为主。左归丸出自《景岳全书》[19],可育阴涵阳治疗真阴肾水不足之遗淋不禁。因肾精为肾之元阴元阳化生之源,且阴阳互根互用,故遗精日久而致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者,当右归丸主之。左归丸和右归丸调和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则肾虚之遗精自愈。妙香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调补心脾、益气摄精之功效[20]。方中以山药益阴清热涩精为君药,人参、黄芪固气,远志、茯神、茯苓宁神为臣,精神相依、气固神宁则精自守其位。以上三方均为补虚之剂,侧面反应遗精者或因虚致遗,或因遗致虚是为医界和民众普遍接受的观点,也是较早被认知的遗精病机。如谭新华教授认为遗精已久,其气必虚,主张治疗遗精“虚则进补”[21]。对于君相火旺或湿热痰火下注,扰动精室者多见于遗精之早期阶段,久病成虚多至虚实夹杂之证,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兼顾之。可用茯苓、泽泻、牡丹皮、黄柏、知母、车前子等清热泻火祛湿之品。清代名医黄元御认为遗精之根源在于土湿阳衰,主张治疗遗精“不可谬用清凉滋润,败其脾肾之阳。”善用茯苓、泽泻、白芍、丹皮泻脾湿而清肝热[22]。

3.4 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探究治疗遗精中成药中的隐性规律,发现核心用药组合10个,候选新方5个。核心用药组合主要反应了治疗遗精中成药处方的主要治疗原则。其中组合1、6为滋肾益精固精法;组合2、7为滋肾固精、补气补血法;组合3、8为温肾壮阳固精法;组合4、9为收敛固涩法;组合5、10为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法。说明补肾固精,益气养血为治疗遗精的主要治疗方法。候选新方则体现治疗遗精的组方原则。如新方1、2、3、4均以补肾固精为主,但又各有偏重,或滋肾阴、或壮肾阳、或补气养血,亦或着重收敛固涩。其中芡实、韭菜子兼具补肾、固精的功效。而新方5则为六味地黄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调补气血阴精以复肾之藏而不泄。以上数据挖掘所得治疗遗精的中成药用药及组方规律可用于指导临床与新药研发,但仍需临床和药理学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遗精中成药证型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药脐疗治遗精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治疗失眠常用中成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