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探索

2020-12-08 02:26李媛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创业翻转课堂

摘要:本文阐述了“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并按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三段式进行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成果认定、创新实习实训模式、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四方面来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11.03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11—0135—04

从2015年开始,国家频繁出台各类文件提倡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制造2025》发言中指出我国迅速发展与高端制造人才缺失的矛盾亟待解决,可以看出国家未来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提到“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2015年,我国高职院校开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现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倒逼高职教育改革的利器。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

(一)MOOC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2012年起,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创新了教学方式,使不同地域、年龄的人受益,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我国要建设一批大规模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及公共服务平台、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随后“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纷纷上线。跨区域、跨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在线课程上线,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等共享与应用模式开始涌现。2017年教育部认定的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有22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2] 。2018年教育部认定的80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有111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3]。

(二)SPOC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学生规模控制在五百人内,会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小规模”加强了小众群体间的互动性和“粘性”,“私密性”一方面让学生有占据有限资源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也有参与课堂的使命感[4]。

(三)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学生在课外首次接触即将学习的新内容,然后在课堂上通过问题解决、讨论或辩论等策略进行较难的知识内化。实施翻转课堂最大的困难在于课程设计与内容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5]。

(四)“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MOOC大规模开放课程平台具有开放性、大众化特点,更适合内驱力高、自律性强的学习者,它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撑。SPOC具有限制性、私密性、精准性、高粘性等特点,更适合“精英教育”,它能让学校的专业课内容更贴合专业实际和地方区域人才需求。所以将SPOC和MOOC两者结合,将发挥两者优势,将MOOC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将SPOC用于课堂教学,就能将普通知识点讲解和复习放在课前、课后完成,教师可以将全部精力节约出来用于课堂上引领学生攻破重难知识点,在课堂上实现知识内化。翻转课堂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師转变为引领者,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总体来说,“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争取出课前时间和课后时间充实课堂知识内容,同时切合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

二、“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研究

(一)课前阶段

以“智慧树平台MOOC”为例,在首页直接搜索课程MAYA,可查询到一门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出品的“三维动画渐进(MAYA)”课程。该课程主页面中有课程介绍、教师简介、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表目录。每节课采用老师出镜讲解或软件操作演示方式讲解,每个视频都有片头动画,大部分视频的时长在10分钟以内,视频有流畅和高清两种播放方式,播放速度有1、1.25、1.5倍速选择。平台的在线课程都制作精良、界面友好,可作为高职院校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以第一节课“MAYA界面介绍”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观看智慧树平台上该课程的第一章“MAYA基础”中的“软件发展及功能介绍”“软件界面特征”“软件的文件管理”视频讲解内容。学生在提前预习后,已了解基础界面,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安装MAYA软件。预习可利用平台自带的预习测试来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提问进行。如果是利用“智慧树”平台预习,智慧树平台可以直接保存师生交互记录。学生的课前学习一般使用的是MOOC课程。

(二)课中阶段

在上课过程中,因为简单知识点讲解已提前到课前完成,所以教师就可以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攻克教学重难点。教师在“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要注意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当堂课学习成果展示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学习。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领者和指导者,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知识内化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可直接讲授重难点,也可以和本校同专业教师团队一起录制SPOC课程仅供本专业或本课程使用。

(三)课后阶段

课后,教师要让全体学生观看课上学习的SPOC课程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和测试等方式继续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为愿意学习的同学提供一些MOOC课程,让学生扩展延伸,进一步掌握技能。课后学习阶段一般结合综合使用MOOC课程和SPOC课程。

三、“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研究

以往高职传统教学评价基本由“出勤+期中考试+平时作业+个人作品+期末考试”共同组成。教师希望评价结果是“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但是过程性评价很难实现,原因是教师精力有限,对平时作业分数的记录、统计和誊录基本上有三到四次,教师很难有精力在平时对每个学生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所以高职传统教学实际上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使用“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模式能真正实现“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这是因为MOOC、SPOC都在线上,在线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观看的痕迹,甚至可以详细统计出学生观看某个视频的百分之几,观看几遍。随着各平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平台可以将学生一学期72课时的在线表现记录下来并进行统计,既可以记录教室内的课中阶段,也可以记录教室外的课前阶段和课后阶段,使教师既可以观察到教室空间内的学生表现,也可以借助在线平台将教室空间外的记录调出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线平台在打破了教学时间和教室空间的壁垒后,能帮助教师真正将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将较为准确的学生表现通过学情报告分析出来。学情报告包括班级整体表现,也包括学生个体表现,可比较出学生个体在整个班级中位于哪个层次,未来可能还会实现学校间学生学习情况的对比。

在详细的学情报告基础上,教师不再凭主观经验和个人感情去评价学生,而是利用数据客观地评价学生表现。教师借助数据可调整教学目标、课程进度等,更好地进行教学。

四、“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由学校过渡到工作单位,成为职业领域新生人力资源,在“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基础上,职业教育要根据职业需要来培养人才 [6]。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范围,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工作岗位的技能人才。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市场企业是学校的用户,学校、教师只是代替市场和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才是最终验证标准,所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培养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能人才。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学习

创新创业课程一般由创业启蒙教育课程、创业预科教育课程、创业专门教育课程、创业实战训练课程组成。课程性质有必修课、创业讲座、创新型项目化课程及创新创业相关选修课、扩展专业课和创业实践。如果仅仅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而割裂专业课程的话,即使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学得再好,又用什么专业项目去实施创业、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业务和技能的创新呢?所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定要辅助或融入专业课程学习。高职院校可以将创新创业启蒙教育课程作为全体学生通识性学习内容,但接下来一定要强调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的系统学习中,只有专业课优异、有钻研精神和创新创业专业潜力的学生才可以选修后续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有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外,也应该体现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例如在“MAYA三维设计”课程中,学生要进行小提琴的建模,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讲解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一步步带领学生边讲边练。如果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则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预习了解知识点和制作流程,课堂上由学生自主看视频制作,教师再一对一解答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教师从课堂主导者变为了协作者。每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不同。理解力快、操作性强的同学可以很快完成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可以复习知识点和观看老师提前布置的课后扩展内容,实现技能强化。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可以很快得到老师的答疑解惑。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中,以专业能力、技能水平做支撑,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二)创新创业成果认定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主要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长期、动态的过程,从2015年創新创业被提出以来,发展不过5年的时间,培养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考量。再有,毕业生离校后,对其进行跟踪记录也是一个难点,所以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还是以技能大赛获奖人数和毕业后创业人数为主要衡量标准,但这样做的结果容易重视个别、忽视了整体培养水平,仅以短时间学生的表现看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学科素质、情感态度、技术技能、终身发展等的长期性考察。在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后,在线平台每节课针对每个学生的学情报告可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参考。逐学期对比该生情感(师生交互)、态度(考勤)、方法(作业)、能力(测试)可以形成两到三年的成长观察记录,能较为准确地评价该生,用于进行创新创业成果认定。

(三)创新实习、实训模式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适合工作岗位的技能人才,多年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一般会给大三学生提供去大企业的实习机会,高职院校一般在校园内自行开辟实训场地为大一、大二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所有企业都要在保证自身生产和安全的前提下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但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多,任何企业和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同时满足实习、实训的需要,这一直是高职校企合作的现实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由教师进入工作坊实地实时拍摄记录工作情景,也可以将实景工作场景利用在线平台直播,这样就打通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可以让每名学生都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工作情景。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创新实习、实训模式。

(四)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中的论坛、学生留言板、群聊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为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的师生、行业从业人员和专家等人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大家除了可以在里面发布行业动态外,还可以及时发布最新的创新案例、创业成果。创新创业生态圈的打造将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落实,也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前各高职院校一直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即同时拥有教师资质和职业资质的教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已将智慧学习、混合式学习引入课堂环节中。未来高职院校还需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各高职院校在打造师资队伍时,通常将行业专家、学术带头人和知名学者请入校园以做报告、评审和指导等身份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更方便地通过视频连线、视频直播等方式将其他城市和海外的优秀人才引入师资队伍。

五、结语

“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评价等方面有效助力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智慧学习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行业都在寻求创新和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一定要扭转观念,跟上技术发展,利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以人为本、尊重和遵循人才发展实际,培养出适合区域人才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水平对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有重要作用。高职一线教学工作者都有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重要使命,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在国家近五年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必将成为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504/t20150416_189454.html.

[2]教育部.關于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5/201712/t20171215_321429.html.

[3]教育部.关于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EB/OL]. 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gggs/s8468/201812/t20181217_363767.html.

[4]张晓娟,吕英杰.精准扶贫背景下教学点教师远程培训路径探索——以SPOC引领式培训模式为支持[J].中国电化教育,2020(01).

[5]冯菲,于青青.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9(06).

[6]孙善学,杨蕊竹,郑艳秋.职业仓: 从职业到教育的分析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7(12).

[责任编辑:韩    璐]

Based on "MOOC + SPOC + Flipped Classroom" Hybrid Teaching Mod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LI Yuanyuan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hangchun Jilin 13002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MOOC + SPOC + flipped classroom" hybrid teaching mode, and carries out th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three stages of p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truly realizes "process evaluation" + "summary eval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moting function of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from four aspects: integr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learning, identify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chievem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training mo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OOC+SPOC+flipped classroom; Hybrid teaching mode

收稿日期:2020—05—0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课题“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经验研究——基于六地高职院校案例实证”(JJKH20190989SK) ;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2019ZCY416)。

作者简介:李媛媛(197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创业翻转课堂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