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视角下毛泽东《沁园春?雪》三个英译本对比赏析

2020-12-08 02:26王小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摘要: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词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更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宏伟的艺术气势而远渡重洋,成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艺术珍品。然而,毛泽东诗词英译过程中,是否完整地再现了源语言的信息和美感呢?本文以1972年巴恩斯顿版、1976年官方版和1993年许渊冲版三个版本的《沁园春·雪》英译为例,从美学角度对比赏析三个译作中所传达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对古典诗词英译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三美论;毛泽东诗词;诗词翻译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11.037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1580(2020)11—0159—05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意境高远、风格豪迈、气势恢宏,善用典故、富含哲理,在记录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伟大历程的同时,彰显了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在社会、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1]。毛泽东诗词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传诵不衰,而且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飘洋过海、广泛流传,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艺术珍品。尤其是其英译,至今已有至少11种译本,其译者阵容之强大、译法水平之高妙,无不令人赞叹折服[2]。因此,研究毛泽东诗词英译不仅可以领略一代伟人在诗词中所表现的博大胸襟、宏伟意向,还可以提高诗词鉴赏和英汉互译水平。为求在时期、国别和译者几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选用1972年巴恩斯顿英译版、1976年官方英译版和1993年许渊冲英译版为研究对象,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的英译为例,从“三美论”视角比较、分析和鉴赏三个译本的异同,尝试探讨诗词英译的恰当方法。

一、翻译美学概述及“三美论”

国外早期的翻译理论中,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就是其主要理论支撑。美学理论的主要代表是20世纪60年代由姚斯和伊瑟尔开创的接受美学理论,该理论在70年代蓬勃发展并于80年代引入我国,且很快在中国学术界扎根、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宜相长。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翻译应当以读者为中心。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受美学理论在我国翻译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发扬中国传统译论,中国学者奚永吉先生于1992年发表著作《翻译美学比较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提出了翻译美学理论,以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1995年,刘宓庆先生的著作《翻译美学导论》在台湾问世,系统研究了美学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的运作机制, 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再现三个方面搭建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2005年,毛荣贵的专著《翻译美学》加深了对翻译美学主体与客体的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翻译美学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论述。[3]

许渊冲在1979年所提出的“三美论”是其多年古诗词翻译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诗歌翻译领域的重要理论。他认为翻译是美的再现与创造,诗词翻译应做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最重,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4]。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美论”是许渊冲诗词翻译理论的核心,沿袭严复先生“信达雅”的精髓,与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自提出到今天,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5]。

二、《沁园春·雪》三个译本对比赏析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时值红军渡河东征、出师抗日。全词分上下两阙,上阕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阙转评中国古今,歌颂今天与未来。属于婉约派旧词格长调,押平声尤韵,语言精粹,音韵圆畅,格律严谨,对仗精工,气势雄壮。无论是内在的思想意境还是外在的韵律格式,都达到了文学和美学的最高境界,可谓千古绝唱。

(一)意美

意美即意境美,模糊美, 是艺术家将主观的生命情调交融互渗于客观的自然景象所成就的艺术灵境。《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将乐观豪迈的革命情怀寄于壮阔娇美的自然景象,借景抒情以词言志,以兴酣墨饱的情致和风起云涌的气势造就了一种纵横古今、典雅高华的意境之美。

三个译本中,首先出现的不同是对词牌“沁园春”的翻译处理。词牌即填词用的曲调名,每个词牌对于整首词的字数、押韵和平仄,都有严格的要求,用以区分词的格式。词牌是中华民族文化意象的代表性特征,为中国诗词所独有,它的翻译对于传播诗词中所蕴涵的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和文化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巴译采用了零译法,即将词牌名省略不译。这一处理造成了译文整体结构的不完整,除了有失原词的“形美”,还导致原词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象和精神内涵即“意美”的重大缺失,关闭了外国读者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之美的重要通道,非常可惜。官译采用音译法,译成“to the tune of Chin Yuan Chun”,与原词音似的同时,再现了原词的整体形式美。而且,保留词牌名汉语发音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向异域读者传递了中国诗词的独特文学形式,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其对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渊源的探知欲望,可谓两全其美。许译采用的是意译法,译为“Tune:Spring in a Pleasure Garden”。“Tune”点明了词的“调”,“spring”、“pleasure”和“garden”三个词所传递的“春意盎然、愉悦明快”的意趣基调与原词作者乐观浪漫、自信豪迈的情怀心境是一致的,增强了译文的意境美,可谓独具匠心。因此,官译本和许译本在词牌的翻译处理上各有千秋,从音美角度讲官译原汁原味,从意美角度讲许译更胜一筹。

再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句,描写的是冰封大地、雪飘长空、天地间银装素裹的壮美雪景。此处的“千里“和“万里”是虚指,用来衬托北方大地的广阔和雪漫山川的壮观。“冰封雪飘”是实,“千里万里”是虚,虚实相融,情境相生,景美意美,让人思绪飘飞、回味无穷。官译为“a hundred leagues”和“a thousand leagues”,许译为“hundreds of leagues”和“thousands of leagues”。显然,“leagues”一词的使用将汉语概念中的“里”延长为英语概念的“里格(约为3英里)”,无形中将空间意象延申扩展,产生了和原文虚指类似的表达效果,可谓妙哉。许译“hundreds of”和“thousands of”两词组含有“成千上万”的虚指意义,让人产生“多、广、大”等与原词一致的意象联想;而官译“a hundred”和“a thousand”则把“千”和“万”实译,少了引人遐想、虚实结合的意境美感。巴译则更为直接,用“thousands”和“ten thousand”对应“千”和“万”,用“li”对应“里”,将这两句从数量、空间距離上完全坐实[6],有失原文引人遐想的空灵意境美。

“冰封”一词,巴译和官译较为相似。巴译为“sealed in ice”, 官译为“locked in ice”,两者都按原文直译,呈现的是一种静态。许译的“ice-bound go”则不仅译出了“冰封”,而且用一个“go”字将冰封原野、连绵不绝、铺展蔓延的动态感再现出来,使读者的思维和想象跟随动态的变化而进入广阔无垠的空间。“雪飘”一词,巴译和官译同样相似。巴译为“in blowing snow”,官译为“of whirling snow”,二者都是介宾短语。官译将雪花飘舞纷飞、回旋翻转的姿态展现出来,巴译风吹雪动虽然也是动态,但不如官译更形象更逼真更具美感。许译则与二者不同,将“雪飘”译为“flies snow”, 是动宾短语,与上文“ice-bound go”不仅韵脚呼应而且形成“冰走雪飞”的动感意境;全句“thousands of leagues flies snow”是以动词为核心的“主谓宾”结构,而巴译和官译是以名词为核心的短语结构。笔者认为,许译动词核心句的使用使全句重点落在动词“flies”上,富于拟人效果,更具主动性和动态感;而巴译和官译的偏正短语结构中,介词短语“in blowing snow”和“of whirling snow”是偏,名词短语“ten thousand li”和“a thousand leagues”是正,全句重点落在名词上,不如动词的力量感强。相比之下,巴、官两译的语言张力不如许译强烈活泼,对于原词豪迈灵动意境的再现较许译稍逊一筹。

又如,“望长城内外”一句:官译“both sides of the Great Wall”的直译法仍有实化之感,使空间延展性和读者的想象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略译“望”字,没有将原词中作者极目远眺、千里尽收的动态感表达出来;巴译“inside and beyond” 以及许译“within and without”两组虚译都非常巧妙地将长城内外的视野无限放大,但巴译将“望”字译为“gaze”,有“凝视、定睛、聚焦”之意,与极目远眺的动感和昂首望远的开阔意境有一定的偏离;许译用祈使和感叹的句式直接将万里长城和秦晋高原延绵千里的壮阔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脑海中,让读者体会到原词作者博大豪迈的胸襟和指点江山的气魄,许译的头韵译法不仅传达了“意美”,又蕴含了“音美”,可谓神来之笔。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描写昔日威武的黄河在严冬大雪中结冰封冻,不再翻腾咆哮的情景。此处的“上下”指的是黄河的“上游”与“下游”,官译用“swift”和“from end to end”对应,写出了昔日黄河流动速度的湍急,但缺少由上到下、由高至低的纵深感;巴译和许译都用了“up and down”以更为简练的词汇创造了一种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黄河奔流之感,使读者的视野由远方延伸到眼前,思维由眼前延伸到脑海,大开大合,再现了原词大气之意境美。

(二)音美

我们在上文讲词牌处就说:中国古诗词最初是“以曲填词”或“依词谱曲”,具有音乐性。而音乐性的体现就是通过格律,表现为押韵和谐悦耳,平仄婉转呼应,节奏错落有致,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沁园春·雪》双调一百十四字,调中有四个五字句,声律是仄平平仄仄。上调十三句四平韵,分别为“飘” “滔” “高” “娆”,押韵密度疏缓;下调十二句六平韵,分别为“娇” “腰” “骚” “骄” “雕”和“朝”,押韵密度紧凑;且迭字“莽莽” “滔滔”的使用更是增添了抑扬顿挫的气势。使全诗形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韵律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起伏跌宕,回环曲折,极富音乐美感和诗意美感。英译时应尽可能保留原作的韵律和节奏,向读者传递原文之“音美”[7]。

官译对全文进行直译,巴译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二者都没有进行押韵。由于格律不再,音节分散,读起来没有节奏感,使得译文更像一段散文,欠缺诗意和美感。原词中由音律所传递的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韵味也无法得以再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而许译采用意译的方法,借用英美诗人喜见乐用的抑扬格音步,上下前后押韵,同时使用头韵、双声、迭韵、重复等方法来传递原文的音美。

许译中充分运用了英诗用韵的主要形式即尾韵、诗行内韵和头韵。以《沁园春·雪》上阕为例,许译首先使用了show\go\snow, wall\all, white\sight\hight, dancing\advancing, fine\sunshine五组尾韵押韵的音步,押aaabcbcddceec韵式,使得全文韵律和谐,节奏顿生,诗意盎然。同时,b韵和占据多数的c韵分别用了开口度较大的长元音[?:]和双元音[ai],融入单词wall\all和white\sight\hight \fine\sunshine中, 与原词中“光” “望” “莽” “象”之阳韵相呼应,明快有力地传递出诗人乐观向上,激情昂扬的思想精神。

其次,在诗行内韵上,许译亦颇为用心。如第四句“Behold! Within and without the Great Wall”中,within \without\wall 都是头韵[w],且within 和without除了首音节[wi]相同外, 第二音节中首音[?]也相同,双方最后一个双元音一个是小开口[in]一个是大开口[au],一抑一扬,节奏鲜明,气势陡增。“within”和“without”两词既发音相近、词形相似,又语义相对,使译句富有音乐美感的同时又具“形美”和“意美”;巴译的“inside and beyond”也创造了一种长城内外、广阔辽远的意境,但两词及前后没有押韵之处,缺少了音律跃动的美感,不如许译生动有韵味。

再如第五句“The boundless land is clad in white”中,boundless\land\clad都有辅音[l]的重复,且clad\white中的[?]和[ai]、[d]和[t]发音相近,读起来悦耳动听,韵感十足。类似的还有第十三句“And see the fair bask in sparkling sunshine”中,see\sparkling\sunshine不仅都是[s]头韵,而且借助“sunshine”的使用,实现了三词四韵,与原词的音韵效果十分相似。再者,boundless\endless和下阙的“countless”隔行呼应,不但在语音上有less[les]的迭韵,声声递进,而且在语义上也字字相关,句句深入,将原作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写作风格和激情豪迈、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有力地传达出来,可谓字字珠玑,让我们不得不赞叹译者的文学修养、高超技艺和聪明智慧。

(三)形美

诗词的形美主要是指诗句的长短和对称。毛泽东说诗要“大体整齐”,鲁迅说“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感目”,讲的都是诗词在句式的长短多寡、排列缩进、工稳对仗的结构中让人领略诗词参差错落、摇曳灵动的艺术美感和意境美感。按照“沁园春”词牌格律,毛泽东的这首咏雪词全文二十五句,以四言为主体,间以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除上阕前三句(四言句)和下阙前两句(六言句、八言句)字数不同之外,两阙的后十句句法完全一致。四个五言句都是上一下四的句法,即用开头第一个字领起下文,且除领字外句中都要用对仗,要么前后两句一对,要么上两句与下两句成对。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词整齐、对称、错综的建筑美感。这种整齐工稳的律化形式,不仅赋予读者视觉上的美妙感受,也是诗人传情达意的形式和方法。这就要求译者纵观原文,对段句结构了如指掌,尽量保持和原作一致的结构划分,不分解长句也不合并短句,努力传达和再现原词的“形美”。

官译中,由于采用了一词对一词的直译,所以译文行数与原文句数一致。而且句式精炼,音节简明,词体形式趋同于原作,整体上再现了原文的词牌格调,取得了相似的审美效果,具有整体美和错综美。但由于直译的限制,丢失了原文中迭字、领字和对仗的诗词特点,无法构建对称美和意境美,对于再现原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精工和中华古典诗词之精妙,未能尽善尽美。巴译采用的是自由体风格,为表达原文之意而使用了合译和分译的译法。如原文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合译为“On days of sunlight,the planet teases us in her white dress and rouge”两句;又将译文“Yet the emperors Shihuang and Wu Di were barely able to write”和“The first emperor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ere crude”每句话分别分解成两行以对应原文格式;“俱往矣”一句略译,“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即“and made heroes bow and compete to catch the girl—lovely earth”一句,又由于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而使译文较长、音节颇多。如此一来,不但译文总行数与原词不对等,句子长短与原词结构相差较大,而且丢失了原词中“对仗”这一鲜明的诗词特征,未能传达出原词和中国古典诗词凝练精粹、对仗工稳的结构形美。

再看许译本,因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三句合译为两句,使得总行数比原文少一行。且每行音节数由6到13个不等,未能有规律地对应原词四言句为主的音节数[8],总体看每句译文相对略长,不够精炼。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许译稍欠精粹简洁的视觉美感,但其以“对仗”和“形近”两个译文特征弥补了句式略长的不足。如:原文“惟余莽莽”和“顿失滔滔”两句,不仅上下词性对仗,而且“莽莽”和“滔滔”除迭声对仗外,又都从草字头(艹)和三点水(氵),既含音美又富形美,极具艺术感染力。许将两句分别译为“The boundless land is clad in white”和“The endless waves are lost to sight”,上下依然对仗:“boundless”对“endless”形容词对形容词,“land”对“waves”名词对名词,“is clad”对“are lost”动词对动词,“in white”对“to sight”短语对短语。许译用两个词尾相同的形容词“boundless”和“endless”传递了原词两对迭字的音美,且以巧妙的对仗再现了原文的“形美”,更以“less” “land”及“wave”等词的语义勾画出高原的一望无际和黄河的冰封千里,将原詞作者热烈奔放的万丈豪情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美不胜收。

又如:原词中“望”和“惜”是两个领字,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望”字描绘了诗人目光所极的漫天大雪,是自然景观的实景;“惜”字引出诗人对历史上几位著名帝王的评价,是诗人心中所想的虚景。这样的起承转合和虚实结合,形成纵横捭阖的结构张力和大气回旋的意境之美。官译中将“惜”字译成“But alas”,由“but”转折引出“alas”, 且增加一个感叹号来增强原文的“惋惜、可惜”之意,在意境上取得了和原文一样的语意效果,但在上文中却略译了“望”字,使得上下文没有实现内容的呼应和形式的对仗,忽略了原词中领字的意旨和诗学功能,可谓美中不足。许译将“望”字译为语助词“behold”,将“惜”字也译为叹词“But alas”,且置于句首唤起读者注意力,词性对等,结构对仗,达到了与原词相似的结构效果和语言张力。而巴译与官译相反,译了“望”略了“惜”,同官译一样,失去了领字在词文中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使译文在语篇结构和语境意象上偏离了原词所表达的诗情诗意。

再如:第二行“Hundreds of leagues”和第三行“Thousands of leagues”用了叠词“leagues”,且“Hundreds和Thousands”都以“ds”结尾;第四行“Within”和“without形近”;第五行“boundless”和第七行“endless”两词“less”重叠;第八行“like…dancing”和第九行“like…advancing”两句译文就出现了“like”和“ancing”的共四次重叠。同样,在下阙中,许译使用的“all” “well” “brilliant”和“will”四个形近词中都有“ll”, 给读者以汉语诗词的叠字之感。许译中大量使用叠字或形近的英词,不仅具有建筑形式上的视觉美感,而且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增强了译文中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意境效果。

综观上文,基于“三美论”中不同“美”的视角,笔者所进行的探讨有时是词与词的对比,有时是句与句的比较,三个译本从不同角度来说各有千秋。但整体上看,由于译者所处的环境、所属的文化以及翻译目的的不同,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技法各不相同,译文的风格和效果也迥然有异。官译本因政治环境因素,采用直译法贴近原词内容,侧重表达原词的精神内涵和反映中国的时代特点,更具历史文献价值,但译者所能发挥的空间较小;巴译本受西方教育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使用意译法,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自由发挥,使读者能够容易地理解原词内容,但中国诗词的词牌名被省略,是中国古典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大损失,且译文在意境美和音韵美两方面与原词有一定的偏离;许译则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采用押韵、对称、重叠等翻译技巧,从内容到形式力求和原词相似,在传达原词丰富思想内涵的同时,再现了原词宏伟的艺术气势,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美学价值。

三、一点体会

押韵是中国古诗词的格律要求和一大特色,它充分体现了诗词体裁的特点和艺术性。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押韵这一环节被弱化,就很难传递出中国诗词的特色和魅力。因此,笔者认为押韵是诗词作品翻译的基本要求,不可省略。同时,这也是翻译工作者所肩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命。

对于“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等文化典故的翻译处理,笔者认为宜同词牌翻译一样,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作为中国特色加以发扬光大。音译,让词牌和典故中的人物以专有名词的方式呈现给异域读者,进行中国文化元素符号的直接输入,区分中国诗词文化和西方的诗词文化。同时,应借助诗词翻译,使异域读者对中国古诗词的研究和学习方式也“诗词化”、中国化,突出中国古诗词不同于其他民族诗词的特点,彰显中国特色。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使用者因环境和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对于译文中同一意象所产生的想象是否相同?即英语读者对于译文的感受与我们汉语读者是否一样呢?目前对毛泽东诗词英译所进行的研究中,研究者绝大多数是中国人,而无海外研究者,我们无法从异域研究者的角度去了解异域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欣赏。在对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评价主体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与异域研究者合作应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四、结语

朱光潜说:诗不可译。汉语诗词语言精粹、韵律调和、对仗工稳的同时,又富含典故、意境深远。而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体系千差万别、历史文化背景也迥然有异,在翻译中使原诗词相形减色、美意受损,也是在所难免。因此,诗词翻译无止境,只有精益求精。也正因如此,作为英语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更要不断地钻研语言、提升修养,在转换两种语言代码的诗词翻译过程中,既传扬毛泽东诗词和中国经典国学,又在其中感悟语言的艺术和语言的魅力,完成译者的使命,实现语言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联华.毛泽东诗词的国际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27(1): 147-151.

[2][4] 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5.

[3] 杨晓茹.翻译美学研究综述[J]. 考试周刊,2013(25):25-26.

[5] 冯婷婷.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沁园春·雪》的英译分析 [J]. 考试周刊, 2014(52):22-23.

[6] 周源.从英译《沁园春·雪》看诗词翻译中的美学蜕变[J]. 长江丛刊,2019(2):92,100.

[7]代正利.论诗词英译的诗意建构—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英译为例[J]. 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8(4):70-76.

[8] 周溪流.探索毛泽东诗词翻译的汉英合璧新路[J]. 当代外语研究,2016(4):51-60.

[责任编辑:盛暑寒]

On Thre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Mao Zedong's“SNOW--To The Tune of Chin Yuan Chu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beauty Theory

WANG Xiaojian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

Abstract: Mao Zedong is a great politician as well as a poet. His poetry, as the worlds favorite art treasures, is not only famous at home, but also popular among the other countries with its rich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magnificent artistic momentum.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Mao Zedongs poems into English, has the information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 been completely reproduced? Taking thre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SNOW --to the tune of Chin Yuan Chun”which are "Qinyuanchun·Snow" by Barnes in 1972, the official version in 1976, and the 1993 version by Xu Yuanchong as example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beauty, sound beauty and form beauty conveyed in them, and mak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Key words: Three-beauty Theory; Mao Zedongs poetry; poetry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20—07—01

作者簡介:王小简(1978—),女,吉林白城人,沙洲职业工学院基础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