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探究

2020-12-08 10:51王建邦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手段德育教育高中生

王建邦

摘要:德育水准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维度上较为直接的影响到学生未来,与此同时,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将要成熟的阶段,因此在此时完成德育教育也成为了当前高中教师务必要注重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就以高中生作为出发点,首先探究现阶段高中生的特性,继而分别从多个层面探讨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257-01

引言:最近这些年,随着新课改的落地,高中教师除了更加注重授课活动的方法革新之外,对于高中生的德育素养培育也变得愈加关注,由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即将要面对最为关键的考试之一,因此学生必定会有压力,如果德育环节在出现问题,那么对于高中生的成长来说极为不益,严重甚而会被这种压力彻底摧毁。所以,高中德育教育的良好开展,自然也就成为了十分关键的工作,下文将对此项教育的有效手段予以论述。

1 现阶段高中生的特性探析

中国计划生育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健康的孩子,现在的高中生独生子女比例比较高,从小在家备受宠爱,生理和心理发展接近成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他们个性鲜明、充满朝气、思维敏捷,但片面性较强,容易偏激固执,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但还缺乏对自我的全面了解,还不能对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他们对待社会及生活有自己的见解,但看法仍然很幼稚片面。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落后。并且生理与心理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所以经常缺乏理智、易冲动,往往意气用事;在情感方面,较为向往爱情,但很脆弱。

由于中国社会改革的影响,现在社会强调自我展示,提倡勇敢挑戰和追求成功,作为高中生,从小就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挑战,要独立地作出判断和选择,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惯于服从,而是更重视个人的权利,更注重自我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完全服从学校管理的传统教育方式已不符合当代德育教育的需求。

2 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探究

2.1注重载体的寻找。在寻找到德育教育的载体之后,那么教育成效将会事半功倍,详细来说,就是为学生寻找到榜样、典范,然后用具体的例子来培育学生的德育素养。因此,高中教师一定要明晰载体对于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效用,继而借此来完成此项教育。

2.2加强课堂的教育。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之中的德育教育力度,由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在德育素养之上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可以确保教育的成效,在课堂之中,就应当采取差异化的方式来培育学生德育水准。例如,教师需要在平日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借助于这种交流,对学生的德育实际素养有一个了解,然后以此为依据,制订出针对的方案,继而在课堂上实施,如此一来,课堂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将会显著提升。此外,教师在德育课堂之中,还应当加强情感的融入,继而让高中学生拥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愿意去发觉自身的缺点、直面自身缺点,并加以改变,从而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准,在此期间,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正确的看待以及评价事物。总之,通过加强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可以较为直接地提升这项教育的有效性。

2.3借助传媒的优势。得益于科技水准的进步,各种自媒体、融媒体等新型传媒也随之出现,比如微博、抖音等等,在学生中的热度极高,但是由于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高中生接触社会的时间也比较少,在这种形势之下,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高中德育教育的困难程度。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于这一点,巧妙的借助于新型传媒,将劣势变为优势,继而更为有效地培育高中生的德育素养。例如,新型传媒中的内容极多,教师便可以在其中实行筛选,挑选出对学生德育素养培育有利的内容,然后在授课活动中让学生观看,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汇聚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借助于新型传媒的优势也已经成为了高中德育教育的未来趋势之一。

2.4重视家庭的作用。由于我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唯我独尊的心理,吃不了苦,经不起挫折,很多学生自我、任性、傲慢,不喜欢与父母或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学校德育必须改变过去教育的单一模式,注重家庭教育,积极建立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合作关系。比如,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班主任应该给家长们多多讲解高中生的特点,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更新家长们的思想观念,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站在统一战线上,这样更有利于学校德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本质来看,德育教育与数学、语文等一些常规科目的教育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别,其并没有真正的知识点,也不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让学生用心去感悟。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高中时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就务必要明晰高中学生的特性,继而寻找到德育教育的载体,并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此外还应当借助于传媒的优势来让学生明白德育的意义,最后,这项教育还应当采取家校共建的方式,重视家庭在其中的作用。唯有如此,才可以确保德育教育能够落到实处,上文对这部分做出了详实探讨,期望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董世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17-218.

[2]顾安. 做好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与措施分析[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八).: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39-40.

[3]黄慎. 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德育教育融入策略[C]. .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11-113.

猜你喜欢
手段德育教育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