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

2020-12-08 10:51邱艳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构建策略小学数学

邱艳

摘要:智慧课堂是以校园网为基础,通过将科研、教学、管理等各类信息的全面整合,利用多媒体投影一体化设备,以及一些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全新教学形式,学生可在无线网络技术支持下利用移动设备终端即时获取学习资源,教师也可随之追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能够有效突破时空限制,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政策推动下,本校也积极打造了智慧课堂,以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旨在让学习真正发生。因此,笔者也积极投身于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改革活动中,而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数学教学经验,客观分析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267-01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教学现实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长期存在高耗低效的不良问题,最基本的表现则是教师虽然会利用课堂活动一五一十、重复强调关键概念,耗费了大量精力,但是学生却依然无法按照预期设想内化数学知识。这是因为数学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如果学生难以顺利展开逻辑推导、理论推算,那么很难有效内化数学知识,而且学生本身也会因此产生负面学习情绪,受到时空限制,教师也无法实时辅导每一个学生。针对这些教学矛盾,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则可逐步解决各个教学矛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借助智慧课堂来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效益。

1 串联网络资源,拓展数学知识

从根本上说,要想有序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就需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材料,最好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发展,以便顺利引导学生生成数学知识。显而易见,数学教材是难以全面展现数学发展史的,无法全面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但是,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学生可直接根据课堂教学需求调查、整理网络资源,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如此,则可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完善的数学知识意义。

就如在“图形的运动(一)”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就需通过直观操作与图形观察分析图形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尝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特点。实际上,小学生普遍比较擅长形象思考,所以只要他们认真参与画一画、叠一叠等动态活动,则可正确认识对称现象。然而,这却远远不够,因为要想深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欣赏意识,那么就需引导学生懂得欣赏图形的对称美,使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于是,笔者就直接在课堂上搜索了网络资源,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这一关键词,选择了图片栏目,让学生看到了众多存在对称现象的实物,如我国传统的建筑物(故宫、苏州园林、传统民居等),以及一些存在轴对称现象的动物,如蜻蜓、蝴蝶等昆虫,甚至于我们的脸庞、身体都存在对称现象。这就切实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也使其开始认真思考如果这些实物并不是轴对称图形会怎样。于是,笔者就利用一个画图软件修改了这些网络照片,改变了图形某一部分的形状结构,让学生重新观察了图形,而大多数学生都产生了不舒服的视觉感受,切实体会到了图形的对称美。这样一来,则可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自主欣赏几何图形的对称美。

2 借助移动通信,实现实时追踪

智慧课堂与普通的依托于多媒体设备所展开的教学活动还有一个显著不同,因为在多媒体设备支持下,教师是掌控多媒体设备使用权的主体,学生实则也是以被动听讲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的,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却并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但是,智慧课堂不同,教师、学生处于不同的智能端,双方可以实时交流、动态沟通,教师可以围绕学情展开线上辅导,更易于实现一对一交流,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与铺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

3 打造翻转平台,突破时空限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依托,在课前传递数学知识,反馈学情,归纳疑问,然后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探究,使其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过程,以便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但是,如何在课前传递数学知识、又如何合理调控师生双方的课堂互动形式,则成为新的难度。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同样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来实现翻转教学,师生双方可在课前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动态互动,也能在课堂上利用智能工具改善交往形式,能够真正突破时空限制,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实现长足进步。

就如在“小数乘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充分利用智能课堂环境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时引导学生分析了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为此,笔者就在备课时主动分析了本班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知识时可能遇到的认知问题,认为让学生重视小数点的位置,且要用“0”来补全乘积最为关键,所以围绕这两个知识点制作了一个微课,以竖式计算介绍了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过程,强调了小数点的位置,以及用“0”来补全乘积这两个关键点,直观演示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接着,笔者就在班级群中上传了微课,学生可利用个人时间安排自主下载微课,积极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計算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习题检测任务。待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之后,则可直接在班级群中阐述自己的预习成效,实现生生互动,且笔者也会整理重要学情反馈,由此调控课堂教学进度,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全面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构建智慧课堂,切实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有效落实素养本位理念。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智慧课堂的智能化辅助教学功能,以此为媒介,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线上互动,根据需求开发、整合网络资源,全面优化数学教学环境,让学生学得幸福、长久与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翠,林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64.

[2]卢静.借助移动学习平台 翻转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9):52-53+61.

[3]宋毅玲.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下的教学互动[J].新时代教育,2019,1(4).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构建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