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0-12-08 10:51帕提古丽·吐逊江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帕提古丽·吐逊江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开始正式接触数学的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要贯彻落实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双导”课堂。本文根据现阶段小学数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269-01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在现阶段进行着积极改进和完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现代化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在更新教学理念,以建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为方法,通过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小组式的合作学习以及结合生活开展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1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地问题

新课改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之风的影响,将学生的“小升初”作为教学的目标,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短期来看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帮助,长远角度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受到较大的局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较低,对于课堂内容被动的去吸收,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不理想。同时由于缺乏交流,学生由于个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的差异,学习进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教师无法以及的了解学生的差异而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和教学,使得班级数学的学习出现“两边倒”的情况。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会打击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直白的传授知识,然后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后进行应用题解析,教学方式枯燥乏味,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

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2.1教学内容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教学的内容以理论知识的公式、原理、概念为主。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完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特性,数学教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教学难度会更大,教师应该安排问题导向型的预习和测试,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对于新课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身遇到的疑难,教师根据学生普遍出现的学习难点在课堂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将问题在课堂解决,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模拟小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的参与程度,以此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更灵活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应用题和实际生活上。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好方式就是将问题具体化,因此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性和兴趣爱好,利用信息化教學的优势和特点,将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用图片、漫画、音频、视频等方式模拟出真实而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2]。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中,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可以利用PPT播放相关视频和漫画,帮助学生计算如何制作一个鱼缸,引导学生去思考,回忆鱼缸的形状,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汇总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进行长方体的面积计算,同时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模具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便于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2小组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通过小组式的合作学习开展,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数学课堂的互动和学习中。数学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授课讲解,同时需要学生自主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小组式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教师在开展小组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问题导向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小组探究的问题,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小学生出现钻牛角尖、分心等情况,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及时就纠正学生的沟通方向,确保学生在正确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在小组合作中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灵活的进行运用,同时收获友谊和形成团队协作精神[3]。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疑难的解答后,教师可以提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用学具分别量一量它们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像这样写下来。并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通过问题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开展活动时做好巡视工作,最后由小组排除代表分享小组的成果。通过小组式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预习、情境创设、小组式的合作学习、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活动等方式构建高效的课堂,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差异,贯彻“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英.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15(6):51-51.

[2]李绍国.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论坛(乐山), 2020,000(4):61-62.

[3]何英.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000(17):57-5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