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筛查妊娠合并症的临床意义

2020-12-09 05:22徐小勤李小双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二聚体

徐小勤 李小双

【摘要】目的:分析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測筛查妊娠合并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院治疗的 22 例妊娠合并症孕妇(A 组)、22 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B 组)以及同期非妊娠健康女性(C 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孕妇 D-二聚体以及相关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探讨上述指标对于诊断妊娠合并症的意义。结果:A 组孕妇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B 组以及C 组,且B 组高于C 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A 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 B 组以及C 组,且 B 组短于C 组, 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合并症孕妇检测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能够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风险,为产妇妊娠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指标检测;妊娠合并症

【中图分类号】R71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038-01

妊娠合并症主要是指未孕之前或是妊娠过程中出现的非妊娠直接引发的疾病,孕妇妊娠终止后,疾病也不一定消失,临床常见妊娠合并症主要为:慢性高血压病、贫血、心脏病等。孕妇妊娠期的不断增长、胎儿发育以及机体受分娩需求影响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为凝血指标变化以及纤溶系统变化[1]。本研究选取 22 例妊娠合并症孕妇,分析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 22 例妊娠合并症孕妇(A 组)、22 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B 组)以及同期非妊娠健康女性(C 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 年1月至2019年12月,A 组孕妇中,年龄 22~40 岁,平均(27.31±3.42)岁,妊娠周期 29~40 周,平均(34.32±2.64)周;B 组孕妇中, 年龄 23~39 岁,平均(28.21±2.34)岁,妊娠周期 28~39 周,平均(35.11±1.43)周;C 组非妊娠健康女性,年龄 24~38 岁,平均(29.16±1.2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愿参与研究,签署研究同意书; 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本次研究,本研究排除肾器官障碍患者、心脏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血液学疾病患者。

1.2方法

告知所有研究对象保持空腹,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的肘静脉血 4ml,将其放置于一定比例的枸橼酸钠试管中,而后实施离心处理,在收集血浆,于 1h 内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 D-二聚体,采用固定法以及 Clauss 法检测凝血相关指标。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

1.4统计学分析

SPSS21.0 分析数据,t 检验为计量资料,X2为计数资料,P<0.05 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A 组孕妇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B 组以及C 组,且 B 组高于C 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 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 B 组以及C 组,且B 组短于C 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3 讨论

孕晚期常见妊娠并发症主要包括子痫前期、死胎。妊娠期糖尿病,上述合并症与孕妇的情绪、年龄以及外部环境等均存在密切联系,且极易对母体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基于上述情况,需对妊娠合并症进行早期筛查,并给予孕妇相应的干预措施[3]。一般来说, 凝血功能以及纤溶系统会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但是由于妊娠期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对凝血因子浓度以及纤溶系统功能有所变化,当孕妇到了妊娠晚期时,各项血凝指标会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孕妇在分娩期间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但也导致分娩过程中孕妇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增加[4]。D-二聚体指标能够对人体纤溶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在检测凝血功能时属于一项重要指标,该指标能够帮助医生对孕妇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同时也是评估孕妇凝血功能的一项主要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能够准确评估孕妇体内多种凝血因子缺乏而导致的出血风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能够准确评估孕妇是否处于高凝状态[5]。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孕妇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B 组以及C 组, 且B 组高于C 组,A 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 B 组以及C 组,且 B 组短于C 组。这提示 D-二聚体以及各项凝血指标检测能够准确反映孕妇妊娠期间的凝血情况以及纤溶系统情况,为孕妇妊娠期诊断以及干预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孕妇妊娠合并症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D-二聚体以及相关凝血指标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妊娠合并症的诊断准确性,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该指标应在产前孕检中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赵一梅, 刘海燕, 刘莹莹,等.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指标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047(008):875-876.

[2] 马黎丽, 王卫国, 张夏,等.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五项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v.20(04):94-96.

[3] 胡书生, 王旭, 杨瑞芳,等.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9, 42(5):388-392.

[4] 王昊, 漆洪波. 2019 ADA"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指南要点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2019, 35(8):890-894.

[5] 孙艳华.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 学 , 2018, 024(009):1557-1561.

猜你喜欢
二聚体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是否有无须影像学检查的肺栓塞排除方法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腹痛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母亲的门槛
血浆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分析
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