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分析

2020-12-09 05:22戎芳桃爱梅彭玉玲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药学干预预防性抗菌药物

戎芳 桃爱梅 彭玉玲

【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照组,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试验组,对照组未实施预防性抗菌药物药学干预,试验组则实施了预防性抗菌药物药学干预,对比两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通过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能显著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合理用药,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药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092-01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感觉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发生感染,但同时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毒性反应等,因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共同注重的一个重点问题[1]。普外科I类切口手术除了存在高危险因素之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常常存在过度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导致耐药菌株持续性产生以及变迁[2]。本研究为提高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分析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照组,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试验组。对照组:男101例,女99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7.56±3.13)岁。试验组:男100例,女100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7.24±3.2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显著差异性,P>0.05。

1.2药学干预方法

1.2.1构建药学干预:首先由本院医务部、院感科、药剂科等组成合理运用抗菌药物药学干预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每月定期对本院普外科I类切口手术实施目标性的建筑,定期进行考核、评价以及反馈,实施奖惩制度,对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惩罚,对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达95%以上的实施奖励;同时本院临床药师、院感科等进行介入干预,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掌握度,对于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反馈,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1.2.2制订合理用药管理方法: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内相关要求制订本院抗菌藥物管理办法,临床具体根据本院管理办法使用抗菌药物,科室必须严格执行。

1.2.3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开展相关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药物种类选择、给药时间、用药时长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切口感染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1.00%,切口感染率为3.50%,对照组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1.00%,切口感染率为11.50%,两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3 讨论

普外科I类切口手术一般要求在干净整洁的手术室之内开展,且在手术过程中也会有相对应的制度方法去预防感染事件发生,保障手术患者的手术成功并且不会被病菌感染,因此不得滥用抗菌药物。只有当患者手术面积过大或者其手术时间太长,此时将会考虑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而抗菌药物的使用也需要具体根据患者体征来选择[3]。但目前在大多数医院中,都没有按照相应的特征来应用抗菌药物,致使抗菌药滥用现象严重,致使患者发售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毒性反应等多种不良现象。

本研究针对上述情况,在本院普外科实施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抗菌药物管理办法,临床工作人员严格根据该办法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建立了抗菌药物药学干预小组,由本院医务部、院感科、药剂科等小组成员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实施定期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奖惩制度,对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惩罚,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奖励;此外,还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掌握度,对于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及时反馈,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有效预防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由此可见,药学干预下,能显著降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同时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且由此我们可知,过分的依赖抗菌药物来预防切口感染存在不合理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

综上,严格规范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此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显得更为重要显。

参考文献

[1] 许桂丽,刘梅,李燕思,等.普通外科Ⅰ类手术切口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对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5):126-129.

[2] 宋玫香,刘秀坤,董乃清,等.临床药师对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9):1505-1507.

[3] 李婷,王隽,左文.2017年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8):2129-2132.

猜你喜欢
药学干预预防性抗菌药物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项目施工技术探讨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评价
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对促进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核电站预防性维修管理的计算机集成